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尤其在一个人人、分秒都能通过互联网“创造”历史的时代?
建造博物馆,一直以来是人类记录过去、启发未来的有效方式,欧洲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博物馆,承载了文化艺术、珍稀文物“不可专有”,“应由社会公众共享”的使命;博物馆,是艺术空间,更是历史沉淀。
因此,有人希望在短暂旅途中读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浓缩的历史;有人希望在某个“平行空间”中寻找心灵休憩地;更有人希望凭借过去去照亮未来......
“5.18国际博物馆日”临近,本届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那么,传统文化艺术,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
或许科技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如今,渗透入每一个现代人生活的科技,也正在和博物馆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新技术、新应用及背后的科技公司,都合力在为全球各地的博物馆乃至文化艺术机构赋予“硬核”元素。
钛媒体一直思考的是,技术可以为博物馆带来哪些改变?科技的进化,可以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做些什么?因此,我们重磅推出了「硬核博物馆:艺术被科技重新定义」,试图通过科技对话艺术,发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硬核博物馆”。
随着3D、AI、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的浪潮裹挟而来,数千年来人与艺术、艺术品和艺术空间的关系,也开始随之变革,这些变革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如果说过去,“距离感”是让博物馆体验相对稀缺的原因,那么在互联网,人类与博物馆等艺术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全球范围内,技术正在与艺术空间的建造、延续频繁碰撞。而纵观全球,“谷歌艺术计划”可以称为博物馆行业中最具前瞻性、规模最大的一个科技项目。该计划始于2011年2月,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互联网产品——Google Arts & Culture(谷歌艺术与文化,下称“GA&C”)。钛媒体编辑是全球体验该产品的数千万用户之一,可以说,Google Arts & Culture的使命可以概括为:让博物馆“在线”。
迄今为止,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博物馆,都已经“在线”。
如今,不仅用户可以通过“GA&C”,在线欣赏到不同国家的博物馆建筑与藏品,随着这一平台的多次迭代升级,逐步形成了以VR、AR、3D扫描、AI等技术加持为主的在线文化共享平台。
足不出户,(当然要先联网)就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体验博物馆的全景、高分辨率的文化艺术作品和360°无死角的三维文物古迹等。
此外,谷歌的智能搜索、教育和音视频互动方面还深度搭建了博物馆在线用户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正在被谷歌重构。神奇的GA&C,是如何完成这一全球创举的?
虚拟游览:比肩线下展览的“空间感”
豆瓣中有一位豆友曾在《为什么说谷歌虚拟博物馆是一项创举》一文中提到,
我们在观展过程中,随着空间上的移动,会激活大脑海马体中的位置细胞,是它们帮助我们“记住”了这场展览。
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优质展览,即便是多年以后回忆,我们首先想起的是整个展厅的空间关系,由此清晰定位出艺术品摆放的位置,进而聚焦于某一幅具体作品的细节。
这些线下展览中墙壁、地毯的质地、颜色,展厅中的光线、甚至气味,艺术品之间实际的大小与尺寸比例,是构建文化学者大脑中知识图谱的重要框架。这种框架,是线上彼此割裂的单幅高清艺术画作、或者一本比例尺寸不尽相同的实体图书无法给人带来的。
对这个局限,谷歌有办法。
GA&C开发的“VR游览”功能,就可以在网络上逼真的呈现艺术品与博物馆之间的空间关系,使得单一的、割裂的文化艺术品在线上也能在某种特定的布局中呈现。
比方说,当用户打开“街景探索”一栏、pick大英博物馆作为虚拟游览的景点时,就会看到屏幕地板上显示数个白色的方位箭头,你只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想要探索的方向,就像玩冒险游戏一样,就能走进其中每一层的每一个展馆欣赏展厅的构造、布局和感兴趣的展品。
通过“浸入式”的观展体验,只要你感兴趣,通过放大某一个局部,就连博物馆天花板和吊灯的繁复细节也能一览无遗。但同时,当你观察作品的细节时,依然不会被迫离开博物馆全景的界面。因此,你始终保持着参观时“整体感”和“局部感”兼备的舒畅体验。
相比之下,也有一些“在线博物馆”的互联网产品就做的没那么人性化了。
