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系硅谷教育机构 7EDU 创始人刘君在钛媒体开设的独家专栏,专注于赴美留学行业和教育方法论。】
钛媒体注:本文系钛媒体独家企业家专栏的第二篇。作者刘君女士是资深留学教育工作者,在北美创办了 K12 在线教育公司 7EDU。十多年的境外教学生涯,让她拥有了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希望用中西方最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更多的K12学生。
在上一篇专栏中,刘君着重分析了“我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吗”这一困扰中国家长的普遍问题;而本文,即「Jun老师专栏」的第二篇,刘君指出了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的五大误区,全文约 3000 字:
最让人惋惜的,莫过于一株馥郁桂花被人当作牡丹培养,嫌它不够雍容、热烈、奔放。殊不知香飘十里的丹桂,妙处正在于它的欲语还休。
教育的悲哀也在于此。
从事境外教育的十多年来,我见过无数这样的例子。孩子们或是优雅的桔梗、自在的牵牛、浪漫的薰衣草,却被要求要成为苍劲的松柏、挺拔的白杨。
教育这个过程,家长要做的不是拿一把剪刀,粗暴地将孩子“修剪”成最好的模样,而是陪同孩子寻找自己。
由于教育的初衷走了偏差,我见过许许多多家长费尽全力将孩子送进美国的大学,也没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原因在于:从一开始家长就没有找准正确的教育心态,加之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是推着孩子前进,没有把孩子的学习习惯、时间管理、自我约束技能培养起来。
辅导了数千名学生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的教育方式总是盲目的,摸不清初衷、找不到方式,于是我总结了家庭教育经常存在的五大误区,帮助家长规避一些想当然的错误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教育孩子。
误区一:学习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很多家长的第一大误区就是,误认为学习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不管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打定决心,以后要送孩子出国留学,还是选择留在国内,在面对教育这件事时,首先家长需要做好心态上的准备——拿掉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浮躁和功利,永远不要把自己孩子拿去和别人孩子比较。
家长要善于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被欣赏大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原动力、自主能力、创造力都可以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被不断附加。如果一个孩子有特别欣赏自己的父母,不管这个孩子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早成,他都能成。
曾经我遇到一个有先天性多动症与自闭症的孩子,但他的妈妈对外介绍孩子都是说“我儿子特别有个性,跟别人不一样”,即使孩子交流有障碍,说话词不达意。但正是在这位妈妈的鼓励式教育下,孩子展现出了非常好的音乐才能,随后进入了一个特别好的大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式教育也要分情况。鼓励一定要建立在原则之上,家长一定要有是非原则,不能孩子犯错、犯懒、走歪路的时候还进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记住“为因不为果”原则,不要因为孩子犯错的结果去批评他,而是要找出他犯错的原因,找到孩子做事的动机,就比较好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和自己是站在“同一战线”上,而不是对立面。
误区二:推动孩子去做事情
第二个误区,是有些家长只是机械地吩咐孩子去做事情,而非花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和教育。
以6-8年级为例,这段时间是美国的初中,整个初中阶段应该去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基本特点,并鼓励孩子进行相关尝试。但我发现,大部分家长喜欢说这一类的话:“你快点做作业”、“你该起床了”、“快迟到了,你该快点!”
