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制片人Prasad Shetty:好莱坞带给人视觉冲击,而宝莱坞电影直抵人心

“中国的受众是开放、包容的,外国电影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是中国观众以一种非偏见的方式接受各国电影的风格。而印度的受众多半是向内的,所以对中国作品的接受度还不高。

“好莱坞的电影带给人的是视觉冲击,而宝莱坞的电影则直抵人心。” 在钛媒体 2018 T-EDGE全球创新大会上,印度知名电影制片人、发行人,孔雀山电影公司的合伙人Prasad Shetty在发表主题为“娱乐大多数人”的演讲时,以此骄傲地作为结尾。

Prasad Shetty可能并不是一个科技界或者文娱圈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说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这些印度在中国的爆款影片,可能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位金牌制片人、发行人,就是为中国观众在海量印度影片中精选佳片的幕后推手。

谈起中印电影合作,Prasad认为,中国的受众是开放、包容的,外国电影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是中国观众以一种非偏见的方式接受各国电影的风格。这种电影的眼界是超越种族、肤色的,所以印度电影在中国可以取得成功。

而印度的受众多半是向内的,喜欢印度的影视文化作品,所以对中国作品的接受度还不高。未来,中国电影制作人还可以加强电影在印度方面的宣传。中国的艺术家可以用印度的语言,或者是故事背景来演电影。中、印电影都会在对方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未来。

在Prasad 看来,数据是理性的,人类是非理性的动物。印度的观众曾经质疑他把三个小时的印度电影带到中国,但他却认为,只要内容质量过硬,能做到娱乐大众、娱乐身边的朋友,电影就可以成功引入中国。

大会演讲结束后,Prasad 接受了钛媒体和全媒派的采访。采访中,这位金牌制片人阐述了他对电影制作的态度、对待受众的观点、如何面临印度电影在引进中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印市场的异同和未来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

引进影片没有程式化的体系,重在精彩

随着印度影片在中国引进的数量不断的增多,在谈到每年如何从数千部电影中遴选出适合中国观众的片子时,Prasad表示,对于他来说,引进影片没有固定的、程式化的标准体系,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足够好看,最重要的是观众对于电影的感受。

引进印度电影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于它是否能够娱乐自己、娱乐家人、娱乐身边的朋友。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能从50元的一张电影票中获益、愿意花时间去影院并且能从中得到享受。如果可以,那它就符合引进中国的标准。

但与此同时,Prasad个人反对过多的印度电影蜂拥入中国市场,严格的甄选,在他看来是不可或缺的。

近些年,反映社会现实、喜剧方面的印度电影在中国扎堆上映。在被问及引进影片是否会拓宽到其他类型时,Prasad表示,他肯定会将更多元化的电影带到中国,比如史诗级的,像《巴霍巴利王》那样的电影,但是前提必须是好电影。

商业利益是Prasad谈判中关注的最后一项

一部电影想要进入异国市场,会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Prasad 谈起引进印度影片的挑战时表示,这种阻力主要来自电影行业的内部,而不是外在的消费群体或者政府部门。很多时候起早贪黑,奔波于京城的许多电影公司,面见许多制作人,Prasad 为的就是让中国电影产业的从业人员认可印度的电影,相信这些电影在中国能够大放异彩。

作为印度文化传播的使者,说到如何平衡影片的商业利益与文化传播效应时,Prasad告诉钛媒体,他是不擅长和数字打交道的人,不懂谈判和交易金额。商业利益是他谈判当中关注的最后一项内容。Prasad关注的是电影本身,是否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他不是那么关心一部电影最后到底能挣多少钱,而是中国合作伙伴是否能够落实这部影片的发行。

对于这位没有商业敏感度的电影发行人来说,Prasad在与公司谈判时,往往不会事先设好价格底线。因为作为制片人,他最关注的是电影本身是不是足够优秀。有时候,一部好电影并不一定就能获得票房成功,而一部差的电影反而可能票房不错。

所以在Prasad看来,作为一个电影发行人,重要的是不能以挣钱为动机,这样的动机是误入歧途。电影制作是一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须努力让你的观众沉浸其中的行业。

《霸王别姬》对Prasad个性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Prasad成为印度电影在中国的推手,与他从小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密切相关。

从十几岁的时候起,Prasad就被中国的电影深深吸引。早些年,Prasad看过很多香港电影,在所有的中国电影中,最打动他的是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里面的人情冷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rasad告诉钛媒体,《霸王别姬》对其本人个性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谓打开了Prasad通往中国电影的任意门。

