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大量获得诺贝尔奖?

“爆奖”之道,其修远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子宇童鞋(公众号ID:ziyutongxie2019)

到10月11日,2019年诺贝尔奖颁的已经差不多了。在能够提供更多话题的文学奖和和平奖颁发之前,John“Goodenough”和吉野璋两位老爷爷的人生趣事和励志故事已经在中文网络传开。

照例,又又又又要反思,为什么日本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诺贝尔奖。一个为人所知的故事是,日本在2001年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目前已经拿了近20个,使得总数达到了28个。

关于日本为何能的讨论已经很多了,我感兴趣的是,美国在诺奖方面为什么能打到这种程度。382个,差不多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如果中国想获得更多诺奖,日本和美国大概都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前者属于班上和自己条件相似但学习好的同学,后者属于班上成绩最好超级好超级无敌好的同学。

其实看诺奖,也是一部现代人类社会史的映射。

诺奖,民族

和国家一样,美国在诺奖方面其实也是后发制人。

1906年,外号“泰迪“的西奥多·罗斯福(文武双全的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不是坐轮椅的小罗斯福)才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所获的奖项也是在当今一些人来看,比较逊色的和平奖,理由是他调停日俄战争成功。

这个时候距离诺贝尔奖开始颁发已有5年。1901年的第一届诺奖,5奖6人,德国2人占三分之一,其中一位就是发现X射线的威廉·伦琴(Wilhelm Röntgen)。另外的4位得奖者,瑞士人1人(大名鼎鼎的亨利·杜南Henri Dunant,创立了国际红十字会),法国2人,荷兰1人。1902年第二届诺奖,德国,荷兰和瑞士各有2人获奖。

多说一句,获得1902年文学奖的德国人特奥多尔·蒙森,是不多的以历史学家身份拿诺贝尔奖的人(温斯顿·丘吉尔也算)。所以文学奖其实和中国人理解的主要针对小说和诗歌等不同,只要是文字表达性的,都有可能获奖,哲学家可以,写歌词的也可以。

在20世纪初,旧大陆那些历史悠久的国家,特别是法国,德国,还有荷兰和瑞士等,占据着诺贝尔奖的主要份额。

我不能确认当时美国是否对自己“迟迟不能”获得诺奖有所执念,毕竟当时美国已经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

毕竟大国崛起了嘛。

1907年,美国迎来了第二位,也是第一位来自科学领域的得主。波兰裔的阿尔伯特·迈克耳孙(Albert Michelson)获得物理学奖,他也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创立者。

正因为迈克耳孙出身在当时属于普鲁士的波兰土地,所以他也经常被认为美国和波兰的共同获得者。

这里,我就要稍微展开讲一段移民和认同的问题,因为这和最后的主题相联系。

在研究诺奖历史的时候,波兰是不可忽视的国家。虽然当今一些中国人认为波兰是小国,弱国,但波兰不但贡献了第一个获得科学领域的美国诺奖得主,还贡献了第一个女性诺奖得主(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奖者),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与丈夫

重要的是,尽管当时并不存在波兰这个“国家”(波兰被奥地利,普鲁士和沙俄瓜分),但大家都能认可“波兰人”在国际社会的存在。

居里夫人严格意义上可以算作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诺奖得主。因为她出身在俄国占领下的波兰。但因为居里夫人厌恶沙俄,支持波兰民族解放运动,一般不会把她归为俄罗斯的诺奖得主,俄罗斯人自己也不会那么认。

这也体现了一般社会对诺奖得主理解的一个很通行原则。诺奖得主到底算哪个国家的?

除了国籍外,主要还是要看文化认同。

比如所谓日本的28位诺奖获得者,是不会把包括“曾是日本人”的李远哲(1986年化学奖,出生于当时属于旧日本帝国的台湾),也不会把出生在釜山(当时属于还名义上独立实际被日本控制的“大韩帝国”),在日本长大的挪威与日本混血查尔斯·佩德森(Charles Pedersen,1987年化学奖,有一个日本名字“良男”)算进去。

但日本社会一般会把入了英国籍的石黑一雄,入了美国籍的南部阳一郎和中村修二视为日本人诺奖得主。因为石黑、南部和中村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日本国籍,但他们在文化认同上和日本关系密切,至少不排斥被认为是日本人。

德国自废武功 

很长一段时间里,诺贝尔奖的竞争主要围绕德法英三国展开,里面充斥着各种显赫的名字。连我这种文傻都听过的。马克斯·普朗克,维尔纳·海森堡,保罗·狄拉克,萧伯纳,约瑟夫·吉卜林……

德国在这个过程里始终保持领先,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也没有摧毁德国的科学和文化基础。他们依然拥有这样最好的科学家如“板凳小达人”爱因斯坦和写作者如托马斯·曼(1929年文学奖)。直到要灭绝劣等民族的纳粹党开始统治德国……

于是,托马斯·曼离开了德国,犹太人离开了德国。只有少数科学家保持了对纳粹党的忠诚,但德国精英大势已去。

托马斯曼流亡后有名言:“我在哪里,德国就在哪里,我代表德国文化,与世界保持联系”

