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毒眸(youhaoxifilm),作者为江宇琦、龙承菲,编辑为师烨东,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德云一哥”张云雷有麻烦了。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当天,德云社演员张云雷、杨九郎此前调侃“地震”和“慰安”的视频在网上开始流传,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尽管张云雷第一时间就在微博上发出了道歉声明,但昨天,包括央视网、《人民日报》在内,几家官方媒体还是发表了相关的短评,批评张云雷“没有艺德”、“缺乏对历史的敬畏”。
事发之后,有网友爆料称,张云雷相关的演出内容已被全部叫停,毒眸在大麦网上搜索“张云雷”,也的确看不到任何演出信息。对此,大麦网方面表示只是“暂时调整”,而相关演出场馆也对媒体称没有收到演出取消的通知。
但无论结果如何,根据过往一些相似事件的经验来判断,这位当下德云社最具人气的演员,短时间内或许很难再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间、保持一个较高热度了。
对于张云雷的遭遇,有相声爱好者表示,张云雷的行为属于“砸挂”(相声演员间的相互戏谑),本就只是虚构的表演,在传统的相声表演中十分常见、没有恶意,不应该被过度解读;但也有人反驳称,触碰敏感话题本就是砸挂中的一大忌讳,况且今时今日的张云雷已经是人气堪比当红流量明星的公众人物,用小剧场演员的言行准则来约束他,显然不合理。
其实更早之前,郭德纲也因为砸挂、不合时宜的调侃而遭到过争议和批评,甚至差点惹上过官司。但直到这次张云雷“祸从口出”,才让更多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相声在大众化、破圈层化的过程中,一些价值取向有问题或者不够政治正确的内容,到了必须要被舍弃、修正的阶段。
其实除了相声,二人转、嘻哈、脱口秀等原本相对小众的文化在大众化与商业化的过程中,都曾经遭遇到过这样的难题。一面是在小圈子内已经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逻辑,一面是更大的市场和更严苛的规范,成名的代价,就是要学会在这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取舍。
“有些笑料,大家私底下说的时候,或许都能接受,但放到公众场合来说,即使面对同一批人,都不太合适。”一位常年在小剧场表演脱口秀的演员曾告诉毒眸。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网上某位张云雷的粉丝说得可能更为直白:“二爷(张云雷)可能还不明白,他已经是一个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公众人物了。”
德云造星
2016年,德云社演员岳云鹏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携德云社少班主郭麒麟表演了一段“德云社一哥之争”,相互调侃表示自己才是德云社未来的台柱子。那时的他们肯定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这一问题就有了答案,但真正成为德云社最有票房号召力演员的人并非他俩之一,而是彼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张云雷。
“有张云雷的演出,前排票能卖到一万多一张,后排都能卖到两三千。可其他一些大家以为很火的演员,其实票不一定卖得完。今年大封箱,张云雷出场的顺序又往后靠了,说明在郭德纲心中,张云雷的地位是在提升的。”一位张云雷的粉丝曾向毒眸表示,若论实际人气,张云雷在德云社已经位居前列了。
张云雷是谁?
张云雷本名张磊,7岁时和郭德纲在天津结识,9岁到北京开始学习曲艺,11岁正式拜郭德纲为师,并于不久后开始在德云社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尽管此后由于个人原因,他曾离开过德云社,但在2011年还是选择了回归。
相比于同辈的演员,张云雷的基本功显得颇为扎实,尤其是太平歌词唱得十分出众,德云社九字科往后的太平歌词录音教材都是张云雷录的,足见郭德纲对其赏识。
张云雷正式被郭德纲推到台前,是在2012年之后。
2010年,曹云金、李菁、何云伟等名角纷纷离开德云社,让郭德纲一下子失去了最重要的几位得力干将。为了保证德云社的长线发展,在娱乐圈内已经拥有一定资源和人脉的郭德纲开始运作新人,日后火遍全国的岳云鹏就是这一时期德云社力捧出来的。
