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有个怪圈,好玩儿的不好赚,好赚的不好玩儿。作为商务社交的鼻祖,LinkedIn除了‘长寿’,更是名副其实的盈利明星。借着成立10周年的热乎劲儿,搜狐IT走访LinkedIn总部,从工程师的角度解读LinkedIn的长青秘诀:为什么Facebook在华尔街眼中老得那么快,年长它一岁的LinkedIn却依然活力四射。这家颇具‘欧洲风格’的公司有这么几个特点:
1)创始人团队半数来自欧洲,笃定、坚韧还务实;2)技术人员口齿伶俐得可以当sales;3)不求Free-style,有股另类的‘职业范儿’;4)严肃的外皮下,彻彻底底的先锋派。
作为社交网站,LinkedIn在互联网创业圈里的‘长寿’是出了名的。 它生于dot-com泡沫后,也就是Friendster和MySpace红得发紫的那个时期;它比Facebook大一岁,比Twitter大3岁,比Google+年长整整8岁。LinkedIn一直是社交媒体领域的“丑小鸭”,它关注的是没那么耀眼的职业关系世界,得到关注和追捧的程度也远不及这些小字辈儿。尽管如此,低调的LinkedIn却是名符其实的盈利明星,虽然活跃用户数只有Facebook的四分之一,但是每用户营收却是后者的20倍。在Groupon和Facebook 纷纷跌破发行价的2012年,华尔街依然对LinkedIn保持了‘优雅’的姿态,今年2月底:LinkedIn还创造了公开募股以来的最高收盘价$168.55,高出发行价 ($45)近4倍。
时至今日,很多人怀疑Facebook已经年老色衰,恐会沦为MySpace第二(过去6个月美国的月活跃用户量竟减少了900万);而Pinterest等新兴社交平台在疯长用户数的同时,也依然面临迷离的盈利前景。‘噱头大’,‘盈利难’,‘老得快’似乎是社交媒体的宿命。然而这些都和 ‘低调、笃定又长青’的LinkedIn形成鲜明对比。好奇心驱使我走访LinkedIn总部;通过采访这里的工程师,我希望‘窥探’到LinkedIn的‘不老秘密’。
坚信‘商务也社交’
LinkedIn的工程师告诉我,让美国的消费者逐渐接受LinkedIn这种商务社交方式其实也花了很多时间,“虽然LinkedIn成立于2003年,但是我们在营收和用户数量上真正实现质的增长其实是2009和2010年。”在别人的声名大噪中(Facebook,MySpace etc.),LinkedIn笃定地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坚信‘商务也社交’。我隐约在LinkedIn的经营理念中看到了一点欧洲企业的影子:做有价值的事,一步一步来,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5位联合创始人中有两个欧洲人;Konstantin Guericke来自德国,Jean-Luc Vaillant来自法国,Reid Hoffman也有欧洲留学的经历)。LinkedIn的创始人务实地坚信,不管人们是否马上意识得到,大家有需求将自己的职业社交网络跟生活社交网络分开,也有必要将职业人脉搬到线上通过CRM更好地推动职业发展。联合创始人古力克曾公开谈及LinkedIn与传统社交网络的差异: “我们在这里是做生意,而不是开发酷的东西。另外,我始终认为,商业市场的机会最终将更大。”带着这份笃定和信念,LinkedIn坚强地挺过初期的的用户增长缓慢期(为了最初的一百万用户,LinkedIn等了2年),在卧薪尝胆中积极探索着盈利路数。
10年后的今天,厚积薄发的LinkedIn除了成功‘教化’逾两亿用户将职业关系搬至LinkedIn,还是社交网站中的盈利模范。三足鼎立的盈利模式(面向企业的招聘解决方案 (占总营收50%)、在线广告25%和面对消费者的订阅服务25%)让LinkedIn在华尔街格外有人缘儿。受访者也表示,“盈利模式的多元化绝对是LinkedIn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哪一年经济疲软导致广告营收的大环境不好,这会影响到Facebook和Google;大环境让找工作更难,对LinkedIn未必是坏事儿”。
工程师必须是牛掰的‘Sales’
有别于Google和Facebook的技术驱动路径,LinkedIn CEO Jeff Weiner有意把LinkedIn打造成一个销售主导的公司。LinkedIn的工程师只占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Facebook,Google等都是半数左右)。在LinkedIn,就算你是工程师,也得是个会讲故事,懂‘营销’的工程师。受访者告诉我,他面过硅谷很多IT公司,没有哪家像LinkedIn一样在面试中专设一个考验工程师Technical Communication(技术传播能力)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面试者需要在一个小时之内把自己完成的一个专业产品向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人讲清楚;而这部分的考核比重足足占到四分之一。
