“缺位”已久的欧洲,正在补齐自动驾驶这门课

欧洲刚刚崭露头角的创业环境、传统车企、重点关注的公共交通以及一体化的法律体系,为一个成功却有所不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上一次发生大规模技术变革的时候,欧洲“打起了瞌睡”。实际上,20世纪初,欧洲企业在移动电话领域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不论是西门子、爱立信还是诺基亚都是让其他公司羡慕的对象,且在市场发生改变之前,一直在引领市场的发展。

然而,一夜之间,iPhone的出现让欧洲的手机变得“沉默寡言”,因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到来了。

如今,我们正身处另一场革命的边缘,这一次发生在汽车和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汽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这一潮流的发展似乎远不像上一次那么悄无声息,反而人们有着越来越多的期待。

只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人们很容易认为,欧洲似乎还在错失良机,因为大众的目光更多的放在了美国和亚洲企业身上,而欧洲寥寥无几。那么,欧洲真的会在这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吗?

最近几年,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与测试风潮席卷全球,似乎每个国家都在进行自动驾驶项目,不想让自己处于落后位置。但纵观该领域的新闻报道,相比不断公布自动驾驶新项目与新进展的美国和中国,传统汽车工业的“重镇”欧洲,似乎很少有自动驾驶方面的消息传出。众所周知,欧洲一直以严谨和注重公民安全著称,面对自动驾驶这块诱人的新蛋糕,其汽车巨头如宝马、戴姆勒、大众、雷诺以及标致等,是不是会错过这一好时机呢?

虽然自动驾驶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汽车制造商,还是硬件制造商亦或是不少初创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但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欧洲的发展,确实面临着一些不利的客观因素,主要存在于两方面:缺乏大型科技玩家,也缺乏自动驾驶成长的土壤。

缺乏大型科技企业

乍一看,似乎是这样的。欧洲缺乏让自动驾驶汽车成为现实追求的大型科技公司。美国方面,其科技巨头谷歌在2016年底将自动驾驶部门Waymo拆分,并计划在该项目上进行长达十年的工作。Uber也紧随其后,而特斯拉则试图从头开始打造自己的平台。

中国方面亦是如此。比如,百度率先为自动驾驶开辟了一条新路,并于2013年开始发力。而阿里和腾讯这两家科技巨头随后在2016年推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计划,后起之秀滴滴在入局后加紧了投资。

我们都知道,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复杂性的实现需要来自雄厚资本与强大编码能力的支持,这两个要求恰恰是中美数字科技企业所具备的。而在这场自动驾驶的竞争中,欧洲类似科技巨头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相比中美,这成了欧洲发展自动驾驶的短板。

缺乏自动驾驶成长的土壤

另外,除缺乏大型科技公司外,欧洲的创业环境过于温和,缺乏成长的土壤。与美国或中国相比,欧洲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的公司数量很少。当然,也不是没有,像AIMotive、FiveAI、Navya和Amber等创企目前已经凑集了大量资金,并与大型汽车公司达成了合作。

尽管如此,欧洲的发展仍与美国和中国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美国,目前它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比如,在美国,金额达数亿美元的收购事件时常发生:

  • nuTonomy——2017年10月被德尔福以4.5亿美元收购;
  • Argo.ai——2017年2月被福特以10亿美元收购(或注资);
  • Otto——2016年8月被Uber以6.8亿美元收购;
  • Cruise——2016年3月被通用以10亿美元收购。

同时,巨额投资也在不断继续,甚至很多早期融资金额甚至达到了9位数:

  • Zoox——A轮融资2.5亿美元,B轮5亿美元;
  • nauto——B轮融资1.59亿美元;
  • nuro.ai——A轮融资9200万美元;
  • Aurora——A轮融资9000万美元。

融资也并不止于此,比如被通用收购后的Cruise,还从软银筹集到了20多亿美元的资金。在中国,虽然创企的融资情况尚不能与美国的金额相比,但仍有几家在早期融资中获得了不少的资金:

  • 小马智行——A轮融资1.12亿美元,第二轮1.02亿美元;
  • Roadstar.ai——A轮融资1.28亿美元;
  • 景驰科技——A轮融资5200万美元;
  • Momenta——B轮融资4600万美元。

事实上,有很多这样的创企都是在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的早期努力中诞生的。在美国,其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计划和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成就了很多创立自己公司的先锋,比如Argo、Aurora和Nuro.ai。

在中国也是如此,率先投身自动驾驶研究的百度就早就了不少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比如小马智行、景驰科技、Roadstar.ai以及禾多科技等。但在欧洲,缺乏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投资,便让初创公司们在该领域处于了落后的位置。与此同时,欧洲的创业和融资生态系统也没有达到像中美那样的活力和成功水平。

从这两方面看来,欧洲在自动驾驶领域方面确实已经落后,形势不容乐观,但欧洲汽车行业也会如它在其他技术领域一样苦苦挣扎吗?或许并不如此。现在的欧洲也在逐渐追赶,试图登上自动驾驶这艘大船。