但实际上,最佳的交流方式并不是家长去催促孩子,因为一旦家长催促孩子做事,那么这个孩子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听从命令的习惯。
有很多学生跟我聊天说,家长和老师不跟他说干啥,他自己就不知道干啥。他对于自己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因为他永远是机械式地接受命令,没有自我管控,不会自主地找事情做。
6-8年级之间,是培养自我计划和自我管控的最佳时间段。家长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将命令换成问句。多说一些“你现在要干嘛?”“你下午该干嘛?”让他自己去想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同时,在这个年纪,孩子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日程,要对自己的一天都有规划。我的孩子现在4岁了,我利用贴小贴画的方式,让他知道该吃饭的时间要吃饭,该玩的时候去玩,他自己非常清楚一天的时间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6-8年级养成了自我计划的习惯之后,从9年级开始,孩子的选课、考试都要提上重点议程。我建议越早准备越好,比如很多人都认为11年级就应该去考的SAT,我认为其实应该在9、10年级就要准备。因为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要尽早纳入日程,渐进地提高,而不是靠最后的时间去刷题。刷题刷出来的孩子,他们整个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都非常差。
误区三:临时抱佛脚就能完成任务
如同建大桥一样,培养孩子进心仪的学校是一个工程,而家长就是这个工程的设计者。如果从小就是“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这个工程以后根本就建不起来,甚至会塌掉。
当家长把培养孩子当成建工程的时候,你所有的偷工减料,你的偷懒,你地基打得不稳,都会影响到孩子后期的成长。我认为,从时间表倒推来看,一个进名校的优秀学生,一定是从小开始就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找到并培养孩子的喜好,有了喜好再添砖加瓦,那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可惜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把力气用错了地方。
比如说,我们拥有很多具备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其中不乏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美国重点中学的任教老师,他们很多都拥有美国斯坦福、MIT、伯克利等学校的博士学位。所以我们常有一些很牛的项目,可以让我们的一些师资带学生们做研究并在国家期刊上发表文章。
但遗憾的是,教授们发现一个合格的候选人竟然那么难找。因为很多家长的心态都是“你一定要让我孩子去,花多少钱我都愿意”,但这并不是给钱就能填孩子名字的游戏。地基没打好,孩子没有做研究的能力,教授就不认可,花钱的自我安慰又有何意义呢?
误区四:孩子一定要上“名校”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问题,专业重要还是大学排名重要?
很多家长比较追求排名,但事实上排名每年都在变,而且其中含杂了商业水分。而且就算进了top里的学校,但是专业不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其实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在专业和学校的天平上,我更建议多考虑专业。
此外,很多的小型学校反而对孩子的帮助更大。如果学校比较小,那么给每个学生的资源就比较多,教授和学生的互动机会非常大,对学生的大学成长特别有帮助。
所以说到这里,家长们一定要纠正“名校”在自己心里的概念,如果你只是图名校的光环,把它当作衣服上香奈儿的标志一样,为吸引旁人的羡艳,这样的企图会让“名校”一文不值。如果家长有名校情结,希望孩子很成功,更要对整个教育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将孩子按照一个工程项目来培养。如果前期教育方式不当,后期投机取巧,即使把孩子送入名校,孩子日后也很难成功。
误区五:所有决策都以进入好大学为目标
另外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是,一切教育相关的目标,都是为了一个最终结果:进入好大学。这有时候会带来与家长预期截然相反的结果。
比如,为了孩子成绩考得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要多考AP。我时常看到家长会迫使孩子考12门AP,但每门都不高,这岂不是暴露了孩子的短处,让人认为孩子学习能力不强吗?
但如果孩子少考几门,但每门的分数都很高,就能规避短处,还显得这个孩子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误区,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孩子GPA很高,就什么基础的课都选,这样虽然GPA高了,但是简单的课偏多会显得GPA水分很差。但是如果都选难课,就更难增加GPA,所以需要有一个平衡。
另外,为了让孩子增加留学敲门砖,让自己孩子显得很有爱心或者有丰富的活动经验,很多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参加活动、做义工。
实际上,家长要明白的是:我们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世界、对生活有爱,有热情的人;一个能够跟世界建立联系的人。我们要让他参与和回馈社会,让他增加真实的人生体验,并且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非要把这个参与过程功利地当作孩子进名校的“工具”,在这个体验过程他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想要去参与的,那就会有三个特别大的弊端:
- 一是你会把孩子培养得特别功利,以后他做事情是给别人看的;
- 二是他没有从中得到真实的人生体验、社会体验,在考试最后的表达当中其实是能被看出来的;
- 三是做义工、参与活动不过是为成绩锦上添花,如果将重心偏离本末倒置,反而有可能影响成绩。
这就像欲盖弥彰地往脸上抹粉,自己不白,抹再多粉也是自欺欺人。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都期待的,但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我们所能做的不是让孩子成为比尔盖茨,而是让他成为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一颗赤诚之心,真挚地体会人生和世界,并让他找到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趣味。
而作为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就是摆正心态,抛弃功利、抛弃短视,用最大程度的耐心、细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跨越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学会面对失败、体味成功,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本文首发钛媒体,系钛媒体独家专栏,编辑/丁诗贝)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