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微信为何要发力短内容?

微信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发力短内容?微信发力短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平台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

文|李东楼

今日,微信在广州召开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PRO。虽然微信事业部总裁张小龙故意缺席没有在现场发表演讲,但却特意录制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演讲视频。

在我看来,张小龙的演讲视频的信息量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有几条信息,一是微信将会对微信好友的数量限制做出调整;二是微信将会发力短内容,第三则是微信红包会将在春节期间有新动作。

而我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想深入讨论下,微信为何要发力短内容,以及微信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发力短内容?还有微信发力短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平台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

微信为何要发力短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何为短内容?在我看来,所谓的短内容包括文字简练的图文内容以及短视频内容。实际上,微信朋友圈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短内容。但是,对于微信来说,这可能并不够。因为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只针对个人好友开放,并不能在全网内搜索到。

显然,这样的短内容无法形成更广泛范围的传播和互动,并不是微信要发力的重点。

在我看来,微信发力短内容很可能是从微信公众号下手。正如张小龙在视频演讲当中提到,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群发的内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但是,一个“小失误”导致现在的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以发布长文章内容为主要载体的内容平台。

实际上,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失误“主要在于一刀切的限制了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次数。特别是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来说,微信公众号每天只有一次宝贵的推送机会,推送碎片化的短内容显然是一种浪费。所以正是这个推送次数的限制,阻碍了微信内容向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不妨大胆预测一下,微信公众平台很可能会在近期放开对诸如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等短内容的推送限制。

事实上,张小龙在公开课上说的已经非常明白:“表达是每个人天然的需求,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我们要发力的方向,顺利的话可能近期也会和大家见面。”

更重要的是,微信推送限制的放开已经迫在眉睫。因为,微信迫切需要提升当前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活跃度。根据微信官方此前透露的信息,微信公众号数量已经突破2000万。另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虽然80%微信用户使用了公众号,但是2019年2月,73%的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数量低于20个,其中,24%的用户低于10个,近50%只有10-20个。这意味着,众多的公众号处于一个无人问津和无人关注的状态。

更糟糕的是,微信公众号数量很可能早已停止增长。微信在2017年公布了其微信公众号数量突破了2000万,而截至目前官方的宣传口径还是停留在2000万。而就我个人作为内容创作者的感受来看,2018年以来,停更的公众号不再少数,特别是一些没有原创能力的微信公众号基本上退出了市场,还有一些公众号创作者由于无法形成商业化也停止了更新维护。

显然,张小龙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演讲当中特别提到:“虽然头部大号会有最大的浏览量,但是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我们希望长尾的小号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之前公众号一个忽略了的部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微信目前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发力短内容。

实际上,当前内容产业依然红火,各大内容平台对于内容产业依然在热情投入。目前不仅今日头条、百度这样的内容巨头不断加大对优质内容创作者的扶持力度,还有包括新浪、网易、搜狐、凤凰等传统的门户媒体通过内容后台的改版,以及内容的补贴来吸引内容创作者。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包括同花顺、雪球、中金在线等垂直的财经媒体也都纷纷推出自媒体平台,来吸引内容创作者。这与微信公众号的停滞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重要的是,除了发力长文章内容的建设外,这些平台也纷纷给予短内容以更多的信息流曝光。比如百度的百度动态,今日头条的微头条等,他们对短内容的推荐力度不亚于对于长文章的推荐力度。虽然目前短内容还不能为创作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但是却增加了内容创作者的曝光度,同时可以为把帮助内容创作者持续吸引粉丝。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也逐渐开始明白。只有自己拥有粉丝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也开始投入精力进行短内容的运营当中。

在此情况下,能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多样化的创作阵地显然更受欢迎。这正是今日头条作为后起之秀,吸引了众多创作者的原因。因为今日头条“家族”几乎提供了所有类型的内容创作者都提供了创作阵地。

此外,百度、微博,以及知乎等平台都在全力争夺创作者,百度目前也在力推短内容“动态”,让优质的创作者的短内容出现在百度的信息流当中,知乎、虎嗅等垂直平台同样开通了短内容功能。

显然,对此微信不能坐视不理,无论从创作者的需求而言,而是从行业的竞争角度来看,微信都必须尽快发力短内容。

短内容为何变得如此重要?