这样一次造星运动,也成了德云社出圈的契机。在郭德纲的运作下,小岳岳“贱萌”的风格很快开始走红,让很多认为相声“古板”、“无趣”的观众开始关注这个行业。于是郭德纲顺势而为,开始用培养娱乐明星的方式栽培德云社里的年轻人们。
过去几年,包括他的儿子郭麒麟在内,越来越多德云社演员开始出现在电影、偶像剧和各类综艺中,吸引了以“德云女孩”们为代表的一大批狂热粉丝。而在这些粉丝的助推下,早些年还被预言“将会死去”的相声行业,在短短几年里重新焕发了生机,热度日益提高。
如今回看,德云社的造星计划不可谓不成功,而在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许要数2012年推出的由张云雷等组成的“德云四公子”了。
关于打造这样一个“组合”的目的,郭德纲曾表示:“他们的演出以后上、下半场就可能会不同,上半场穿大褂说传统节目,下半场就来些又唱又跳的新节目,毕竟孩子们都年轻,也擅长这些。”也就是说,“德云四公子”从“出道”以来,对标的就是更年轻的受众群体。
然而虽然张云雷等人拥有着不俗的表演功力,外表在众多相声演员中也格外突出,但由于早些年相声本身过于小众、传播渠道有限,所以“德云四公子”一开始并没能打出太大名气。雪上加霜的是,2016年张云雷本人还遭遇了一次事故、受了重伤,差点因此而永远告别舞台。
幸运的是,大伤之后张云雷非但没有就此沉沦,反而还在一年后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机。
2017年年底,张云雷在“德云三宝”全国巡演上大放异彩、赢得不少相声迷的好评,随即他用流行唱法唱《探清水河》的视频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传播、成为了抖音神曲,又成功吸引到一大批圈外的迷妹。有张云雷的粉丝曾表示:“想不到相声还可以这样说。”
自那时起,张云雷的人气便一路高涨,演出逐渐一票难求。在很多有他的表演中,甚至会有大批粉丝带着荧光棒、像看演唱会一样观看他的演出。乐得不行的郭德纲,甚至还调侃称:“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说相声能说出个偶像派,(让)粉丝们带着荧光棒来德云社听相声。把相声说成这样,张云雷也是‘欺了祖’了。”
和很多师兄弟不同,张云雷的高人气不仅仅局限在相声剧场内。成名后,张云雷除了商业演出,也先后出现在了《欢乐喜剧人》(第四、第五季)、《极限挑战》等热门综艺中,并和当红流量鞠婧祎一起成为了《国风美少年》的“国风召集人”。除此之外,他还参与了麦当劳、欧莱雅等品牌等的推广。
2018年,在某APP举办的“粉丝世界杯”人气PK里,张云雷接连战胜了陈立农等流量明星,虽然最后败给蔡徐坤,但作为一门相对小众艺术的表演者能斩获亚军,足见其人气和粉丝们的疯狂。而腾讯娱乐白皮书、艾漫数据等统计的2018年相关榜单中,张云雷都名列前茅,不输很多人气流量艺人。
虽然此后“德云四公子”中的孟鹤堂也摘得了《相声有新人》的冠军,在相声《文玩》里的一句“盘它”更是火遍网络,其他一些年轻演员同样收获了不少粉丝迷妹,可从各个角度来看,张云雷才是当下德云社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具人气的相声演员,他的出现也标志着德云社在做“偶像化”运作上的初步成功。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一位相声演员的偶像化和饭圈文化对相声行业的入侵。过去一年多里,有不少相声爱好者都在网络上抱怨,张云雷粉丝们的一些越界行为——例如在张云雷表演时拉横幅、接话和刨活等,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观众的观看体验。
不仅如此,由追星引发的“恶劣事件”也屡有发生。此前毒眸就曾经报道过,部分偏激的粉丝为了追星,甚至当起了私生饭、开始买卖德云社演员的个人信息。而部分有张云雷演出的场次,也偶尔会发生粉丝闹事、在现场情绪失控等事故。
而如果说大众文化对相声圈的“入侵”,更多是让一些相声粉丝不适应,那在这一过程中相声文化对大众的“反向输出”,则更有可能引起反噬。
某一次《国风美少年》的录制现场,有选手说到自己的奶奶重病,鞠婧祎安慰称“你奶奶也在台下看着你”,没想到却引发现场张云雷粉丝们的哄堂大笑,还有人跟着起哄喊:“你奶奶在这呢。”熟悉相声的观众知道这只是相声里很常见的伦理哏,但在路人眼中,这样不合时宜的玩笑,却显得格外冒犯与过分。
从后来流出的视频来看,当天张云雷并没有制止身后的粉丝,反倒是忍不住一块笑了起来——他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坐在舞台之上、镁光灯之下的他,正被多少眼光注视着。而对于“边界”的忽视,也早在那时候,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圈层文化应该如何走向大众?
