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写或者准备写商业计划书,请停一停,因为你很有可能在浪费时间。
记得好几年前我第一次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我当时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把竞争对手分析,市场价值,技术架构,设计草图,产品规划,推广策略等等都写的非常详细。我那时每天晚上都逐字逐句的改,确保没有废话。后来我把这份商业计划书,发给近10个投资人。结果见面谈的时候发现,大部分投资人大概只草草翻了一下我的计划书,见面的时候我还得从头解释给他们听。
更让我沮丧的是,当我在解释产品规划和前景的时候,整个会议室只有我一个人最激动,在座的投资人都带着半激动半怀疑的态度在听。
我后来总结,第一,这些繁忙的投资人,尽管嘴上说让我发个商业计划给他们看,其实他们基本没有时间读这些长篇累赘的计划书;第二,在给人解释新产品的时候,一个可以拿在手上把玩的demo远远胜于商业计划书里的几百个字。这就好比没有看到过轮子的人很难想象出轮子为什么是圆的。你即使再解释,别人还是无法完全想象到你憧憬的东西。
写商业计划书就好比吸大麻,写多了就会有幻觉。一个人很容易在纸上沉迷于美好的未来。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个可以改变世界,颠覆市场的伟大产品。似乎这个产品一上线,大家就一定会来用;然后通过社交媒体的推广,用户会自然而然的增长; 活跃度会一直保持很高,6个月到一年之后公司就可以靠广告来增加收入。好像这一纸计划加上一笔投资,你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价值上亿的公司。但是现实世界里,计划基本跟不上变化。一路上,你会发觉,当初计划里8,90%的东西都和现实不一样。
没有产品,没有用户的商业计划书,冲其量只是个商业假设。商业假设不值一分钱。即使你运气好,有人投资你,你也别指望可以获得好的估值。第一次创业的人更应该动手先做demo。你可以花几个星期做个小小的demo,发给身边几十个朋友用一下,看看哪些人经常会用,哪些人用了几次就不用了。
通过这样一些小规模的试验,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核心用户群会是哪些人。在试用期间,你要记得收集数据,比如每天有多少人用,用几次,用户增长速度如何,活跃度如何。多少人用你的产品产生了内容,多少人只是来阅读内容,并不产生内容。
有了这些matrix,你就可以慢慢假设,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形式,我大概可以要多少钱,在多少时间内,可以成长到什么程度。有了这些数据,你再去和投资人谈,底气也足了不少。不然你一上来就写计划书,那都是在浪费自己和投资人的时间。
现在互联网创业成本已经越来越低了,写商业计划书实在是一件浪费时间浪费感情的事情。10几年前,你可能听到不少人凭一份商业计划书,拿到多少多少投资,今天这样的神话已经越来越少了。 整个世界的创业潮流现在正在向builder的文化转变。So go build your product first and fuck business plan.(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很多时候好点子都无法变成“模型样品”,而有了“模型样品”之后,把它们推向市场又有很多难题。所以我觉得一款产品诞生的过程最少要经历两个坎坷步骤:点子转化为模型-模型推向市场。。所谓的产品孵化器也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