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商业场景可能即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观察者和参与者,参加过近五年拉斯维加斯和上海 CES 的展览。在过去五年,随着全球主流整车厂商决绝地深度转移到消费电子发展赛道中,世界消费电子与移动互联商业场景越发严格地按照“办公场景”、“居家场景”和“移动出行场景”来对所有现代人消费的时空进行精准划分,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在过去几年的CES展区划分上,专注于智能家庭的企业很难和移动办公方案商比邻而居,垂直于移动生活服务的互联网新贵平台不会和百年汽车巨头面面相觑,车载生活和居所生活的关系在以往看来最多就是进行场景交接的通讯转移。大家似乎都各司其职、安分守己地耕耘“三大场景”中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期望在自家的地头刨出智能网联服务的入口级机会。
“三大空间”的商业互联途径和原则
而如今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事情可以从今年上海亚洲 CES 展会上 Honda 的一次合作发布说起。
6月11日,Honda 在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科大讯飞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代 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一并展示的还有开放创新项目 Honda Xcelerator 在中国落地应用的成果。PC 互联网时代,网络服务首次大规模跨越了时空对于商业服务的效率制约。移动互联时代,以智能手机为首要交互入口硬件为标志,移动生活服务的用户习惯反复穿插于我们之前狭义划分的“办公、居家、移动出行”三大空间当中。许多企业寄希望通过对自身场景主观强加“移动服务工具”(比如做个App)以获得效率提升,却往往不被市场买账。
在以往的“三大空间”中,许多环节被认为具有入口级别的潜质,如操作系统、浏览器、手机、App 分发应用、智能音箱、社交软件、支付工具甚至车载交互系统等等。可这些猜想本质上都单一限定于从“三大空间”中某一场景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衍生出答案。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件充分可靠的方式去打通“三大空间”全环节。
今天,5G、IOT、AI、云服务与边缘计算为综合基础的万物互联时代,这一传统理解在被打破。
Honda 开始综合思考并尝试做出改变。作为传统认知中的知名整车品牌,Honda 涉足的产品和业务线绝大部分不为公众熟悉,如喷气式商用飞机 HondaJet、智能机器人 ASIMO、摩托车、Honda 步行辅助、新能源,以及诸多与动力总成相关的消费电子与机械产品。在与世界汽车巨头集团的竞争中,Honda 惯用连接、开放合作的方式来发挥涉猎广泛的业务生态效应。这样的背景,反而让 Honda 在智能网联和智能消费电子时代,获得了得天独厚的转型优势,还有思考角度。
当移动成为所有服务需要首先解决的体验要素之后,所谓办公、居家和出行的划分已经逐渐丧失了时空物理意义。试问在这三大场景中,哪一个是可以跳脱手机而单独存在?哪一个是可以离开移动生活应用而独立存在?哪一个是会永恒矗立于某个特定地理环节,无需空间移动转换而永久存在?
分久必合地趋势逻辑来看,“三大空间场景”终归一统,只是分类为不同服务特征来具体响应。在万物智能物联的时代,符合贯穿三大场景并实现更大商业价值空间的原则是:开源、移动和连接。
Honda 正是借由这三点原则,打造出可以吸纳所有前端概念和智能技术应用的系统平台(Honda CONNECT)和孵化合作平台(Honda Xcelerator)。没有狭义地划分出传统“三大场景”的思维束缚,而是尽可能的从万物互联的移动服务生态视角去选择可供车载场景使用、衔接和外延而生的应用技术方案。就此打通办公服务、居家生活和出行消费的边界,让合作方和用户去碰撞出新的服务场景和需求。而这一切的物理载具就是以车为主的未来移动智能硬件终端。事实上,作为知名车厂的Honda只是用“车”的物理概念搭台,渴望唱出一场汇集众多移动网联服务元素的“春晚大戏”。
语音智能背后,Honda与阿里的局
或许不少人眼里,与阿里合作开发第三代 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仅是日前风靡正起的车载网联概念的主要环节。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产品运营总经理杜海涛却隐喻地道出了路径,杜海涛:“阿里巴巴理解用户,也拥有用户。天猫精灵将 AI 技术一体化整合进第三代 Honda CONNECT 的系统中。天猫精灵人工智能实验室的 AI 技术与阿里巴巴集团服务生态充分融合,在万千的服务场景中,以自然语音交互始终陪伴用户。”
天猫精灵,阿里巴巴近年开发的一套智能音箱系统,此举不为做商业交易变现,是为完善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而研发的消费级硬件。类比亚马逊的智能语音音箱Alexa,这种交互硬件从扮演智慧家庭的中枢角色,到承担着联通三大场景,实现数据分析学习和服务资源整合连接的入口级重任。因为在移动的原则下,高效人性的语音交互通路是最符合场景特征的触发节点。