“LinkedIn是一家很鼓励工程师自我阐述和表达的公司,领导希望每个人都有“Product Sense”(产品感觉),学着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如何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受访者有个很深的感触,原来在老东家微软参加产品会议时,全听产品经理叽里呱啦地神侃一气,当工程师的就只有听的份儿,大家几乎清一色地保持沉默。而在LinkedIn参加类似的会,他经常耳闻目睹工程师跟产品经理之间激烈的想法冲撞也会自主参与讨论。另外,公司里还设有 “incubator day”(创意孵化日),模拟创业者面对VC的场景,LinkedIn会鼓励工程师站出来兜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对了,如果哪天,真的换我去做产品经理,宣传我们的产品,应该也没什么不可以”(笑)。
这家互联网公司很‘职业’
LinkedIn做的是商务社交;公司内部的行事风格也不免受到自己产品主题的影响;总之,硅谷里的这间互联网公司有股另类的‘职业范儿’。
不同于Google这样free-style的公司,LinkedIn在工作时间、着装上都有一定的规则框架;比如你9点钟来办公室,会发现多半儿人已经到了,很多会议都会被安排在上午9点半,下午5点半到6点钟大部分人就下班了。(相反,在Google,Twitter这些公司,大家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下午3点才来上班没人管,在办公室干到凌晨3点也没什么新鲜的。)
经理和以上的级别,大家着装都会比较职业化,不会穿牛仔裤,衬衫是必须的。普通员工中也很少看到穿趿拉板儿T恤和短裤的,商务休闲装是LinkedIn的主旋律。
另外,受访者还告诉我,LinkedIn内部的等级制度相对明显;经理、主管跟普通员工之间的层级划分绝对是看得出来的 。他由衷地欣赏LinkedIn的职业范儿,“相较于Google这种工程师的‘天堂’(技术至上,平坦的等级制度),我更希望能到LinkedIn来锻炼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倘若这么年轻就被这种‘类Google的宽松氛围’惯坏,那么以后碰钉子或者受压制肯定是难免的。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LinkedIn主打商务社交,总被外界贴上‘严肃’的标签儿。然而严肃归严肃,受访者告诉我,让他放弃微软舍掉Google最终选择LinkedIn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者的‘年轻化和先锋派’。LinkedIn跟Facebook有些相似之处:员工大多很年轻(26岁左右),黑客气息浓厚,看重新点子,用demo说话。
对比自己在微软的经历,受访者说,“微软做软件的时候不太敢去做很多新的尝试,这是出于自身产品特点的考虑(用户粘度很强,漏洞修复周期长等),没有本质上的好与坏,直接结果就是产品上线周期也相对长,比如Live Sky Drive可能要一两年才出下一个version”。相形之下,LinkedIn更加先锋派,“有什么新的技术和思路,我们会马上尝试,做出个版本马上让它上线,即时得到用户反馈,效果不好的话,我们再撤回到原来的版本”。这样的产品逻辑让年轻敢闯的工程师总是浸泡在最前沿的技术潮流中,让大家充满了干劲儿。
另外,LinkedIn还致力于一些开源项目,比如Espresso,Voldemort,DataBus等,大有变身‘Engineering Powerhouse’(工程技术动力室)的气势;“把最高端的技术应用于我们产品的同时,也让它们开源化,这也反映了LinkedIn的先锋精神”。 (搜狐IT驻硅谷记者 晴然)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有一句比较俗的俗语“会叫的狗不咬人,不叫的狗咬死人”。在现实中往往如此,那些叫的欢的人,企业,往往外强中干,虚张声势,名不见经传的往往就把钱给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