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爱分析
伴随我国人口结构变化,80后、90后逐渐成为汽车消费主力,80后、90后购买汽车选择贷款消费意愿较高,“车贷”作为一种新型汽车消费形态逐渐普及。
尽管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取消二手车限迁和双录等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地、汽车估价和残值预测缺乏准确数据、政府部分数据无法查询等汽车消费金融共性问题。在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个性化问题方面,主要面临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和二手交易发展缓慢、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参与主体较少、难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有效风控、新能源汽车车贷履约险服务匮乏等问题。
本课题从内涵界定、发展概况、商业模式、影响因素、竞争评价、面临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进行了详细剖析,提出完善汽车消费金融征信体系、拓宽汽车金融服务企业融资渠道、发展新能源汽车直接租赁与二手交易市场、多方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产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落实情况评估等促进我国汽车消费金融产业发展的建议,为我国汽车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01 内涵界定
(一)汽车消费金融定义
消费金融包括银行向消费者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其他贷款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家装贷、购物分期等,以及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线上购物分期服务等。
汽车金融是指在汽车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汽车消费金融和汽车供应链金融两个领域,其中汽车消费金融主要面向C端市场(Consumer Market),汽车供应链金融主要面向B端市场(Business Market)。
汽车消费金融是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的交叉领域,是指为支持消费者购买汽车而对汽车消费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全过程提供的融资支持,以及与此相关的汽车消费保险(车贷履约险)、担保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汽车按揭贷款和汽车融资租赁是主要的业务方式。
(二)汽车消费金融参与主体
汽车消费金融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汽车消费金融产品供给端参与主体和需求端参与主体,以及渠道方和监管方。供给端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AFC)、汽车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提供助贷服务的第三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需求端参与主体(借款人)主要包括具有购车意愿的个人消费者和机构消费者。渠道方主要有4S店、二级经销商(二网)、电商平台等,监管方主要有银监局、工商局等。
(三)发展汽车消费金融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汽车消费信贷解决了近期消费与流动性不足的矛盾,近年来我国汽车零售融资渗透率和零售融资购车意愿率均不断上升,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成为促进我国汽车消费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提升车企盈利能力。伴随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不超过10%。而持牌汽车金融公司的利润率基本在30%以上,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这些持牌汽车金融公司往往由整车企业投资设立,因此发展汽车消费金融将有利于提升车企盈利能力。
有利于提升汽车价值链的资本流动效率。汽车消费金融通过金融服务支撑,将汽车消费者的大量信贷资金进行融通,减小资金压力,提高汽车制造成品库存周转率,由整车制造企业带动提升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资产和资本周转效率。
02 发展概况
(一)国外汽车消费金融发展概况
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推出的“分期付款购车模式”,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始萌芽汽车消费金融业务的国家。1930年,德国大众推出“购车储蓄计划”,是欧洲首次推出汽车消费金融服务。20世纪50年代,日本以丰田汽车为代表开始经营汽车分期销售。21世纪以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的新兴汽车市场的消费金融逐步迅速发展。
1. 发展历程
1.1 美国发展历程
(1)萌芽期:1945年以前
1908年,福特汽车发行了全球第一辆大规模生产的Model-T,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极少数经销商向客户提供分期付款的购车模式。1919年,美国通用汽车成立的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专门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和融资租赁服务。1927年,福特汽车成立下属金融子公司,推出了与GMAC相似的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福特和通用的竞争刺激了汽车消费金融的发展,消费者逐渐接受了这样的消费方式。随后,美国出现了经济大萧条。联邦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振兴经济,推出了诸多政策支持分期付款;而原先不大涉足该业务的商业银行,也在政府的担保和政策鼓励下广泛的参与并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分期付款从低收入人群逐渐向中产阶级渗透。到1940年,全美近三分之二的汽车是通过贷款购得,汽车消费金融在美国逐渐成型。
(2)发展期:1945-1969年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贷规模持续增长。信用卡的发明使得消费信贷更加便捷。1958年,FICO信用评分模型推出,实现了对消费者信用的量化评估。1954年,车辆识别号(VIN)开始实施,加强了汽车监管。1956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援助公路法案》,确定建设美国洲际公路系统,直接刺激了汽车消费需求,带动美国汽车消费金融的发展。
(3)变革期:1970-1989年
信用卡进入快速发展通道,FICO信用评分模型被广泛运用,VISA、Mastercard等卡组织诞生,个人征信市场蓬勃发展。1985年,市场出现汽车贷款证券化产品。同时相关法律的出台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推进了全国性征信体系的发展。
(4)创新期:1990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金融在美国越来越普及,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进行消费信贷申请,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各个不同金融机构的报价进行比对。同时行业持续规范奠定了信贷市场的法律基础。借助并购整合,美国形成了消费金融市场六大巨头,三家银行系(Citigroup、Chase、BoA)与三家独立消费金融公司(Capital One、Amex、Discover)。
1.2 其他国家发展历程
欧洲汽车消费金融的发展比美国晚了约20年。1930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推出针对公司生产的甲壳虫汽车的“购车储蓄计划”,向甲壳虫的未来消费者募集资金。消费者按期将资金存入汽车储蓄账户,在买车时可享受价格优惠并获得汽车贷款。该计划是欧洲第一次开展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同时也是汽车消费金融服务向社会融资的首例。
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消费信贷开始萌芽,丰田汽车在该时期开始经营汽车分期销售。到了60年代,日本汽车协会要求汽车厂商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消费金融业务。
进入21世纪,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汽车消费金融服务迅速向全球普及。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产品销售规模逐步发展壮大,汽车行业金融服务也随之迅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的金融机构。
2. 市场规模
在汽车信贷规模方面,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汽车信贷规模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2019年已达每月3000亿美元左右。同时,美国采用贷款购买汽车的交易方式已经占到所有购车交易方式的80%以上。
根据Statista网站统计,1998年至2018年,美国汽车销量从1544.3万辆增长到1721.4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0.5%,可见美国的汽车销量近年来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的趋势。美国新车金融渗透率在2010-2016年一直稳步上升,2017年至2019年Q1基本保持在85%-86%之间,美国的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已经较为稳定,汽车消费金融市场较为成熟。
从美国汽车消费金融的资金来源来看,32%来自商业银行贷款,29%来自汽车金融公司,20%来源于信用合作社,7%为经销商金融服务公司,12%来自其他金融公司。
(二)我国汽车消费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汽车消费金融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96年至2004年摸索阶段,主要参与主体为汽车厂商财务公司,发展目的是促进汽车销售,主要模式是厂商贴息卖车。第二阶段为2004年至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数据有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