由此可见,在天猫精灵背后,是一整套阿里互联网生态帝国的服务体系。也就是说在以往分散、低效,远离移动生活服务场景的传统车载网联空间,Honda能够通过阿里天猫精灵AI交互入口的方式,在车载以及与车载相延伸的场景中,打开阿里体系中包括支付宝、饿了么、美团、高德地图、微博、淘宝、优酷土豆、虾米音乐、苏宁、蚂蚁金服、大麦网等,涵盖生活、休闲、娱乐、消费全环节的移动服务体系,甚至可能的巨量用户导入。进一步升级现有中国市场上,符合中国用户消费与交互习惯的车载服务水平。
在移动空间逐步渗透生活空间的趋势中,与阿里巴巴建立场景对接的深度合作,将为 Honda 解锁更多阿里体系内关联的各项增值服务,以及车载体验的个性化搭配,同时为 Xcelerator 项目孵化的科技应用提供流量通路的渠道。
在“移动”的天然基因属性上,阿里与 Honda 是匹配的。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网络,其在2015年4月便成立了汽车事业部,后续相继成立汽车研究院,每年对汽车产业发布的年度报告都会对整车厂的车联构想产生启发。在阿里看来,车载空间的机遇同样是需要整合,而非入局挑战。
人机交互是把钥匙,打开跨场景的增值空间
语音识别技术,在脑机接口技术商用前,是移动与居家空间所有触达服务最核心的交互入口。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大多数语音识别服务中,这项体验一直做得非常不够。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峰,细数了汽车场景中语音交互的四大痛点:多人交互困扰、对话不智能、机器感强、响应速度慢。而这些制约移动空间里人机交互效率的关键因素,伴随着科大讯飞的介入迅速好转。出行移动空间的特点决定了语音交互在整个车载服务闭环中基础桥梁的定位。Honda在本土化语音交互方案的合作有望打破这一瓶颈,通过语音交互体验的提升,综合贯通升级整体车载空间的完整交互体验和应用服务需求。
可以预见,Honda 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共同开发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将是对现有智能移动生活服务与车载消费潜力的巨大流量以及资源整合,扩展出的增值空间极为可观。
代号“Xcelerator”,Honda 生态连接的轴心设计
Honda 基于在移动出行端长久以来积累的用户和成熟的产品业务线,如今更加专注在搭建开源、移动、连接的开放平台,让能者基于 Honda 的移动基座演变出更广泛的融合场景服务方案,让初出茅庐者基于 Honda 的资金、流量、用户、产品平台和产业链资源迸发出大胆创新的结果,并让这些落地结果创造的价值回馈平台,打造正循环的体系化生态实力,而非一家独大、品类狭隘且转型艰难的整车大厂面孔。
在 Honda 内部,这种自我开放的创新平台方式,代号为“Xcelerator”。由于大多数的初创创新项目的应用方向并不明确,Honda Xcelerator 开放的氛围就引导着项目向兼容随适的方向思考,反将一些原本看似无关车载空间的科技应用在车厢内创造了惊奇的效果。
在今年亚洲 CES 的展台上,“Honda Xcelerator” 最新展出成果为“区域声场控制技术”与“无介质空中全息成像技术”。前者通过精准、巧妙的扬声器阵列,实现车内声音的指向性控制。通过这项技术,车内成员能够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获得不同的声音环境,即便在同一车辆中,也能实现各自独立的音效感受。后者是来自“衍视科技”公司的研发成果,该技术是全息AR技术与手势控制技术在车内空间的应用,实现人与车更加智能、互动的对话界面。
这两项技术最早都并非首先为车载环境考虑,却在车载环境中赢得了更好的落地口碑。
据 Honda Xcelerator 相关负责人回顾,在与孵化项目交往时,互相之间保留着一份观点共享、彼此激发、相互协同的关系,让项目开放选择,不拘泥于套路。就像 Honda Xcelerator 其名,X 不可预知性来自于开放的关系和思维。
开源、移动、连接,Honda 构建的合作平台价值,还体现在穿梭于不同场景间的共享出行领域。新能源共享出行服务提供了普通用户连接场景间一只体验的介质。
Honda 在中国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理念VE-1”,应用了 Honda 与东软集团合作开发电池管理技术、车辆数据云管理等技术。此外,还首次最新搭了去年“Honda Xcelerator”的明星产品,“气味王国”的车内味觉智能调节装置。今年2月,“理念VE-1”正式在 Honda 参与注资的睿驰达公司的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氢氪出行”中投入应用。
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产业的前端认知已经逐步告别狭隘划分不同服务场景、专攻一隅的理解局限。换以一种开源、移动、连接的开放原则来总体俯览融通场景中,每一个时空节点动态调节的服务方式。居家、办公、车载三大场景边界以消散殆尽,移动交互穿梭其中、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做的,唯有以开放的心态来拥抱彼此,跨越边界无形的进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