如今,阿米尔·汗在中国也广受欢迎,Prasad 对于这一点颇为骄傲。《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也给中国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印度的文化之窗。

优质内容能在不失本土文化特色下传递给世界

作为印度电影与他国沟通的桥梁,Prasad还与钛媒体分享了自己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经验。

在Prasad看来,想要推广自己国家的文化,最重要的事情是尊重他国文化。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只有你尊重了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文化,才能够让他们也与你产生共情,去了解你国家的文化内容。

在谈到自己对于印度电影的文化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时,Prasad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建筑工人,做的是很基础的事,而不是建筑师。因此,无论是对于他所在的印度工业联合会CII,还是中印政府,他所做的工作都只能算是小小的推动。

此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冲突是如今传播文化不可避免的命题。Prasad表示,中印有自己本国(本地)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在世界上不容易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即便如此,他认为任何国家都不能为了迎合全球观众,丧失我们本土化的内容。

《我不是药神》证明了中国的本土影片也是可以在世界上广受欢迎的,验证了优质的内容是可以在不失本土文化特色的条件下传递给世界的。

以下是对话全文和演讲实录,略经钛媒体摘编:

Q: 宝莱坞每年的电影产量很高,中国和印度的观众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差距,您在选择印度影片进口的时候,会从中如何进行筛选?

A:对于我来说没有固定的、程式化的标准体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足够好看,最重要的是观众对于电影的感受。如果一部电影能够娱乐我的家人、朋友,那我觉得它就可以被引入中国。重要的是他们能从40元或50元的一张电影票中获益、愿意花时间去影院并且能从中得到享受。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Q:您在与中国电影公司谈判时,如何平衡印度电影的商业利益与文化传播? 一般来说,您心中对于电影的售价一般是否会有个底线?

A:我非常不擅长和人谈判具体的交易金额,商业利益往往是我在谈判当中关注的最后一项内容。我关注的是电影本身,是否能够进入中国市场,我不是那么关心一部电影最后到底能挣多少钱,而是我的中国合作伙伴是否擅长落实这部影片的发行。

我没有一个定价的底线,因为作为制片人,我最关注的是电影本身是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有时候一部好电影并不一定就能获得票房成功,而一部差的电影反而可能票房不错。

比如在引入《神秘巨星》的时候,我对于这部电影曾有过担忧,并不是担心它在中国不会红火,因为有阿米尔·汗这样的巨星,而是觉得它本身故事讲得可能还不够好。所以我觉得电影制作人只关注商业利益是不对的,制作人关心的应该是电影品质。

Q:宝莱坞的影片在中国发行的较多,反映社会现实的、喜剧型的电影在中国比较受欢迎。但是这两年泰莱坞的作品《巴霍巴利王》在中国也受到了不错的口碑。明年,您在印度影片的发行方面会更多倾向于不同题材的影片,或者泰莱坞的影片吗?

A:坦白讲,我希望更多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但我个人反对一下子有过多的印度电影涌入。印度电影公司有很多,既包括宝莱坞电影,也包括泰莱坞和其他的电影公司。但是我觉得一部电影重要的是它本身故事是否精彩,而不是这部电影是由哪家公司制作的。

我不会从引进数量上去刻意平衡宝莱坞和泰莱坞的电影,观众关注的也是电影本身。从题材来讲,我肯定会将更多元化的电影带到中国,但是前提必须是好电影。

Q:您认为坐拥印度工业联合会(CII)领军人物这样的头衔,对您传播印度电影和文化产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A: 我认为自己只是像一名建筑工人,做的是很基础的事,而不是建筑师。我还是脚踏实地地致力于做一名好的制片人,那无论是对于CII,印度政府还是中国政府,我所做的工作只能算是小小的推动。我关注的还是制作出好的电影。当然有了这样的头衔对我个人来说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行业人脉方面。但是我个人做出的贡献还是微不足道的。

Q: 想知道您是如何对中国电影产生兴趣的?

A: 事实上,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被中国的电影深深吸引。小时候,我看过很多香港电影,比如成龙先生的电影。在所有的中国电影中,最打动我的是一部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里面关于人情冷暖的种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对我的个性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此,我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又看了许多张艺谋、冯小刚等导演拍摄的作品。

我认为中国电影内容浩如烟海,我曾经思考过中国到底有多少种类型的电影。我真的看过很多中国电影,许多中国电影非常打动人心。

Q: 当您引入印度电影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挑战?您是如何面临这些挑战并解决问题的?

