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聚焦和科普的作用,使社会达成了一种共识。2017年举办的全球硬科技大会打响了中国硬科技品牌,吸引了一部分优秀人才来到西安,一部分硬科技项目在西安落地。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营造更好的氛围,吸引更多硬科技企业在西安落户。”10月23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硬科技”概念提出者米磊博士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由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将于11月8日-11月11日在西安举行。此次大会以“硬科技发展西安,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决胜未来”为主题,大会将同期举办2018全球硬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创新挑战赛、“一带一路”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等20余场次活动。大会开幕前夕,米磊就硬科技相关话题进行了解读,畅谈硬科技价值、发展环境及趋势。
硬科技就是先进生产力
什么是“硬科技”?“硬科技”即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以自主研发为主,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技术。它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早在2010年米磊就创新性的提出了“硬科技”的理念,他认为未来30年科技创业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科研院所将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米磊把人类“硬科技”发展史分成了4个部分: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智能时代。从石器时代到智能时代,“硬科技”的每次更迭,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完成了一次飞跃。
米磊说:“硬科技属于新兴的技术,能够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发展。硬科技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中国要想实现追赶超越,不能依靠上一轮革命,需要新一轮革命,就是‘硬科技’革命。”
米磊认为,过去10多年,得益于“人口红利”,中国互联网取得飞速发展,中国互联网行业达到巅峰。在经历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之后,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如今,‘硬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包括人脸识别技术、无人驾驶、卫星导航系统等。只有通过‘硬科技’,才能实现科技强国;只有抓住‘硬科技’发展机遇,才能实现‘追赶超越’。”
硬科技要打通科技经济“两张皮”
在米磊看来,目前,中国科研创新的主体还是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要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必须打通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连接,让科研院所和高校把科技力量释放到企业里来。
米磊认为,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断层”,导致大量科研成果浪费在实验室,没有实现产业化转化。科研院所的“红利”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属于国家资源的浪费。因此,从制度层面,要打破体质机制的束缚,打通壁垒,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融通桥梁,打通经济和科技“两张皮”。
作为“硬科技”的践行者和推动者,米磊一直深耕“硬科技”领域。为了促成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科研出身的米磊和几位合伙人一起,发起并成立了中科创星投资孵化平台,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过去几年,中科创星一直聚焦“硬科技”项目的孵化与投资。“针对入孵的硬科技企业,光机所采取‘参股不控股’的共赢模式,让产业留在企业,这也解决了单纯‘人才被挖走’的问题。目前,中科创星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米磊坦言:“未来,中科创星致力于能够孵化出近千家的硬科技企业,在西安能够形成聚集效应,形成硬科技创新雨林生态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
硬科技要凝聚成一种社会共识
谈到即将召开的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米磊说,2017年的硬科技大会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创新才是未来的出路。之所以召开硬科技大会,就是为了统筹资源,将社会优质的资源配置到国家真正需要的地方。
米磊称,“硬科技”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动,这不仅仅是科技创新问题,更是事关国家综合国力的大事。通过硬科技大会,能够起到凝聚共识的作用,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硬科技的价值,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硬科技,认识到硬科技能够助推中国经济的发展。
谈及西安的“硬科技之都”发展路径,米磊表示:“现在全国都在提‘硬科技’,西安虽然科研院所和高校众多,无论是国家战略布局还是西安的优势资源,都为‘硬科技’发展创造了绝佳机遇。尽管西安提出的‘硬科技’概念在全国得到了追捧和认可,但还应该加大对硬科技创业的支持力度,吸引一批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让所有做硬科技的人到了西安就觉得这里是家,产生一批硬科技成果,形成一批硬科技‘标杆企业’。”
“当前,‘硬科技’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点,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方向,现在社会的认知还没有那么深刻,我们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形成一种共识。”米磊坚信,硬科技大会的持续举办,将会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硬科技”,让“硬科技”真正深入人心,为“硬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