近期较为流行的VR博物馆游览网站 Universal Museum of Art 为例,该网站一欣赏作品就需要离开博物馆、进入一个新的界面,导致割裂感的产生,破坏了用户的观赏体验。
专业策展平台策展工场的专业人士,曾这样解释展览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建筑(空间)、绘画、音乐、舞蹈等感官语言表达方式来讲述信仰,构建一个具有强烈仪式感的场域,让观众在这种气氛中完成意识的转化。”
以往,线下展览给参观者带来的除内容讯息外独有的、便于受众记忆的强烈仪式感场域,在谷歌的虚拟导览中,也近乎等效地展现了出来。
GA&C的虚拟导览,通过搭建线上博物馆场域与文物艺术品间的关系,调动了受众线上的感官关联记忆,符合传统博物馆的策展逻辑,真正意义上消除了人类与艺术品之间的物理空间壁垒。
高清、三维数字化展:胜过线下肉眼的体验
实体博物馆与在线平面或是三维文物展示之间,优劣对比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在物理移动、展品与展厅的空间关系、展品质地上给人带来的真实感,是后者所不具备的。然而,人肉眼视力的限制、展品前围栏的阻隔、玻璃橱窗带来的反光和人与物之间的距离感,都造成了线下观展体验的一些缺失。
在Google Arts & Culture中,通过谷歌中Zoom Views“图片缩放”栏入口,用户可以将一幅特定的作品明察秋毫。有些虚拟博物馆提供的图片分辨率高达70亿像素,可以点击放大数十、数百倍观看。放大到足够近的距离,受众可以看到画布上的发丝、裂纹、泼墨点等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微观细节。
虽然 Zoom Views 无法像VR游览和线下参观一样,带给用户艺术品与展览空间之间的“整体感”,但弥补了实体博物馆匮乏的局部细节体验。这种震撼效果,甚至会让人呼吸急促,让作品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与画面中的人物与景致产生强烈的共振。
与此类似的还有谷歌艺术与文化中的另一个栏目:2018年刚刚上线的“开放遗产计划”(Open Access Project)。
该计划是与非盈利组织CyArk合作的。后者在该计划中负责将全球著名的文化遗产通过3D扫描、建模的形式存储起来。运用激光扫描、无人机成像、摄影测量等方式,文物与古建筑360°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得以捕捉。谷歌在这个项目中承担着传播者的角色,将这些3D建模作品呈现在了Google Arts & Culture上。
“有了现代技术,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详细地捕捉这些遗迹,包括表面的颜色和纹理,以及激光扫描仪在三维空间中捕捉到的毫米精度的几何形状。这些详细的扫描还可以用来识别受损区域,并帮助修复工作。”谷歌艺术与文化的项目负责人、数字考古专家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这样说。
通过开放遗产计划,Google Arts & Culture中,建筑、文物可以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式通过3D模型呈现给受众。在实体博物馆、名胜古迹的游览过程中,囿于文物固定摆放造成的底部观察角度限制、建筑高耸导致的顶部观察限制等,在3D模型展出中得以突破。
3D数字化在线展览,拓宽了受众对文物和古建筑的欣赏视角,为用户带来了“比真实更逼真”的文物画像,延展、深化了受众对文化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
AI赋能作品:调动联想记忆
谷歌艺术与文化中,“DIY”功能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小互动增强用户与艺术品之间的连结,激发用户对文化艺术的兴趣。比如,一个小任务是让用户给某些作品配对它们的流派;另一个小游戏是给定用户一个和某幅画作相关的故事,让用户找出画作中与该故事有关的象征物件。
在二代应用平台中,谷歌更新了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更智能、更直观地搜寻到艺术品了。受众可以通过艺术家、博物馆、作品类型、时间和国家等艺术品相关信息的筛选,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这些新功能,可以使不计其数的艺术品通过参数、以兴趣为维度展现给目标用户,通过互动深化作品与参观者之间的连结,使得原本在时间、空间和故事性方面均有着强烈壁垒的人与艺术品之间,产生了共鸣与共情。
另一个2018年1月上线的、通过AI技术“寻找最像用户的照片”的功能,可以激发在线博物馆受众与艺术品之间的记忆联想。用户上传自拍,Google Arts & Culture就可以从中找到和自己相像的5幅肖像画作。
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
对于将画作中的某个具体物件与其背后的某个故事关联匹配、让用户参与画作的标签整理、完善智能搜索来说,受众可以通过相似联想、从属联想记忆法,在脑海中自动将艺术品按参数、故事分类“贮存”,从而更便于文化记忆。
对于寻找和自己长得像的艺术品来说,原本和受众之间横亘着历史鸿沟的艺术品,和受众之间搭建了紧密的“亲缘关系”,这种形象联想,得以让用户从被动接受枯燥的知识信息、走向主动去探究艺术作品与用户的关系,从而去追根溯源作品背后承载的历史。
虚拟博物馆的挑战:如何重组庞杂的线下博物馆资源?
