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罗乐/钛媒体·重庆晨报联合报道小组】“对我们没什么影响。” 315晚会已经过去两个月,重庆蓝盒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盒子科技)总经理王桅对钛媒体·重庆晨报联合报道小组作者说,晚会曝光的“‘重庆小面’app泄露用户信息事件”并不属实,也未对公司造成影响。
在315晚会上,央视点名批评了泄露用户信息的各类APP,蓝盒子科技的“重庆小面”被抓了“典型”。随即,蓝盒子科技迅速上传了产品的源代码,并在自己的官网首页发表澄清公告,称“重庆小面”并无盈利计划。此后,这事也淡出了公众视野。王桅则表示,“同事,客户好像都想不起这事。我请求央视、工商彻查,也没有消息。”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蓝盒子科技认为,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技术上大多没什么瓶颈。不过,想要打入市场,会花费巨大的成本和精力。“小公司、小团队,是很难做好的。”出于对现阶段市场和团队的考虑,他们并不看好个人应用。
资金充裕的蓝盒子科技并没有其他公司那么急迫,不但不着急变现,也不看好个人应用市场——他们的目标是行业解决方案。不过,既然是行业解决方案,如何选择方向?又怎么实现盈利?他们觉得机会存在于那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有着强烈转性需求的媒体之中。
不做针对个人的应用
“公司发展前期,我们会依靠定制业务和培训业务造血,储备自己的产品。”王桅说,在市场的尝试上,他们会沿着“相对保守的道路”,先积累、蓄势,再推出产品。
而在自己的产品选择上,王桅表示,他并不看好针对个人的应用开发市场。
“针对个人的应用,风险太多。国内用户没有付费习惯,创业者都抱着‘先免费,做大用户量再变现’的想法。但是,如果不能做大用户,这就始终只是个‘想法’而已。很多小公司在做到足够大的用户量之前就已经死掉了。”
王桅将移动应用飞速发展的时期称作“愤怒的小鸟时代”,他觉得,那种“做出好应用就能赚钱”的机会已经过去了。“现在你打开APPSTORE,每个类别的应用就有成千上万,新产品投进去,做几天的广告,火热一段时间,就沉下去了——小公司,没钱没运营,也缺资源,很难活下去。”
作为一个起步不久的创业公司,积累用户、更新产品、整合资源等问题,很难把控。“就算拿到第一期甚至第二期的投资,你没有足够的市场资源和经验,一旦增长过快,根本驾驭不来,也没办法撬动更大的市场。”
变现困难,推广和市场也不容易,王桅决定选择企业级市场,做行业解决方案。
“一个行业里,企业用户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个市场的空间相对更大,竞争也不那么激烈。”在他看来,企业用户的服务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更专注开发技术和行业研究能力,也更加适合他们这样的创业公司。“我觉得,走这条路会更踏实。”
目标:都市媒体的移动解决方案
做行业解决方案,首先需要确定“行业”,决定产品的方向。
“我们看好媒体、汽车和医疗。”王桅觉得,这三大领域,是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这几个领域都在有意识地向移动互联网靠拢,我们也可以在这种跨界运作的过程中,抓准他们的需求,把产品跟服务做好。”而在这三个方向中,王桅选择了媒体。
“选择做媒体的移动解决方案,是因为一些团队成员有过媒体从业经验,熟悉媒体运作。”王桅认为,目前的‘城市传媒体系’正在经历转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它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的这套方案,就是为了解决都市传媒集团的移动转型问题。”
采访中,王桅不断提到“跨界”这个词。他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跨界十分重要:“拿媒体来说,如果你懂媒体,不懂移动互联网,做出来的东西会很生硬。”
曾有都市报尝试将二维码放到报纸上,用这种方法进行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探索。王桅觉得,这种尝试方向并不正确,“能从手机上查看同样新闻的人,就不会去看报纸了,重叠的用户很少。如果仅仅只是把二维码放在报纸上,就是想当然,不符合实际。”
介质不同,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会不同,不能“想当然”。“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应用集群’。”这样的应用集群,建立在传统媒体原有的资源之上,以一个庞大平台作为接口,将广告、新闻资讯等原有资源接入平台。
为何选择“APP集群”,而不是一个功能更丰富,涉及面更广的应用?面对钛媒体·重庆晨报联合报道小组作者的疑问,王桅回答:“许多媒体和商家都在尝试做一个大而全的APP,想要无所不包。其实这种方法不利于内容建设,也不利于经营管理。如果一个大的资源能够分解成几个更加精细的资源,这些精细的资源就会形成不同的运营平台和体系,从而做得更细致,也能相互促进。”
在用户方面,APP集群也能更好地满足需求:“受众的需求是变动的,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将这些需求划分成若干个APP,更加精准。”同时,APP集群是由传统媒体进行运营,具有品牌的连贯性,依靠彼此之间资源和需求的联系,也可以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实现盈利,仍需时间
王桅的“集群APP”,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时资讯类的动态新闻应用;视频类的“手机电视台”;特定类型的专刊订阅和信息整合型的社交应用。
“第一种,是利用传统媒体的新闻资源和采编能力,将新闻的呈现移到手机端——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搬运。” 王桅表示,在手机端,信息是海量的,没有传统媒体的空间限制,更可以根据地理位置,通过互动进行新闻构建。“按照区域和地理位置提供新闻,提供受众直接互动的空间。而且,区域性的服务会更加具体、更加精准和实用,交互也会更具标示和地理特性。”
第二部分的视频应用,则是瞄准今后的4G市场,将视频类的新闻播报以新的方式加以呈现,提供更多样的服务,“比如实现新闻的在线直播、在线参与。”
专刊订阅注重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根据用户的选择,提供线上资讯和线下服务。“这里最核心的就是数据,而传统的都市媒体就正好拥有这方面的优势:它的平台能够很容易地从商家得到数据。”
最后,则是专注于线下活动和社交的应用:“这个部分包括各种活动信息的整合推广,也可以让用户在这个平台中进行互动,形成自己的社交圈。”不过,王桅强调,他们不会试图深入社交领域,“那不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小公司不要轻易做社交,我们提供的平台,也仅仅局限于某个兴趣或者某个领域。”
这套解决方案的实施,会改变传统媒体的运营和服务流程。“媒体通过移动互联网输出自己的资源,换取新的价值,肯定要改变自己以前的业务流程。同时,也会有新的盈利模式出现。”而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在群体数据细分的基础之上,实现精准营销。“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用股权合作、收取服务费等方式获利。”
不过,蓝盒子科技想要实现他们的“都市传媒体系解决方案”,也并不容易。
“我们现在正在和3个都市传媒集团进行接触。”在交涉的过程中,王桅发现,虽然对方兴趣很大,却不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合作意向。“都市传媒都在转型,有很大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是刚需,不是立马就需要——让媒体接受我们的解决方案,也需要时间。”
在他看来,推广移动解决方案的时间耗费是必须的:“个人应用做出来很简单,但盈利模式很难达成。这样看来,企业级的解决方案,跟个人消费级的APP相比,两者达到盈利的周期估计都差不多——或许我们还会更快一点。” 现在,蓝盒子资金充裕,也有定制业务造血,按照王桅的说法,“3~5年没人关注,也能撑得住”。
提到竞争,王桅对钛媒体·重庆晨报联合报道小组作者表示,他们并不担心,“我不担心有任何人来做同样的事,因为我们有跨界的经验,也具备抗击竞争的能力。我们的经验和资源积累是足够的。”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这篇文章里面很多观点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