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作者 | 张秋红、毛安琪,设计 | 吴湘权、赵鹏路。
国庆长假出去玩,除了堵车、人多,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应该是找不到厕所,或者找到了厕所,却发现等待如厕的队伍长到让人绝望。
其实不止是公共假期,平时走在大街上,找厕所可能都是难事。
中国的厕所数量、位置、设计和卫生问题几乎成了每个人都遭遇过的难言之隐。即便如今各大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均开放了厕所,如厕难的现象仍然存在。
不时爆出的幼童随地便溺的新闻总会引起热议,家庭教育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能够轻松找到公共厕所,相信家长还是会倾向于更为文明的方式。
在中国,公厕还是不够
中国的厕所问题由来已久。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城市活动快速增加,在外逗留的时间一长对于厕所的需求自然也变多了,毕竟排泄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便急感来了不能一直憋着。
但问题在于想上厕所,要随时在周围找一个厕所太难了。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多,中国公共厕所“少、脏、乱、差”曾经是外国游客吐槽的热门话题,也是记者报道的热门题材。[1]
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文明的象征,中国的公厕建设急需改善,需要增加公厕数量,改善公共空间如厕环境。
1990年亚运会时,北京曾借此进行了市容整洁行动。数据显示,1984至1989 年,北京一共新建、改建了1300多座的公共厕所,还使6000多座的旱厕实现了水冲。
除了北京,其他城市也多多少少开展了厕所改革的措施。比较著名的是桂林旅游厕所采取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推动、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到2005年,桂林就实现了旅游厕所的全域景点全覆盖。[1]
一直到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和大面积“生活革命”。
2005年,公共厕所改造计划升级成“厕所革命”;到2017年,厕所革命投入了超过200亿的资金,改善了68000间公共厕所,厕所问题开始好转起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至2017年中国公共厕所数量缓慢上升,于2017年达到136084座,较前一年增加了6266座。
但是相较于迅速膨胀的人口,公共厕所的数量依然不足。从每万人公共厕所数量这个指标来看公共厕所的供应更为直观。
自2009年起,中国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的数量不断减少,2009年每万人共享3.15座公厕,到2017年下降到了2.77座,也就是说,每一万个人所拥有的公共厕所连三座都不到了。
这样来看,全国范围内“如厕难”的问题反倒恶化了。
除此之外,从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每300米到500米设置一座厕所,一般街道千米内设置一座公厕的要求来看,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商业区也依旧是“一厕难寻”。[2]
以北京为例,有研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空间分析手段探讨北京城市公共厕所的布局现状,发现在中心城区的人流密集地区和快速城市化地区,北京的公厕配置根本无法满足需求。[3]
总而言之,考虑到人口密度、文化习惯和当地政策等原因,每个城市对公共厕所数量的需求有所不同。
但联系到每所城市的人口情况,就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这一指标和分布空间而言,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厕所还是不太够。
全国哪个省份的公厕数量最少?
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除了看它的经济如何,地铁修了几条线,文化有多少底蕴外,很重要的是外地人在这里找到公厕需要耗费多少时间。
从省级行政区来看,2017年有15个省份的每万人公共厕所拥有量超过了全国2.77座的平均水平,16个省份的每万人公共厕所拥有量则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每万人厕所拥有量超过3座的只有11个省份。
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最多的是内蒙古,每一万人能拥有7座公共厕所。其次是云南、陕西、西藏、江苏、黑龙江等地。
这也不难理解,内蒙古2017年的公共厕所数量是6448座,对于地广人稀的内蒙古来说,人均拥有量就不算少了。
但如果是常住人口超过8000万的江苏,就需要建更多的公共厕所才能满足需求。所以说,即使江苏拥有12934座公共厕所,比内蒙古多出一倍,但每万人厕所拥有量还是少于内蒙古。
整体而言,人口密度越小或者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公共场所的如厕难度要小得多。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多数省份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2007年至2017年,中国11个省市的每万人公共厕所数量有所增长。
云南以253.95%的增长率位列榜首,从2007年的每万人1.52座增长到2017年的每万人5.38座。陕西、福建、海南、贵州、甘肃和广东的增长也比较明显,增幅均超过了40%。
与之对比的是,20个省市的每万人公共厕所拥有数量不增反降,其中辽宁、山西、黑龙江和吉林每万人公共厕所拥有量减少的幅度最多,公厕供应越来越紧张。
如果你外出旅游去的是云南还好,找厕所会比较方便。但如果你去的是广西、天津、辽宁、山东和广东等地,找厕所可能会比较困难。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达到标准了吗?