正如前面所言,内容平台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视短内容。那么,短内容突然成为“香饽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短内容爆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发的必然,在时间稀缺的今天,人们需要更加快速的获取信息,而短内容无论从创作速度还是传播速度都更加快捷,也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第二是随着人们智能设备的不断升级以及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短内容的创作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短视频内容,比长文章内容更具吸引力,更能承载丰富的内容,也更能够留住用户。

第三,短内容不仅喜闻乐见,而且低门槛的创作要求,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内容创作当中,这将极大的激发平台的创作活力,不仅使得平台上的内容更趋丰富,更有利于平台不断扩大自身的用户规模。

微信发力短内容,谁最紧张?

微信发力短内容,首先对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创作者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增加对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短内容的推送次数之后,可以与订户进行更多的互动,这有利于订户的积累和活跃。但是,对于现有的内容平台来说,可能并不是好消息。

目前短内容建设做的最好的,一是微博,二是今日头条。

微博在短内容方面有优势,众所周知是有历史原因的,在此之前,新浪微博打败了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众多竞争者成为微博形态唯一幸存者,并直接将名称改名为微博,独占了这一短内容市场。

作为以短内容为主的平台,微博早期只允许发布不超过140个字的短内容,后来伴随着内容产业的爆发,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对于长文章内容的推动,微博逐步放开了文字的限制。换言之,短内容本就是微博的强项。

而正是因为微信的“小失误”,使得微博在短内容方面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境地。

不过,近年来随着更多大佬入驻今日头条,并在今日头条上频频发声,吸引了更多人去入驻和生产内容。使得今日头条的微头条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容阵地,间接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微博的短内容平台。

所以,如果微信发力短内容,最感到紧张的首先是微博,其次是今日头条。

微信发力短内容的优势在于,微信公众号本就有2000万的运营者,此前的推送限制压抑了用户短内容创作的需求,一旦放开很可能吸引众多创作者重新将运营精力投放在微信公众号上。

另一方面,基于微信更高的日活跃度,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的短内容,到达用户的速度可能更加快捷。这其实对于微博和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都是威胁,想一想在微信上就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获得丰富的内容信息,那么也就不会专门去其他内容平台上进行内容消费了。

在张小龙看来,用户正在变懒,用户更希望被动的接收信息而不是主动获取。“微信推送什么信息,决定了用户会看什么信息,决定了他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我们知道,过去人们获取信息都是主动的,所以有刷微博,刷朋友圈这样的行为。不过,如果真如张小龙所言,微信公众号能够满足更多用户对丰富的个性化内容需求,“刷微博”这个名词很可能成为过去式。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一些猜想和推测,微信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发力短内容,具体还需要看微信的实际操作。

但是,无论如何,几个结论依然可以得出:

第一,基于短内容的重要性,张小龙说发力短内容绝不是说说而已,一定是有大动作,很可能是放开短内容推送限制。

第二,微信发力短内容,对于微博、今日头条等短内容创作平台都会产生一定的实质性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内容创作者和用户时间的争夺。

第三,微信发力短内容,对于内容创作者是一大利好,尤其是短内容创作者,又有一家平台来搭台,今后也就有更多的舞台可以发挥自己才华,创造更大的价值。(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李东楼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内容是重点

    回复 2020.01.10 · via pc
  • 瞬眼不觉得自己很超前吗

    回复 2020.01.09 · via iphone
  • 公开课里体现出了微信的两个变化:1) 从谈社交、谈工具,转变到谈信息资源;2)从面临怎么做的问题,转变到了面对做什么的问题。其实,这两个变化是同一个本质原因使然的,即,微信(包括整个腾讯)是从社交而进入/服务于人们的“信息世界”的,是一个自发的、逐渐的、深入进化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他们关于信息世界的世界观的逐渐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微信(包括腾讯)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在具有一定高度的信息世界世界观指导之下的实践过程。也许,即使到了今天,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而是去努力地去寻求某种也许深刻,但却很零碎的 “感悟”。正是这个世界观的缺乏导致了他们的诚惶诚恐、不安,以及“做什么”问题的产生。哥伦布有了地圆说的世界观,这样,才义无反顾地驶向大洋深处,发现了新大陆。。。。。。

    回复 2020.01.13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