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猎豹用户研究中心
说起“人工智能”,行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指的是“类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专家希望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决策行动”。
但当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作为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普通人对于智能硬件产品的感观是否如专家预期一样,认为产品是“智能”的呢?
用户智能感,在本文中指用户在使用智能产品时感受到的智能,可能是新技术的应用感知、类人的感受等。而应用AI技术的C端智能硬件,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于用户的生活中,能够给用户最强烈的智能感,也能够代表智能产品真正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程度。
本篇是AI系列调查的第二篇,全文将从用户眼中的“智能”、智能硬件产品使用体验和小豹洞察三个部分,解读现在用户对于产品的智能感知程度、智能产品的购买决策和使用体验。
本文中选取的智能硬件产品:
家电类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电视
打开智能家居入口的典型代表:智能音箱
安全监控类的典型代表:智能摄像头
家庭服务机器人类的典型代表:扫地机器人和家庭陪伴类机器人
Part.1 用户眼中的“智能”
对于用户来说什么才是智能?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拆解成三个方面来解答:
1.在用户眼中产品具备怎样的特性是智能?
2.用户对于什么样的智能特征买账?
3.用户希望有用的智能产品是什么样的?
1.1 产品具备什么样的特性是智能?
对用户而言,产品(App、小程序、硬件等)具备自动调整、语音交互、远程控制等特征是智能的。而外形像人和智能感联系并不紧密,尤其是有类似人的外观。这表明用户对智能的感知更多是新科技的应用表现,而不是外形的模拟。
1.2 对AI了解程度不同会影响智能感知吗?
对AI了解越深入的用户更认可产品具备自主学习、手势互动、像人的情绪、外观像人等特征,智能感更强。
1.3用户看重智能感吗?
从数据看,用户认为产品具备智能感的特征和希望拥有的产品具备的特征是一致的,说明用户较认可产品的智能感,希望拥有具备智能感特征的产品。
Part.2 智能硬件产品使用体验
智能硬件有两类,一类是AI技术+传统硬件产品,如电视机、摄像头、音箱等,在传统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交互形式和更丰富的功能等;另一类是主要依托AI技术产生新智能硬件产品,如机器人系列。
在前篇文章中我们发现用户认可智能硬件对生活的积极影响。而在本篇中,我们将关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典型产品,了解用户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的真实感受。
2.1 人工智能电视
电视向AI×IoT转型是大势所趋。目前市面上普及的人工智能电视是可语音交互的智能电视,还是AI初级的应用。主要交互方式包括远场语音(解放双手,不用借助遥控器)和近场语音(借助遥控器)。
用户在购买人工智能电视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画质清晰、播放流畅,其次就是语音交互、科技感强等智能感相关的因素。市场上55%的人工智能电视的价格在1000-3000元。
用户对人工智能电视的满意度较高,主要体现在语音交互的高效、不受限制。但因为目前看电视的老年人偏多,语音交互因技术和落地问题,还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然交互,所以学习新的操作方式可能对老年人而言是一种负担。
2.2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现在已成智能家居的入口,根据《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达到1122万台,同比增长787.2%。这意味着有在上千万的中国家庭中,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服务正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用户在购买音箱时,首先考虑的是音箱本身的功能,如音质、歌曲库全,智能感相关的因素处于中间的位置。智能音箱的教育属性只是少数有孩子家庭考虑的因素。在AIoT上,用户更多使用音箱控制灯、插座。市场上51%的智能音箱价格为200元以下。
用户对智能音箱的满意度较高,智能感指标较高,而实用性相对较弱。智能音箱把语音交互带到千家万户,但有用户反馈没有找到持续使用智能音箱的刚需功能。
2.3 智能摄像头
以智能摄像头为代表的家庭安全控制类产品因低成本就可以实现生活智能化,受到青年用户的追捧,在市场上增长较快。
用户在购买智能摄像头时,高清、全景是核心需求,而智能移动追踪、科技感相对排在后面的位置。摄像头的隐私风险较高,也是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市场上71%的智能摄像头价格在200元以下。
用户对智能摄像头的满意度较高,实用性指标较强。从被监控对象来看,小孩和老人是主要对象。除此之外,主人不在家时,宠物都在干什么呢?也吸引了很多“吸猫”、“撸狗”族的购买。
2.4 扫地机器人
在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领域,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家政服务机器人解决用户家务清洁痛点,从而率先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前瞻产业研究院表示,2018年我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销售量达到577万台,同比增长42.1%。
用户在购买扫地机器人时,清洁效果是最优考虑的因素。爬坡、避障能力相对没有那么看重。扫地机器人价格分布跨度大,35%的售价低于500元,另有45%在1000元以上。
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主要是吐槽充电问题及清洁效果不佳等。
2.5 家庭陪伴机器人
家庭服务机器人产业目前刚刚步入成长期,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未来几年家庭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规模为高速增长,新增加的市场容量中等,进入壁垒较高(中投基金)。
用户在购买家庭陪伴机器人时,语音交互自然、功能、内容丰富为重点考虑的信息。目前市场的家庭陪伴机器人大多为儿童教育陪伴类机器人,销量较大的产品中45%的售价在500元以下。
用户对家庭陪伴类机器人的体验较好。目前家庭陪伴机器人的教育属性较强,和带屏音箱功能比较重合。
2.6 小结
从用户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智能感和实用性都较强,扫地机器人可能因为不需要与之过多交互,使得用户对其智能感感知较低,同时也存在实用性弱的问题。
Part.3 小豹洞察
1、智能是给用户生活带来便利
用户对智能的感知和接受都是AI技术的应用,如自动调整、语音交互、远程控制等。从专业领域而言,这些背后的算法逻辑和机制都是模拟、延伸、扩展人的智能,本质上都是类人。但从用户角度,更重要的是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像人”没有那么重要。而且“恐怖谷”理论也表明当机器人与人类相似程度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其反感。
用户在考虑购买产品时,考虑的核心因素还是产品功能本身,如扫地机器人清洁效果好、人工智能电视高清、播放流畅最重要。结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智能产品在现阶段应将研发和宣传重心放在AI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上,而不是像人的外观上。
2、智能产品入门价格门槛低
从智能产品价格来看,100元就可以买一个智能音箱或摄像头,500元就可以买一个扫地机器人和一个高品质的儿童教育机器人,1000-2000可以买一个搭载语音交互系统的人工智能电视。低成本就可以实现生活的智能。
3、 人工智能对产品交互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智能产品本身新的交互方式、新的控制模式等确实给用户带来了便利,本次调研结果显示,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便利性表示肯定,但也不乏吐槽。比如在家庭场景下,面对多人语音交互,产品该听谁的?当集成度越高的产品出现故障,用户应该如何处理?诸如此类的吐槽,暴露出目前在智能硬件的交互设计上,出发点仍停留在产品上,而不是用户身上。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交互设计从单一的产品体验,变成了需要考虑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和突发事件时产品如何提供准确、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内部进行自我学习和修正,还要保持产品的“人设”,不能让用户感到被冒犯或脱离性格设定。
面对这样的巨变,提供更优雅、便捷的解决方案向用户传达“智能感”,这可能是设计智能产品时需要格外重视的新方向。
【钛媒体作者介绍:猎豹用户研究中心,目前可触达100万+用户,精准投放40个维度,100多种标签,对外承接问卷调查、用户招募等定制化用研方案。公众号:小豹研究中心(ID:cm-ailab)。】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