其实为了解决“厕所难题”,相关部门曾作出不少努力。
除了“旅游厕所革命”外,2016年10月,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曾发布《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要求实现“公厕国标化”。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早在2005年就已发布,分别从建筑材料、厕位安排、内部设计等方面提出详细的标准化要求,基本都很贴近现实需求。
尽管如此,该标准中部分条款仍然存在争议,且标准中多采用的“宜为”一词也多受诟病,被认为是“如厕难”问题长期无解的原因之一。
在新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2016年的新规将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位)的比例提高到3比2,人流量较大地区应为2比1,还将男女厕的坐位、蹲位和站位数做了规定。
在厕位服务人数上,《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还区分了在公共场所的不同场合。
比如,在街道上,一天内一个男厕位服务的人数是500人的情况下,女厕位一天服务的人数应为350人。
大致来说,一个男厕位可以一天内可以服务的人数是女厕位的1.5倍。
关于男女厕位的规范,其实和男女生如厕所需要的时间有关。
有研究计算了男女性小便时在厕所中停留的平均时间,女性是89秒,男性是39秒,女性上厕所的时间比男性多了两倍。如果碰上女性的生理期,则时间还会更长。[4]
再加上男厕除了有和女厕一样多的蹲位外还有站位,男厕可以容纳的人数也比女厕多。因此,经常可以见到女厕外排起的焦急等待的长队,但男厕所却没啥人。
除了增加公共厕所的厕位数量外,新标准中还有更细致的要求,比如一二类公共厕所大、小便池应采用自动感应或人工冲便装置;第三卫生间内部设施宜包括安全抓杆、多功能台、儿童坐便器、儿童安全座椅等。
新标准落实需要时间,过去建设的大量公共厕所依然在使用,不能说拆就拆。此外,改建和扩建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还可能会遇上场地限制。
就算是改建、扩建和新建了,如何维护和管理的问题也足够让人头疼了。[5]
假期出游,为了应对如厕难,许多不渴也要喝水的中国人只能在出门的时候以减少饮水量的代价尽量压制自己的生理需求。
真的憋不住的时候,能拯救膀胱于水火的,不是路边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没有人的大自然了。
参考资料:
- [1] 周星, & 周超. (2018). " 厕所革命" 在中国的缘起, 现状与言说. 中原文化研究, (2018 年 01), 22-31.
- [2] Xinhuanet.com. (2019). 公厕之缺,想找你有多难-新华网.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24/c_1118922962.htm [Accessed 28 Sep. 2019].
- [3] 谭欣, 黄大全, 赵星烁, 高啸峰, 余辉, & 冯雷. (2016). 基于互联网数据的北京城市公共厕所空间布局现状研究. 环境卫生工程, 24(4), 80-83.
- [4] Lianghui.people.com.cn. (2019). 提高女厕面积和蹲位 已建公厕三年内完成改造.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2npc/GB/17372448.html [Accessed 28 Sep. 2019].
- [5] Gov.cn. (2019). 新版《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正式发布 上海公厕男女厕位比最高可达1: 2.5_地方政务_中国政府网.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13/content_5224703.htm [Accessed 28 Sep. 2019].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还是想着带上尿不湿吧?
真的憋不住的时候,能拯救膀胱于水火
去开一个厕所吧。一年就能成为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