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Science Robotics最新年度预测出炉:强调全球联动合作,中国仍是需求大国

随着 5G、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爆发,预计全球机器人安装量会持续增长。中国,毫无疑问仍然是需求大国。

1月17日,全世界最权威的机器人领域期刊,Science 子刊《Science Robotics》(科学机器人)发布年度预测焦点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机器人行业需要打造全球合作与协同。

该报告的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IEEE Fellow,Science Robotics 的创刊主编杨广中在这份报告中表示,“只有通过这种合作与协作,我们才能真正改变机器人的社会价值。“

这份报告的意义不同寻常。目前,机器人行业处在十字路口这个关键时期,作为《科学机器人》每年一次的焦点预测报告(论文),新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也让机器人行业的矛盾与问题得到了化解方案。

落到中国机器人行业上,更不应该“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打开门来”,利用全球机器人产业链的联动效应,把机器人技术的设计与制造成本降下来,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双赢。

各国筹备预算计划,但资本、政治等是制约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 5G、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爆发,预计在今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会持续增长。中国,毫无疑问仍然是需求大国。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德国是工业机器人的五个主要市场,占总安装量的 75%,并且预计到 2022 年,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可能会达到 12%。 

各国的机器人技术和研发投入、机器人安装量等指标(来源:科学机器人论文报告)

 《科学机器人》的这份报告认为,机器人市场的国际化都与当地人的老龄化、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等因素密切相关。

要素一:老龄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 2050 年,全球 60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达到 22%,绝对数量将达到 20 个亿。

老龄化直接影响了与傅利叶智能类似康复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傅利叶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对钛媒体表示,机器人未来的场景很可能都在家庭当中陪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快,肌体逐渐衰落,功能障碍的人群也会越来越多,这些人群大部分需要居家做康复性训练,另外也会需要将机器人作为一种辅具来提高生活质量,这就会让康复机器人成为必需品。

要素二:各国政策

与机器人国际化发展相关的还有当地政府的政策。

2011 年,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名为“国家机器人技术计划”(National Robotics Initiative)的新倡议,该计划将投资巨额,用于下一代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等,并预计在 2020 财年加大这一投入力度,形成 2.0 版本,并进一步更新投资范围。尽管美国在新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加码,但人才外流、资本介入等因素与矛盾,将制约其发展。

在军用领域,由美国政府支持的军用机器人开发商占据了全球军用机器人市场的 85%,欧洲占据 15%,而中国仅为 0.1%。

与此同时,IFR 也将韩国列为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销量不亚于日本地区。韩国政府也决定,该国的年度预算也将大范围投入到机器人研究与开发(R&D)当中,预计将有 1.5 亿美元至 2 亿美元的数额将投入到资本运作与新技术研发上,并且计划到 2023 年,韩国将把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到 150 亿美元。

事实上,这些都是政府所主导的技术型投入,但在其背后,更多是大国之间在政治上的博弈,所以很多技术并未公开,很多产品也只是“闭门造车”。这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就中国市场来说,受各国科技、专利等政策影响更大。由于整个机器人的专利仍掌握在日韩、加拿大等国当中,中国的机器人产品被“卡脖子”,所以机器人的成本高居不下,从而使得国产品牌机器人成本相比国外品牌机器人并无多大优势。

要素三:互联网企业

当互联网企业加入机器人产业这一浪潮中,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顾捷认为,在未来智能机器人这个领域赛道上,大量的公司将会被淘汰,聚集到最后的,都是一些头部公司,资本也会注入其中,全球化才是优胜劣汰的重要方法。

事实上,相比于国外受制于环境与人口差异,中国机器人市场是非常广阔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有 14 亿人口。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2017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去年的销量达到 14.1 万台。次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到 87.4 亿美元。市场调研机构 IDC 预计,到 2022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805.2 亿美元,全球占比高达 38.3%。 

IDC 发布的 2018-2022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预测数据

顾捷表示,目前,中国可以通过联合实验室的方式,“让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实验室技术与中国企业合作,并且培养一些博士,让技术与产品从实验室落地到中国,转化成真正的商品,而不是让技术一直沉睡在国外的实验室里。“

这种独特的地位,或将让机器人行业全球联动变得更加顺畅。

中国机器人行业处在关键时刻,全球化是趋势

“科学家就是要把梦想变成现实,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把(机器人)梦想变成了现实。“中国科学家、“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曾这样说过。

1982 年 4 月,在国家 863 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相比日本等机器人发达地区,整整晚了近 10 年。

伴随着互联网以及 AI 技术的发展,我们和发达国家在部分领域上差距越来越小。从深海到太空探索,从微型机器人到大规模基础设施机器人,中国的机器人发展正在加速。

一方面,市场需求突飞猛进。新华网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预计在 2020 年,中国(内地)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支出将达到 594 亿美元,占全球支出的 30% 以上。但制造机器人,尤其是自主品牌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方面,一直被日美等国家的品牌所垄断,导致工业机器人的价格高居不下。

一位从事机器人领域的公司创始人曾在去年 8 月对媒体表示,虽然传感器和硬件的价格不断在下降,但中国自主品牌机器人的价格依然很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

不过,从私募风险基金到创业者,都在鼓励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扶持,包括新松等一大批国有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上市公司。

至今,很多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产品已实现基本落地。以康复机器人为例,顾捷表示,除了一些芯片还需要进口美国之外,中国的康复机器人可以实现国产化。 

图片说明:傅利叶智能康复港

而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也让国内机器人厂商看到了希望。顾捷认为,机器人行业全球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整个康复机器人产业的落地中心,需要通过“输(技术)进来,走(产品)出去”,可让国内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

尽管傅利叶智能已经在全球 20 多个国家出售公司旗下机器人产品,但在顾捷看来,中国和美国才是康复机器人最大的市场。

报告中同样表示,现在全球主要的机器人技术,都是资本与政府投入,都非常需要更好的国际合作与协作。这既要在战略上,也要在战术上,因为我们都面临类似社会经济挑战以及发展新人才的需求。从研发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机器人技术需要广泛的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支持,全球联动与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全球化方式,将会让机器人领域发展变得越来越健康,也会让中国机器人行业受益。伴随着新技术发展,技术条件、技术储备也达到了一定阶段,中国机器人将再次迎来热潮。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林志佳,编辑/赵宇航)

报告地址: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5/38/eaba5894

参考来源:

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CHC45011719

http://imr.sjtu.edu.cn/zp_bsh/313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有没有自然机器人啊?

    回复 2020.01.20 · via android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