A: 坦诚地说,这种阻力主要来自电影行业内部,而不是外在的消费群体或者政府部门。在引入影片中最大的挑战,是让中国电影产业的从业人员认可我们的电影,让他们相信这些电影在中国能够成功,甚至大放异彩。

我所做的,就是通过尽可能地跟他们沟通印度电影的内涵与寓意,让中国电影产业相信印度的电影在中国是可以拥有广阔市场的。

Q: 您作为印度电影与他国沟通的桥梁,对于自己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能给我们分享怎样的经验?

A: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尊重。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电影,我们在传播自己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别国的当地文化,无论是中国、日本或者其它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一旦你尊重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文化,才能够让他们也与你产生共情,去了解你国家的文化内容。

Q:在我们做文化传播的时候,应该如何平衡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之间的冲突?如何让本土化的作品在世界上获得认可?

A: 这是一个非常工业化的问题。美国的电影在全球之所以会火,在我看来是因为美国电影的价值观不仅仅是美国梦,而是全球受众比较普世的价值观,同时使用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英语传播的。

而对于印度和中国来说,我们有自己本国(本地)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在世界上难以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即便如此,我认为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全球观众,丧失我们本土化的内容。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中找到平衡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这并非意味着不可能。比如《我不是药神》,虽然是中国影片,但我也很爱看,这就证明了优质的内容是可以在不失本土文化特色的情况下传递给世界的。

附:Prasad Shetty 在2018 T-EDGE全球创新大会上演讲实录:

 感谢钛媒体给我这个机会。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的是即便不了解金融资本、不了解科技的运作方式,我们谈电影制作人还可以谈论什么。中印两国共同的特点是人口非常众多,两国都是为大众生产电影。对中国的电影制作人来说,观众是13亿人口,而印度则是面对14亿的观众。我今天想讲的是这两个国家文娱行业的未来。

  • 内容为王,观众至上

对于电影制作来说,有个非常著名的说法,就是内容为王。必须有好的内容才能有很好的演出效果,而不是过多考虑演员是否是明星、市场如何,这是正确的。但是这个行业也包括一些其他的因素。

 现在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生活能够娱乐化一些,可以去看电影或者是去玩游戏,重要的是你需要生产一个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的内容,让他们觉得是内容体验的一分子。比起电视节目,我们更愿意去看电影,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希望将自己沉浸其中。而作为电影制片人和发行商,我希望能把正确的内容呈现给合适的观众,但这要怎样做到呢?

 实际上观众才是上帝。许多电影制片人都想制作好的电影,那么,好电影和坏电影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实际上是看观众是否能够理解电影的内容,能够获得快乐。

 过去曾有一个老人告诉我,作为一个电影制片人,你是一个英雄。一个英雄,必须要有能力、有能量,你把两个小时的时间给到观众,通过你自己的方式让他们获得娱乐的观感。如果能够做好,你就能真正成为一个超级英雄。

 我认为作为一个电影发行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自己能挣的钱是有限的。如果赚钱成为你的动机,那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际上,电影并不是一个能让你发财的行业,而是一个需要你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能让你的观众沉浸其中的行业。

  • 数据是理性的,人是非理性的

当我来到中国之后,很多电影营销都将许多东西量化,这当然很棒。比如,有了数据,我们会知道面对的受众群是20-25岁的女性。但是更重要的是,科技公司忘了数据实际上是和人类相关的,它可能会起作用,也可能不起作用。数据无法考虑到人们的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如果只关注数据,比如说我拿到2.5亿的点击量,我并不会因此得知我的目标群众是谁。如果有这样的数据当然很好,但如果内容质量欠佳,你的数据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想说的是,衡量一部电影的指标,永远是观众为之吸引的程度。

 让我们再说说电影内容。法国跟美国的观众、日本的观众喜好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特有的需求,我们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尽管数据很重要,但是它们无法全方位地帮助你了解到不同的观众有那些方面的具体需求。

 上一次我来中国的时候,我曾和朋友说起要把印度的电影带到中国。但是一些人曾经因印度电影的时长过长而质疑我能否取得成功。但我认为,只要内容质量过硬,能做到娱乐大众,电影就可以被成功引进。事实证明,《摔跤吧,爸爸》做到了,很多电影都做到了。

  • 中国和印度都会在对方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未来

 于是,就有很多人说印度电影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最近两年中,大概有十部印度电影被引入了中国。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印度电影其实已经跟中国的观众建立起了连接,如果是引进法国电影的话,这种模式可行吗?其实也是可行的,在这一点上是不论国别的。观众看《摔跤吧!爸爸》的时候,发现它非常好看,所以就会更多地关注其他印度电影。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中国电影在印度市场的表现又如何呢?以前《西游记》非常经典,我小的时候还看了很多香港电影,成龙是我当时最喜欢的电影明星。长大之后,有很多中国电影进入了印度市场,但现在中国电影在印度市场并不太受欢迎。在我看来,这种现状并非因为内容。