1955年,美国以56人比55人超越了德国,成为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从此一骑绝尘,再也没有任何国家追的上了。

失去了犹太人、东欧裔人乃至本国精英的德国连第二位也守不住,这一年发生在1976年。英国以75人比74人超越了德国,从此稳居诺奖得主数量的亚军。

目前诺奖获得数量上,美国以下,英国德国法国的排名大体稳定,看上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被颠覆。除了德国外,法国也在大战以后有明显的停滞。反映了欧洲旧大陆的社会衰落。

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21世纪,都没有明显改变。近年来最大的变数来自日本。

对于日本的成绩,日本媒体即乐观又悲观。

乐观是因为日本的获奖数的增加是建立在日本战后对科研的重视与投入,以及日本经济腾飞过程中科学技术的高度民用化能力(如锂电池等,日本还是很稀少的,企业员工能够获得科学领域诺奖的国家)。这种势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悲观是因为随着日本经济不景气导致科研经费无法再继续大量投入,人口萎缩,未来不可能持续这样的增长。

日本媒体普遍看好中国会随着在科研方面的巨大投入及经济腾飞,会在未来也如日本一样收获诺贝尔奖。

我对此表示谨慎乐观。

为什么谨慎乐观呢?

可以看看哪些国家容易产生诺奖得主。

  • 强大文化传统带来的民族上进心,比如波兰。

  • 重视基础教育也重视科技应用,比如德国和日本。

  • 社会保障完善富裕,比如瑞士、瑞典和丹麦 。

这些都是一眼看得到的。

在前两者,中国人并不处于弱势。李政道,杨政宁,崔琦这些出身于经济社会困难动荡年代的中国获奖者就是证明。

请输入出身在中国河南省的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父母饿死于“大跃进”中图说

重视教育与科研方面,即使是目前最不认可中国的外国人,都在赞美或“夸大”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

社会保障完善富裕方面……这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除此之外,最强的力量是什么呢?

美国最能打是怎么来的

移民才是美国“爆奖”的最大原因。

在382位美国的诺奖得主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没有出生在美国。虽然严格意义上,美国本质就是移民国家,但依然要看到这个数量的可怕。

1999年对诺奖来说是一个very international的年份,6位获奖者中荷兰2人,德国1人,加拿大1人,美国2人,但这两位都不是出身在美国,分别是出身在德国的古特·布洛伯尔(医学或生理学奖,Günter Blobel),和出身在埃及的艾哈迈德·泽韦尔(化学奖,Ahmed Hassan Zewail,考虑到他是在埃及接受到大学教育,特别了不起)。

又如2016年,如果不是鲍勃·迪伦获得了他本人超级不屑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年差点又成为一届没有美国本土出身者获奖的年份。

美国媒体研究了一下2016和2017年的得奖情况,发现美国收获丰厚,只是,这两年的获奖者都是移民请输入图说

其实不光美国,目前在诺奖获奖者数量排行榜上居亚军的英国的133个获奖者当中,本土出生者为84人,也就是说,移民也同样贡献了四分之一的获奖者。

如果再考虑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会发现盎格鲁-撒克逊(英语民族的主体)在这方面强大的过于惊人。

其余很多诺奖强国如瑞士、荷兰等,也是欧洲传统接受移民的国家。

包括德国,德国之所以曾经拥有那么多犹太和东欧的精英科学家与文化名人,在于他与荷兰一样,属于欧洲的后发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都对移民有非常宽容的态度,包括对犹太人,也因此有大量犹太人忠诚于德国,直到纳粹毁灭了这一切。

移民需要价值认同 

当中国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如果希望未来爆奖的话,除了像日本学习外,吸引外来人才和留住本国人才也极为重要。

即使日本不是依靠移民获得大量诺奖,至少日本也基本留住了本国的科研精英。而且日本社会目前也在急剧变化,未来在移民中产生的新精英日本人预想会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如果中国真的希望在未来成为世界顶级的科技大国,也许需要做到的是:

吸引外国的精英,留住本国的精英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讲述的关于波兰的内容一样。吸引移民人才,不光是在经济上吸引他们,因为这些人并不是简单的雇佣兵。需要这些人对于本国有文化或价值观上的认同感。这一点,并不是靠出钱就可以获得。

美国之所以在两次大战后成为高素质移民的吸铁石,不仅因为美国能够提供最好的经济条件,科研条件,也包括美国价值观获得了这些外来移民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除了最基本的经济保障外,也包括发展机会,社会宽容度,人生和财产的安全感,以及一种自身个体文化的受保护感。

这比大量提高科研经费更为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Wikipedia

https://www.insidescience.org/news/why-do-so-many-americans-win-nobel-prize

http://theconversation.com/americas-nobel-success-is-the-story-of-immigrants-67219

本文系作者 体面主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使用英语对于诺贝尔奖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回复 2019.10.12 · via android
  • 为什么不说谁该怎么做?

    回复 2019.10.12 · via android
  • 诺贝尔奖可不是那么好得的

    回复 2019.10.12 · via android
  • 没有明确观点,看不懂

    回复 2019.10.16 · via iphone
  • 很难

    回复 2019.10.12 · via pc
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