面对争议和批评,如果张云雷短期内被雪藏,除了张云雷个人的星途可能受到影响外,作为当今德云社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整个德云社的演出收入可能也将在短期内受到影响。
根据与德云社多年合作、负责德云社商演的环宇兄弟2017年挂牌新三板时披露的数据显示,在以“德云四公子”代表的新生代“相声偶像”崛起前,环宇兄弟2015、2016年在德云社项目上相关的收入分别仅为613万元、1059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51.09%、60.17%。
但是日前环宇兄弟发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达到了43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55%;报告期内公司与德云社项目相关收入为 3477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 80.81%。虽然这部分收入的增长并不能说都是张云雷等人的功劳,但是偶像化运作给德云社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助推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可能直接影响到德云社的业绩,而今这位德云社最火的演员出事,同时也为这些年越来越红火的德云社和相声业敲响了警钟。
在相声还处于戏园子、小剧场的时代,因为经营困难、缺乏关注,一些相声演员常常会在段子里加一些打擦边球的内容来博取观众们的注意力。包括郭德纲本人,早先在剧场里演出的时候,也经常开玩笑说要“说点电视上不让播的”。不过每每涉及到砸挂或者其他一些听上去有些过火的内容,郭德纲事后也时常都会解释一句,这是相声圈里约定俗成的“规矩”,“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告诫大家不要太当真。
且不论一些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否存在问题、一些言论对外传播是否合适,但至少在相声还是小圈层文化的时代,很多老相声观众都能接受这种风格的表演,对表演和言论的边界问题也都“心照不宣”。
只不过如今相声早就不是几十上百号人关上门一起乐呵的小众艺术,张云雷一人的微博粉丝就达到570万、热门微博的转评都能达到十万以上,德云社重要演出的门票早就一票难求,就连没有太多名角的北京小剧场的演出也常常能售罄,相声大众化的程度、影响力已经远非几年前所能比拟的。
也正因如此,“不喜欢可以不听”、“只是调侃”等,似乎也已经很难再为相声表演中的“越界”进行开脱。相声偶像们享受到了大众化所带来的热度与福利,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受到与之相匹配的约束,也是顺理成章——只可惜,在此之前从张云雷到德云社整体,都没有足够的敏感性。
事实上,不只是相声,很多圈层文化想要破圈走向大众,如何取舍和规避,都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和相声比较相似的,是十多年前红起来的二人转表演。同样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二人转,早先多在民间小剧场、露天舞台上演出,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情色、低俗内容。中国音乐研究会编辑的《东北民歌选》中,生活类题材一共有107首,涉及情色内容的就高达46首,几乎占据了一半的篇幅。在1948年前,二人转一度被全面封禁。
2002年后,赵家班因春晚小品和《刘老根》等作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走红,随即赵本山租来沈阳大舞台做起二人转演出,并在两年后将其买下更名“刘老根大舞台”进行连锁经营。为了能让二人转表演走向全国、形成规模,赵本山主动提出要删去脏口粉词,倡导“绿色二人转”。
赵本山的选择在当时遭到了业界的抵制和反对,有从业者认为所谓“绿色二人转”破坏了这项传统文化,甚至早在2009年就有不少人提出要撤销赵本山“二人转传承人”的资格。
但正是在赵本山去粗取精的过程中,二人转表演开始走上电视、走向全国,刘老根大舞台也走出东北成了全国连锁的舞台。东北二人转四大传承人之一的赵晓波就曾说,赵本山的二人转虽然不够传统,但如果不是他二人转早就没了。
而类似的摩擦和取舍,近年间正越来越频繁的上演,不仅仅在相声和二人转这样的传统文化上,同样体现在一些年轻人更加熟悉的小众文化。
2017年《中国有嘻哈》爆红后,说唱开始由地下走入大众视野,在人们惊呼居然还有这样一种音乐形式的同时,很多人也看到了说唱“地下的”一面。但初次从地下走出,很多rapper并没能立刻明白游戏规则是怎样的,依然我行我素,在作品中充斥着打架、炫富、毒品相关的元素,以至于最后一些人因触碰到边界而无法继续以偶像的身份立足。
到了今天,说唱已然成为了一种很“二元”的表演形式。一方面,一些坚持自我表达、个人特色的rapper,仍然坚守在地下,以live house为阵地做着自己喜欢的音乐;
另一方面,一些希望更商业化、站上更大舞台的rapper,则要学着丢掉自己歌曲中的脏话和“社会元素”,学着怎么和普世的价值相处——这之中,既有像GAI、孙八一一样高歌主旋律的rapper,也包括《中国新说唱》舞台上唱起中国文化的后来者们。
可以说,《中国有嘻哈》直接开启了“说唱元年”,很多rapper在之后商演身价翻倍,而在那之前他们几乎被排除在内地音乐市场之外、甚至吃不饱肚子。
与说唱相似,伴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和变迁,很多原本生存在困境之中的小众文化都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和改变命运的机会。街舞因《这!就是街舞》出圈后,许多原本连肚子都吃不饱的舞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生存模式;以李诞为核心的《吐槽大会》爆红之后,笑果文化拿到近亿元融资,在全国进行脱口秀舞台搭建和演员培养,改变了内地脱口秀只能靠情怀来支撑的局面……
大众偶像的出现,将这些小众文化带出了圈层、吸引到更多受众、创造了越来越多发展机会,但无形之中也改变了圈子里的生态。原本从业者们只需要满足已有的观众,可当角色、身份发生转变后,评判的维度和标准也必须有所拓展。并不是说要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所有文化,但是既然想要出圈、想要成名,就得学会“选择”,不能再以个人喜恶作为第一行为准则了。
而如今,其实是到了相声行业、相声偶像们开始要做取舍的时候了。针对张云雷事件,就有粉丝告诉毒眸:“我觉得他作为公众人物,对自己是公众人物的认知严重不足,也没有相应的、有约束力的团队,太野蛮生长了。”想要留在大众舞台上,“张云雷们”可能就得先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变了。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对于建国以来少有的,一次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巨大社会灾难,是没有领导上的失误的!不许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