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TechCrunch Disrupt上,美国电动滑板车公司Bird CEO Travis VanderZanden宣布了最新融资消息:2.75亿美元D轮融资,由CDPQ及红杉领投。这一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的技术投入及开发自建车型。
面对现场TC记者“我听说你们这轮估值25亿美元”的试探,VanderZanden确认到,25亿美元这个价格是pre-money evaluation(交易前估值)。并且迅速谈起了从今年7月以来,Bird频频cue到的词:“unit economics”,即单位经济效益。
他表示,过去一整年,Bird的团队都在根据这个概念试图转型。
“一年前,我们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营收增长是创业公司最重要的KPI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正向的单位经济效益是新的目标。所以我们从以增长为重心,转向以单位经济效益为主。如今Bird有业内最佳的单位经济效益,像CDPQ这样的新投资者也看到了我们正在为长期可持续和健康的业务铺平道路。”VanderZanden在声明中表示。
他给出的具体定义是:算上车辆损耗后,每趟出行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说,不管前期投入的其他车辆,不提营销支出,至少现在每辆车的每次骑行带来的是收益,而非亏损。
在此之前,Bird曾有一段时间通过向小米或者Segway购买消费级电动滑板车来组建车队,再加上多地推广及运营的成本,亏损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可以说每当消费者踏上一辆Bird的车,他们融资小金库里的钱就少上一点。
钛媒体此前报道过,今年7月,VanderZanden就通过Twitter宣布,通过自建车辆,他们最新的车型Bird Zero已经可以做到单位经济效益为正。今天的TC Disrupt上,他把这个定义扩大到了“全球的每辆车每次出行,单位经济效益都为正”,不过不包括Bird平台上第三方提供商。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逐步淘汰了过去向小米等厂商购置的消费级电动滑板车,“七月时我们自建车辆的比例大概是80%,现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99%。”VanderZanden说道。
如今Bird的自建车型包括Bird Zero、Bird One、Bird Two,根据VanderZanden提供的数据,续航时间和总服役时间比起过去购买的消费级电动滑板车都不是一个量级——目前,Bird Two刚刚在LA开始部署,具体服役时间还不确定;而一辆Bird One大概能支撑15个月的服务,与消费级电动滑板车的3个月有巨大差距。
除提供共享电动滑板车服务,Bird还有几方面的动作:收购出行领域的其他赛道创业公司,比如9月宣布收购以电动车起家,后来也研发电动单车、电动滑板车的Scoot;
六月,Bird推出了两座的电动车;提供自建车型的零售选项等等。前者让Bird终于得以进入旧金山(Scoot为此前获得旧金山准许的四家电动共享滑板车公司之一,Bird则只能在旧金山提供电动滑板车月租服务),后两者则暂时没有具体的运营及销售数据可供观察。
对于烧钱速度惊人的电动滑板车企业来说,强调单位经济效益也许是能和盈利挂上钩的最快、也是最“聪明”的方式了,然而考虑到新型自建车辆的寿命还不清楚,以及Bird在全球100个城市运营、进一扩张的成本,如今的正向单位经济效益是否能支撑起其变革最后一英里的愿景,大概还需观察。(本文发自硅谷,首发钛媒体,作者/丁诗贝)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