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当道的时代,线上送菜生意还有多少机会?

如果观察线上买菜的人群,会发现涉及面颇为广泛,甚至被认为是外卖主力的年轻群体同样热衷网上买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最极客,作者|东方亦落

昨日,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做出了人员调整,原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不再负责京东的7-FRESH业务。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互联网生鲜就成为了热点,京东意识到生鲜生意的重要性,启用善于开拓的王笑松担任负责人。从孵化生鲜品牌到推出7-Fresh,京东生鲜一直在发力。

如今更换生鲜核心负责人并非业务收缩的表现,反而可能是京东想在生鲜领域更加努力。不仅是京东,饿了么、盒马生鲜、美团等诸多互联网公司和平台都在近年侧重生鲜方面。从理论上讲,外卖行业愈加成熟,人们倾向于吃现成的食物而不再自己做饭,但事实却是生鲜领域中的线上送菜业务大受欢迎,甚至外卖平台中都有这方面专门的服务通道。

如果观察线上买菜的人群,会发现涉及面颇为广泛,甚至被认为是外卖主力的年轻群体同样热衷网上买菜,那么这些群体成为线上送菜重度用户的动力何在?外卖当道的时代,线上送菜生意乃至整个互联网生鲜行业在未来又有多少机会呢?

用户不点外卖点生鲜,互联网送菜何以成潮流?

在忙碌一天之后,拿起手机随手点个外卖是极为常见的生活场景。但在这个场景中,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是选择点做好的外卖,而是在手机上买菜。这个场景中的用户涉及范围颇广,包括老人、家庭主妇,甚至还有被认为是外卖主流群体的年轻人。

根据饿了么的数据来看,过去一年间选择线上买菜业务的用户平均年龄为29岁,饿了么生鲜整体业务量增长了10倍,而老年用户为此做出了不少贡献,用户数增长幅度高达500%。虽然外卖火爆异常,但是老年人对此却不太“感冒”。

一方面,多年的习惯以及大量的空闲时间让老年人群体倾向于亲手制作饮食,另一方面,外卖的菜品质量、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负面消息不时出现也让老年人更加“排斥”外卖。然而由于身体的自然规律,不少老人逛菜场更加吃力,许多晚辈也不放心让老年人单独逛菜场,但老年人对生鲜的需求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反而会更为强烈。

基于此种情况,线上买菜成为了解决尽可能多的痛点的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突破了硬件障碍,习惯了在网上购买商品,所以网上买菜自然也不再是难题。这种方式既满足了老年人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又能免去身体上的劳累,所以老年用户上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老年人,家庭主妇或是上班族妈妈在买菜大军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当高。对于她们而言,挑选菜品是极其精心细致的过程,因为这关系着一家人的饮食,更关乎爱与责任。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都需要一边工作一边顾家,线下挑选菜品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周而复始地出入菜场和超市更是浪费时间。

无疑,线上送菜服务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菜品的新鲜度也不必过多担心,现在线上配送的体系逐渐成熟,用户的选择权较大,平台也有较好的监督机制,如果菜品不新鲜可以直接退货,对商家影响极大。所以商家大都非常谨慎,不敢送不新鲜的菜品上门。

在重度依赖外卖的年轻群体中,也有不少人乐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是工作一天之后往往懒得去买菜,哪怕菜市场就在家门口也一样,另外许多年轻人没有挑选菜品的经验,难以辨别真正的高质量食材。

而线上送菜能够像送外卖那样将菜品直接送货上门,许多平台还有搭配服务,就是将做某道菜的现成食材打包配送,并且还有不少优惠,这对于不太会选择食材又比较宅的年轻群体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也就使得这一群体中线上买菜的人数增加,根据饿了么的相关数据来看,线上买菜用户中90后占30%左右,白领超过一半。

面对用户数量日益增加的线上买菜业务,各大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注意到其中的商机。美团、饿了么、京东、盒马生鲜等纷纷涌入线上生鲜赛道。

这一行业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多的巨头争相进入,是因为线上送菜模式潜力极其巨大。2018年,中国生鲜零售的年度总销售额达到4.93万亿元,但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传统市场和超市中,线上的交易份额尚未达到5%。而线上生鲜直送的市场在未来有每年千亿元级别的增长空间,所以才能够吸引巨头加入,这也将给传统的生鲜零售带去更为深刻的变革。

互联网平台发力生鲜业务,比外卖更有潜力?

今年1月中旬,美团上线了“美团买菜”App。其经营品类包括新鲜蔬菜、米面粮油、水果、海鲜等日常所需食材。美团在社区内设立了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站”,为一定距离内的居民提供服务。

在这个领域,饿了么也与叮咚买菜等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在超过100个重点城市开展了外卖送菜业务。饿了么从数字化、供应链、配送、流量、金融五大方面提供服务,去年业务量同比增长10倍,未来将迅速扩张至500个城市。

京东此次对生鲜业务部门的人员调整,也有蓄势待发之意。不论是门店到顾客的即时物流外卖模式,还是自营的B2C模式都是京东擅长的,而这些在线上生鲜生意中极其重要。基于此前多年的物流经验,京东基本能够满足用户对物流的需求,但生鲜电商的要求更高,所以京东需要重构物流体系,同时与一些相关的合作伙伴进行联动,才可能将线上生鲜生意做得更好。

对于传统菜场中的生意人来说,接入互联网平台意味着渠道的拓展,这与现在许多饮食行业的商户愿意加入外卖平台是一个道理。更重要的是,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在线化和数字化,能够根据大平台的用户数据分析进货、销售和管理库存,并且根据对用户的精准画像实现最为有效的营销。

此外,在这些大企业搭建的新鲜生态平台中,还包含了更多的资源,对于传统生鲜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一些商家或是专注于生鲜的公司都看准了这一时机,统一包装、品牌化等方式多样,在加入了这些互联网平台之后,一些菜摊的线上收入占了总收入的七成以上,年入百万也成为了现实。

其实线上送菜的模式并不新鲜。早在2009年就出现了一些试水的平台,但后来都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是那时移动互联网并不普及,用户习惯尚未培养起来。如果为了网上送菜还要打开PC端进入网站点选,还不如回家的时候自己买了拎上来,但有了手机则不同,随时随地都能选菜,虽然看上去就只差几个步骤,但这种差别却能直接导致不同的结果。

另外,现在的配送体系也比较成熟,而那时并无完整的配送服务,多用店员配送,配送费可能都快赶上菜价了。而且那时网购模式尚未兴起,人们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总是心存疑虑,更何况是要入口的食材。

一门生意能否长久,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能否盈利。生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刚需,消费粘性巨大,复购率与活跃度极高,带来的是持续的关注、消费与人气,这些特质正是互联网企业所追求的。

中国的互联网电商兴盛数年,各种品类的商品几乎都尝试过了,那些领域的增幅多数都已不高,但生鲜的线上销售模式尚待开发。虽然前期可能不太好盈利,但习惯了“跑马圈地”的互联网企业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况且现在这个局里有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的加入,资本自然是不在话下。

数量巨大的网购人群,足够的利润空间,雄厚的资金实力,经验丰富的配送体系,再加上积累多年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这些足以让线上送菜的生意迅速壮大,可以说这些条件与外卖生意类似,而且外卖用户是有很大机会转化为线上生鲜用户的。诚然,外卖行业在各方面都在逐渐改进走向成熟,但对中国人来说,亲自烹饪是一种习惯更是传统,因此线上送菜的生意可能会成为继外卖之后的互联网新风口。

本文系作者 最极客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