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万订单清零后,卖土特产和老板带货真能让旅游业翻身吗?

叫卖土特产、老板亲自直播带货,但旅游业这场翻身仗却并不好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锌刻度,作者 | 李觐麟、李季,编辑 | 李觐麟

“我们昨天刚进货了1万份面膜,现金流稳定,您不必担心。”

“只要旅游一旦解禁,我们都会马上回到原本的岗位。”

一边在微信中推荐与旅游毫不相干的产品,一边情不自禁坦陈内心的期许。这也许是跨界求生中的旅游从业者内心深处最矛盾的地方。

当疫情席卷全球,旅游行业陷入急速冰封。在漫长地处理取消、退款的机械式工作中,在沉寂之时,寻找新的出路成了旅游平台、企业当务之急。因此,绝大部分企业,瞄准了电商。

电商能不能成为旅游企业的黑骑士,旅游人的职业角色变换的这一条求生之路,似乎并不好走。

朋友圈中做旅游的他们,开始叫卖土特产

4月14日,余林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出了一条消息:去哪儿品质购,今日正式营业,由去哪儿品质团队专业挑选货品,严格把关,好货不贵,欢迎大家选购……

余林,去哪儿西南地区某事业部员工,已经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二年,大家要出个游都会找到他推荐出行地、购买机票、办理签证、预定价格实惠的酒店,所以手里的朋友和客户资源也积累了不少。

 

所以当他发出那条卖货的朋友圈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那天,在发出朋友圈几分钟之后,我收到了近百条回复,其中绝大部分是询问去哪儿是否转型电商了?”余林随后急忙在评论中解释,并非平台转型,只是在特殊时期,把产品链做得更多元化一点。说到这里,余林无奈地笑了笑:“看来旅游业在用户心目中已经难到快要支撑不住的地步了。”

余林告诉锌刻度,现在的旅游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的就是完全停滞。疫情以来,业务就已经归零。“现在没有一个旅游平台的日子好过,各公司裁员降薪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状。”

直到已经基本实现大面积复工复产的今天,余林所在的部门还是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上班节奏。“每周上三休二,工资发放按天计费,根据实际出勤天数发对应天数基本工资。”

在余林看来旅游平台做电商,不外乎就是寻找新的出路,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转型,整合之前地接社或者景区政府等在各地的优质好货,主要集中在地方的土特产。目前,去哪儿还在寻找更多分销商和供货商。

但对于卖货能不能帮助平台度过难关,余林的回答显得有些无奈:“能救不能救,也得做,现在估计谁也说不了到底管不管用,但是不做就什么都没有,做了或许有希望,最差还能补贴一点损失。”

7000万元订单一夜清零,无奈跨界卖面膜

同样是在4月14日这一天,舒亦新收到了一条6人游旅行顾问推送的微信消息:2020年旅游业停滞时期,为了不浪费大好时光,我们决定开启第二项目……

舒亦新在前年,通过网络搜索添加了6人游这一位旅行顾问,为其定制暑假美国西部的自驾游方案,对其曾经的服务还是感到很满意。

“你们是做旅游的,怎么开始卖面膜?”舒亦新带着一丝好奇询问这位旅行顾问,“目前旅游行业停滞了,我们也是为了生存下去”该旅行顾问回答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一时语塞。但对方却开始卖力地介绍产品了。

“这个面膜我爱人已经使用过了,跟以前用过的日本进口面膜感受差不多。”

“您可以先注册一下,要是满意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分销商,不用压货,您朋友买了的话,您也会有一些佣金。”

“4月15日晚上8点,我们老板会做一个直播发布会,您可以到时候参加一下。”

面对眼前这个人的角色转变,舒亦新内心有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波动和尴尬。

当天晚上,舒亦新来到了这个直播发布会, 6人游的创始人贾建强称,疫情使公司“7000多万元的旅游订单一夜清零”让舒亦新这个行外人了解到了疫情给旅游产业带来的重创,也从老板卖力的推销上,看到了旅游企业的求生欲。