从欧洲的经济规模、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的利益(Waymo计划向欧洲扩张,Lyft在慕尼黑开设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来看,在自动驾驶这场“龟兔赛跑”的竞争中,欧洲或许会成为那只打了翻身仗的乌龟。尽管这片大陆没有占比很重的科技巨头,也没有中美企业的“创业天赋”,但它还有其他优势可以帮助在自动驾驶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欧洲——汽车的发源地

可以说,欧洲是汽车的创世大陆,而在其最重要的行业之一面临颠覆的时候,它似乎不会再“打盹儿”。

尤其是德国,作为世界上很多最大的OEM厂商的大本营,它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于这个行业(在德国的所有研发支出中,30%来自汽车行业)。尽管这些传统车企更擅长硬件的生产,但软件的转变以及技术的影响并没有将它们落下。这些车企需要对抗科技公司推动的自动驾驶革命的趋势,并以多种方式作出回应。

首先,这些公司专注于建立合作关系。与中美企业一样,欧洲的企业也同样在积极培养“友敌”,其中包括:

  • 戴姆勒与博世;
  • 宝马、FCA和大陆与英特尔、Mobileye、德尔福;
  • 大众与Aurora、滴滴和苹果(据报道);
  • 雷诺日产与滴滴;
  • 标致雪铁龙与nuTonomy和AIMotive;
  • 大陆与英伟达。

除了合作伙伴关系外,欧洲的大型汽车公司从研发到企业风险基金也在进行大量投资:

  • 大众计划在未来5年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投资340亿欧元;
  • 雷诺日产联盟建立了专注于汽车创新的10亿美元的风投基金;
  • 宝马i Ventures风投基金投资了Nauto和Blackmore;
  • 戴姆勒参与了Momenta的B轮融资。

尽管欧洲玩家没有像通用或福特那样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收购,但可能就要发生了。有传言称,大众近期将对Aurora发起收购。

  • 公共交通未达预期,多模式交通环境有望达成

就交通环境来说,美国的城市主要是围绕汽车建造的,而欧洲城市在汽车出现之前就已经是密集的城市环境了。一般来说,成熟的交通系统往往是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最好的选择,近年来,中国在该方面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此以外,拼车和私家车虽然在欧洲很受欢迎,但其受欢迎程度不如美国,而公共交通则未达到预期标准。

虽然欧洲从私人自动驾驶汽车中能获得的好处不多,但它的出现也可以带来一些重要的改变——多模式交通环境。由于欧洲大部分大型基础设施已经到位,对于其最难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此外,欧洲还可能会开创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自动驾驶汽车。当技术世界都在谈论个性化自动驾驶汽车时,欧洲关注的是让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现在欧洲已经有很多城市和交通机构正在测试自动驾驶公交车了。

具体来说,从事自动驾驶公交车研发的初创企业主要是欧洲的Navya和Easymile,其中Navya共筹集了6410万欧元,Easymile 1560万欧元。这些公司可能比那些专注于个性化自动驾驶汽车的企业更早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因为他们拥有预定的路线和特定的用途,这在公共交通中,有助于减少其复杂性,并缩短时间。

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来看,欧洲模式可以树立一个重要的标准。由于自动驾驶汽车将使交通运输变得更便宜、更容易获得,因此有可能会加剧诸如交通拥挤,碳排放污染等现在已经面临的问题。此外,自动驾驶汽车私人化也带来了交通公平性的问题。通过大规模使用自动驾驶汽车,欧洲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将从中获益。

  • 良好的立法环境

再从法律方面看,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监管问题。尽管企业和政府看起来是对立的,但欧洲似乎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比如,到目前为止,德国政府已被认为是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进程中的关键利益相关方。欧盟21个国家已经同意就大规模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展开合作。另外,欧洲正在寻求一个可以避免一系列不一致监管体制的措施。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欧盟目前正在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成员国的规定,并承诺向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提供4.5亿欧元的支持。

当然,政府的参与往往会增加监管力度和时限,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减少重大挫折和罚款。比如,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就不太可能发生Uber在亚利桑那州的致死事故。

在早期阶段,或许欧洲需要在一种与Uber截然不同的方式(先引入,再遵守政府监管),毕竟现在公众已经对自动驾驶技术产生了怀疑,任何重大事件都可能带来更严重的不信任、更多的成本以及延迟。所以,欧洲采取的“缓慢”但稳定的方法真的可行吗?

  • 欧洲将会有所不同

在自动驾驶汽车的竞争中,欧洲的宣传远远落后于中美。尽管欧洲可能处于落后位置,但它可能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么落后。反而,欧洲可能会采取一种不同的、不那么引人注意的营销方式。

此外,欧洲的测试统计数据也不像美国加州那样会公开,所以这也让欧洲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评估变得困难。无论如何,欧洲还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并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中扮演重要角色。

总的来说,欧洲刚刚崭露头角的创业环境、传统车企、重点关注的公共交通以及一体化的法律体系,为一个成功却有所不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的竞赛中,欧洲不是一开始就遥遥领先的兔子,但很可能会成为打了翻身仗的乌龟。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人工智能观察】

本文系作者 商业新研社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