 我们喜欢自己的明星、喜欢阿米尔汗,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它需要一个像《摔跤吧!爸爸》那样的口碑电影去打开印度的市场。中国电影《芳华》其实跟印度电影之间也有一些联系,其实他们会喜欢这样的电影。所以,我认为中国电影制作人应该不断尝试把中国电影推广到印度市场当中。

 其实美国电影在中国非常流行,并非因为美国人做电影非常好,而是因为中国电影的观众非常的成熟,愿意去看各国的电影。外国电影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是中国观众以一种非偏见的方式接受各国电影的风格。所以这种电影的眼界是超越种族、肤色的。中国电影不太吸引外国观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外国的电影观众可能不像中国观众这样成熟,他们不太能够接受中国电影的内容。我们印度人就比较喜欢自己的演员、自己的食物,我们有自己的戏剧。

 中印之间将来有什么合作空间呢?比如说中国电影出口到印度、或者中国进一步进口印度的电影。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下如何获得这些创造性的人才,不管是导演还是制片人等等,我们如何通过相互合作,来推动两个国家的电影产业。

 中国的艺术家用印度的语言,或者是用印度的故事背景来演电影,由印度制片人来制作、宣传,这样就很好。我觉得中国和印度都会在对方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未来。印度有九千个荧幕,但是在中国有五万四千块荧幕,我们可以跟对方互补,在某些地方我们可以合作。也许是简单的合作,比如说中国公司去印度拍摄,或者印度公司来中国拍摄,这样的形式都可以。

  • 未来是个更加快消的时代

最后一点,作为内容提供商,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中国生产的内容还是印度的内容,我觉得我们的受众都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平常,我们可能每三分钟就需要看一次手机。过去我们会花四个小时看电影,但是现在常常只花几分钟的时间看一个短视频。

 所以我们未来如何创造内容与之对抗呢?在将来,我们的内容可能会更加精炼。比如说,在电影制片领域当中,我们需要观众持续提高注意力,就必须有短视频与观众进行互动。我觉得未来我们将会依赖于这种新的技术,这就是为什么技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乐趣,能够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互动。我相信,将来我们的内容会更多集中于较短的时长当中,我们也有持续投入新的制片人进入到这个行业中。

 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的机会。最后一个部分就是人们一直在问我,宝莱坞和好莱坞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我的答案就是,好莱坞的电影给人的是视觉冲击,而宝莱坞的电影则直抵人心。这就是不同之处,谢谢大家。

本文系作者 陶淘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不唯利益是瞻的人越来越少了,为这位老外点赞!

    作者赞过
    回复 2018.12.26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00:08

事关外卖、主播、代驾等职业劳动关系,最高法作出回应

2024-12-23 23:50

网传36家公司将被退市,证监会回应

2024-12-23 23:02

美国1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104.7,预期113,前值111.7

2024-12-23 23:02

刘世锦:中国需要提高城镇化比例至75%以上,力争十年内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的4亿增至8-9亿人

2024-12-23 23:01

美国11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66.4万户,预期67万户,前值61万户

2024-12-23 22:55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决策通过首批子基金

2024-12-23 22:55

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2024-12-23 22:48

现货钯金日内涨幅达2.00%,现报929.97美元/盎司

2024-12-23 22:45

英伟达涨超2%

2024-12-23 22:45

中概指数盘初涨超0.4%,晶科能源、百度涨超3%

2024-12-23 22:43

美国天然气期货日内走低3%,现报3.635美元/百万英热

2024-12-23 22:4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发表谈话

2024-12-23 22:39

深圳二手房单周网签量超2000套

2024-12-23 22:35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本田涨超14%

2024-12-23 22:28

光伏领域首单数据资产“IPO”落地,涉及金额约2亿元

2024-12-23 22:27

中国前沿:股份合并将于2024年12月27日生效

2024-12-23 22:21

旭杰科技:拟现金收购中新旭德47%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024-12-23 22:20

沃尔核材:控股子公司拟参与竞拍土地使用权

2024-12-23 22:17

京东方A:电控产投拟投资显智链二期基金及显智链企业管理中心

2024-12-23 22:16

地方密集披露明年一季度借钱计划,发债节奏有望加快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