舒亦新告诉锌刻度,一开始看到旅行顾问给他推送卖面膜,当时感觉并不是很好,感觉朋友圈又多了一个微商。但看到一个企业努力的模样又不觉产生一丝敬佩。

老板也很拼,在直播中亲自试用产品

虽然,企业想通过电商的方式努力自救,勇气可嘉但用户却不一定买账。

锌刻度调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应该不会在旅游平台去买水果、特产等日用产品。理由主要是,旅游平台做电商并不专业,产品难以在价格、质量上有保障,而物流之类的也是电商实现交易的重要环节,新涉足的旅游企业在售后上,未经打磨,匆忙上阵,也肯定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不难看出,虽然情感上,大部分用户持鼓励态度,但现实中却很难实现转换。

舒亦新也表示,还是期待旅游企业重回自己主营领域的那一天,“做微商不适合他们。”

OTA平台纷纷尝试转型电商

盯上电商自救这条路的,不止去哪儿这一家。

这并不是业务全面开花,而是严峻且急迫的生存问题。一方面,退票退款相关事宜必须尽快落实;另一方面,在国内国外旅游业务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开拓电商这条业务则是能够迅速实现并赶上风口的一条路。

除了去哪儿网开始推广品质购项目,途牛也在疫情期间拓展了社交电商业务,主要形式是团队到旅游目的地采购当地特产,在特产频道和社群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曾在各个不同岗位上的员工,如今有的在福建采笋,有的在东北征集大米……

凯撒旅游也同样如此,据启信宝资料显示,凯撒旅游一直以来主要为用户提供出境团队游、自由行、签证等业务。然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其出入境业务受到了较大打击。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凯撒旅游用了另一条经营电商的思路——成为代购。凯撒旅游不仅迁址海南,还将海南作为境外高端游的代替,计划以旅游为主,建筑食品、免税等业务。

一直以来,免税业在海南的发展如火如荼,凯撒旅游此举或许是想未来能够切分这块蛋糕。不过,一下从境外高端游转型国内海岛代购,这当中还需要转变的思路和对用户的培养,还需要一段时间。

打造自身平台的电商渠道是一条路,搭上因疫情而更加火爆的直播带货也是一条路。携程、马蜂窝、途牛等OTA平台纷纷跨出了这一步,依托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将直播云旅游与带货结合了起来。

从2月开始,途牛以“云旅游”模式组织了“故宫深度游”直播,马蜂窝也推出“云游全球博物馆”系列,通过与商家、讲解员的联动,带货博物馆周边产品。

不过,虽然云游博物馆能够在疫情期间带来令人惊喜的流量,甚至通过售卖文创产品填补票务亏损。但从长久来看,感受历史文化的方式,线下亲身体会仍然优于线上直播,这无非只是解决燃眉之急,却不能彻底为OTA平台带来多元化发展。

途牛“苔客”疫情期间售卖特产

“单以平台流量来做电商不足以转身”

半个多世纪以来,“股神”巴菲特一直是一位传奇投资家。他曾说过:“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同样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专注也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指南。尽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业务多元化的确是不得不完成的转变,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恐怕也是徒劳一场。

OTA平台转型电商之战,不论是疫情下的短暂救赎,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都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但电商这条赛道,加入容易扎根难。综合性平台中,淘宝、京东等头部企业地位已经无法撼动;各类细分领域,如社交电商、跨境电商、奢侈品电商、二手电商等各个赛道都已十分拥挤。

因此,当OTA转战电商赛道时,尽管平台自身长期积累的用户能够带来前期流量,但从长久来看,优势仍不明显,甚至可能给人一种“不专注、不专业”的感受。

对此,某电商企业市场总监Dean向锌刻度谈到自己的看法:“OTA平台都是目标明确的需求性流量,即有需要时才会浏览。在现在的情况下,OTA平台的浏览量必然急剧下降,而电商的根本是流量变现,没有流量哪来的销量。在资金链如此紧张的情况下,OTA平台推广预算更是吃紧,单以平台流量来做电商不足以转身。”

究其到底,旅游电商与传统电商之间的差异并不算太大,根本都是销售产品。不过由于OTA平台的特性,产品更加垂直,更注重玩法和产品差异化,所以也对平台的能力和资源有着更大的考验。除此之外,当疫情结束,一切工作回归正轨后,OTA平台又是否能有足够的人手和资源运营电商业务,同样是个难题。

本文系作者 锌刻度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