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了“钛媒体”关于《Ios vs Android:我们真的在竞争吗?》的文章,就想到了今天全国各大影院上映的影片《中国合伙人》。从目前的宣传来看,影片一直在与《致青春》做着各式各样的对比,以至于外界看来,一场''宿敌''的硝烟PK大战一触即发。不过从电影圈的人来看,同属于光线传媒的这两部片子的较劲,着实让“怀旧”这个情怀可从春季蔓延到夏季。
看看光线传媒是怎么让自己的左右手PK的?
话说有导演之争:一位是陈可辛在香港和内地将导演这个角色做的风生水起,《如果爱》一部细腻另类的歌舞片让内地对其执导的影片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而另一位则从还珠格格全国观众都熟知的演员一改身份化身导演,最终为自己的学业做了一个完美的成绩。
也有在内容进行PK的。《中国合伙人》是男性的演绎,是血性男人的创业故事;《致青春》女性的情怀,是谈谈情说说爱的年轻儿女心态。说《中国合伙人》较之《致青春》更容易让人怀旧,更励志,也更加传递正能量。好似 《中国合伙人》己然成为《致青春》的终结者。
《Ios vs Android:我们真的在竞争吗?》(原文链接:https://www.tmtpost.com/36255.html)中有一句话:竞争的本质是对用户的争夺。那么《中国合伙人》和《致青春》是在竞争么?确实,他们两部影片都打着''青春''的旗号,似乎有些类型相同。但作为上映档期相差21天两部影片,其对观众的争夺必然不会有那么明显。
如果说两部影片是前后脚上映那自然是另外一番局面了。当然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存在。其发行方——光线也决不允许这样两部“青春”影片掐架。光线今年绝对是“风光无限”。在《泰囧》之后,其发行的影片《致青春》就这样轻飘飘的拿下了2013年国产片第三把交易。而《中国合伙人》则在《致青春》安然落地之际,扛起市场票房大旗继续发力,准备超越。
这两部影片题材虽类似,但在《致青春》挑起中国观众的“集体回忆”后,光线巧妙的利用了档期的落差,推出《中国合伙人》。其用PK法告诉观众,看过了《致青春》的人应看《中国合伙人》,没看过《致青春》的人更应看《中国合伙人》,以搭上“集体回忆”的潮流。
最近,我们生活的周围开始“怀旧”了,在微信群里、在聚会群里抛开工作的压力,体会着曾经的故事,享受着一时半刻的放松和愉悦。大家凭借碰触一些共同的记忆符号,迅速的产生集体回忆的情感。
就如《致青春》上映首日,笔者在微信里给大学的同寝室的姑娘发了一条微信“郑薇上大学拎了一只和你一模一样的皮箱”,我不知道她最终有没有去欣赏那只皮箱。但是却看到了“我想去看《中国合伙人》”的感慨。
今年的国产电影处处生花,其成功的背后,不难发现借助社交媒体、甚至影视中的自媒体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从《失恋33天》拍摄了一系列《失恋物语》为主题的视频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扩散,引起了共鸣,从而带动影片票房的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尝试这种有效的互动营销方式。而此次两部影片也是用最恰当的档期,最高效的方式搭建了一个“集体回忆”潮的观影共鸣点。
两部影片同时借助微信、微博等将“集体回忆”这种情绪,通过电影中的故事、细节、歌曲等怀旧元素转化为购买行为。相信很多观众在看《致青春》时,有一种看着别人的青春怀念自己的青春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经过口口相传,便为影片营造了较好的口碑效应了。
它们是在竞争么?不,他们在让“集体回忆”的情续继续漫延。今天《中国合伙人》以全国36%排片率强势起映,其已经成功了一半。影片的幕后团队与新媒体、自媒体的相处的得心应手及良好互动,为影片开了一个好头,那么就等待观众的检阅吧。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合伙人还是值得一看的,不管各种影评人如何评价电影的各种技术技巧,但故事本身值得一看。(得意)
还没有看…… 有机会再去看
下午看完《中国合伙人》,听到身后的一大妈对大爷说,这电影完胜《致青春》好几倍……看来《致青春》还是主要针对70/80后,《中国合伙人》受众群更广……不过,我听到同事的吐槽之后,就没再看《致青春》……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