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科技博客漫谈(一)

科技博客在中国的路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所谓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今天这个公司给笔钱,明天那个公司投点资,而是要找到一种稳定产出的现金流,不以销售和公关能力为决定因素,钱不怕少,只要能稳步增长,不受客观因素太大影响,就行了。但这样的状态,目前为止似乎还没几家能达到。

 

曾有人问过我,如何看待科技博客的崛起,他们对现存的门户科技频道有何影响,等等。说实话,科技博客初起时我也不是看得很明白,不明白其未来路在何方,但随着不断的观察和研究,倒也积累出一些心得了。

在中国,科技博客其实是打破新闻垄断的一颗钉子,对不起,只是一颗钉子而已,是否能成长为钢筋或者中流砥柱,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努力。本质上而言,中国的新闻产业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但民营资本选择哪个角度切入进去而且不会被绞杀,完全取决于投资者的远见。综合起来,科技博客的崛起有三个原因。

首先,科技与民生和政治不同,对民资而言当然是个最合适的切入点。作为一个垂直细分领域,这个行业有钱,有关注度,还能有那么一帮在数量上不多但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里面自娱自乐,显然比较适合科技博客的创业。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个行业的目标客户不具备太强势的政治地位,这也是科技博客较其他如金融和石油等行业新闻更好做的一个原因。

其次,新闻领域之前进入的这批资本,如门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被驯化了,因为其过于引人注目。如今的门户科技频道,更多情况下是在维护自身母体的利益,机制上僵化不堪,思维上裹足不前,早已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这是科技博客崛起的一个机会。我也曾想过,为什么大鹏能在视频节目里调侃张朝阳,而搜狐IT无法在文章中拿张朝阳开涮呢?这实质上只能表示,门户科技频道在整体战略中的地位较低,还不值得严肃对待。这,就是科技博客的机会。

第三,新媒体概念的兴起,成为科技博客占上风的一趟顺风车。美国有huffingtonpost,techcrunch和bisinessinsider等,其运作形式同传统网络媒体大不一样,传统门户几无模仿可能,而一张白纸的科技博客,则可以从头开始照搬一些模式。例如主办一些行业会议,搞一些投资咨询等,于是,这个领域出现了一些创业公司。

在中国,科技博客本质上做的是一种影响力生意,而门户则做的是一种流量生意,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也正是科技博客崛起后,门户流量并没有受到影响的原因。但门户想要去做一个虎嗅网,基本上不太可能,而科技博客想要像门户一样靠卖广告赚钱,也是痴人说梦。在这个问题上,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科技博客需要的不是海量浏览,而是要像沙里淘金一般,吸引业内人士,投资人,科技报道记者聚集在一起,因此科技博客的ip都很有限,因为他们的目标客户数量很有限。如果小白也来科技博客看文章,那才是悲哀了。

业内专业人士为什么愿意去科技博客看文章?主要原因还是其独立性和垂直影响力。首先这些观点都是第三方的,与大公司无关,其次听说李彦宏和马化腾也来看,这会形成一种聚众效应。但这里面核心的东西还是独立性,在你不从属于任何一方势力时,你偏颇的观点也是客观,在你被某方势力所左右时,你客观的观点也是偏颇,很奇怪的事情。

但光有人来看还不行,还得生存,变现。科技博客如何变现呢?说实话,科技博客在中国的路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所谓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今天这个公司给笔钱,明天那个公司投点资,而是要找到一种稳定产出的现金流,不以销售和公关能力为决定因素,钱不怕少,只要能稳步增长,不受客观因素太大影响,就行了。但这样的状态,目前为止似乎还没几家能达到。

 

下一回,咱们说些具体问题。

本文系作者 葛甲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