虚拟博物馆,除了我们通常所见的将“实体博物馆”经VR扫描后完成“线上化”和“虚拟化”,另一种真正的虚拟博物馆,则指的是线下无迹可寻的、完全在线上搭建的虚拟博物馆。
针对后者“虚拟博物馆”,从展品的内容选择、到在线展厅的布局逻辑,全然由在线博物馆策展人从零起步策划,是线下博物馆内容资源的重构与再造,对于艺术拥趸来说,这种博物馆对于文化领域拥有更为强烈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传统意义上,文化旅者终其一生都难以欣赏到同一位艺术巨擘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有生以来创作的所有艺术作品。
由于这些区域化、大量的作品陈列在不同的国家、城市的不同博物馆,要在线下集中办展,会遇到馆藏精品的外借难度、易损耗作品的运输难度和异地办展的资金难度等。
与此同时,若要长途跋涉瞻仰一位艺术家在实体博物馆中的所有作品,譬如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维米尔的存世真迹,必须辗转纽约、巴黎、伦敦、海牙、华盛顿等全球7个国家的十余座城市,对于受众来说又会耗费时间、资金成本,脱离实际。
去年9月,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中,藏有维米尔最驰名中外的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与GA&C合作推出了一个可展示维米尔现存36幅作品的纯虚拟博物馆。该AR博物馆通过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拥有维米尔作品各馆的授权,将所有作品高清数字版本集结起来,并按照“早期作品”、“专注系列”、“肖像系列的面部特写”等主题的布展逻辑,呈现在AR馆的7个展厅中。
通过线上AR展,线下零散分布在多个展馆的、同一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得以在线上的虚拟空间聚合、给受众带来同一个流派的、高度密集型的视觉盛宴。
GA&C,为钟情于特定艺术大师的“硬核”粉丝们,带来了重组线下内容资源、在线上一个博物馆就可以饱览所有作品的福音。这种空前集结某位艺术家作品产生的强烈张力,会给受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力。
此外,由于纯虚拟展览不囿于真实地域限制的特点,除了以艺术家为主题的展览外,未来,在线展厅的主题打造还会生发出无数种可能性。例如,“虚拟博物馆”的建造者、策展人,可以将位于不同空间的展品,按照一种文化趋势、一段历史截面、一种视觉新潮、一类社会话题之类的主题,在线集中表现出来。
GA&C的诞生,在艺术品的陈列主题、鉴赏途径和修缮方式上,都有实现创新和突破。人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剧变,也由此而发生。
在当代的喧嚣社会气息中,人类与艺术品、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在逐渐变得混沌。前辈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访学与品鉴,如今的受众,却轻易会被线下博物馆的人潮汹涌搅动心绪。
发生在中国故宫的一个小事例,故宫的《清明上河图》展览,虽可以在动态中呈现宏伟的画卷,艺术的美感却容易在推搡的人群和匆匆一瞥的浮躁氛围中丧失殆尽。
或者换句话说,互联网技术,为人类追求的“平行空间”提供了某种可能,虚拟化的博物馆,尽管依然存在大量的局限,但它可以一定程度上让硬核的文化粉丝,撇开实体博物馆之中他者因素的干扰,在纯粹的艺术空间中与作品直接对话,回归文物鉴赏本身。
你与艺术品之间久违的同频共振,可能真的需要一个互联网上的“平行空间”。(资料整理、撰文/陶淘,编辑/葱葱。本文部分内容综合编译自Mashable Asia、Wikipedia、Mobilesyrup)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默默开了XXX准备去看看😉
让博物馆“在线”
将不同空间的展品搬到一起的这种虚拟博物馆形式很有创意和价值👍
网上看展,太酷!不过作为中国用户还是有点遗憾……因为一切取决于v.p.n的速度(摊手)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这是谷歌对人类的有一个重大贡献,叫好啊!
请问 博物馆如何入驻 Google Arts
点赞
免费的吗
虚拟博物馆,策展会不会超级难…好奇咋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