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视频网站的头儿们今年上半年纷纷跳出来鼓吹移动视频,不外乎智能手机、PAD端等移动视频流量已经占到30%,移动视频活跃用户已经过亿,移动视频可以大规模启动商业化了。还有视频网站称其移动端视频广告快速增长,第一季度收入超过了2012全年收入,2013年移动端广告收入将过亿元。
就我来看,视频网站们商业化的方式目前来看就两种:
一是直接复制PC端的广告模式,也就是移动视频广告
虽然各大视频网站的高管们集体抬轿子开吹“2013年是移动视频广告元年”,号称人群集中高富帅白富美,投放效果精准可测,但事实上移动视频广告的效果并未得到广告主的广泛认可,他们大多还处在观望阶段。
并且移动视频中插入广告对于用户体验是非常差的,撇开屏幕大小问题,当用户点击手机端视频广告,一般都会跳出当前应用,如果要继续观看视频返回过程比较繁琐,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当前移动网络的速度和资费也对移动端视频造成影响,如果在一些有良好上网条件的环境下,用户更愿意使用电脑或者电视观看。
当然国内投放在移动端的广告用户正在增多这点毋庸置疑,毕竟移动端覆盖了原来PC端难以覆盖的用户,但广告主的投放策略主要以视频内容为主导,跨越PC、移动端等多渠道,将移动端和PC端打包进行广告投放。有点左边口袋放点到右边口袋的感觉,广告市场就那么大,没有因为有了移动端整个蛋糕就大了数倍,僧多粥少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最近国外一些移动广告公司大幅裁员貌似也在说明这点。
二是用户收费模式
当然直接向用户收费肯定不靠谱,中国网民免费午餐吃太多年了,但是曲线收费还是可以的,比如和宽带运营商合作推出付费包,听说PPTV和搜狐视频已经和联通合作开干了,每个月10-15块钱观看视频不限流量。目前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视频网站们即将全面启动PC端之外的移动端掘金之旅。
这种商业化模式看起来很符合逻辑,一方面,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移动智能终端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今年2月激活智能终端近2.5亿台。
另一方面,视频网站烧钱积累了足够多的内容,建设了适合多终端的一云多屏平台,建设了全国的CDN网络,也有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市场营销能力,已经牢牢占据了PC端市场。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该是视频网站收获移动端的时机了。
与运营商合作向用户收费的模式说白了就是以前的SP,当年已经玩过一轮,各家都有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只是从订阅套餐变成了流量套餐但收得还是信息费,其本质依然是运营商帮着收钱,视频网站们一起分成。
如果上面这些都OK的话,移动视频的春天貌似是来了,百度收购PPS也很好的证明了大家都看好移动视频,但你真这么认为,就危险了。因为移动视频不是谁都能随便跑马圈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业内的人应该知道,由于移动视频具有媒体属性,在中国基本可以把它归到“特许经营”的范畴之内,就像盐铁、烟酒由国家专卖一样,也就是移动视频想要商业化首先得有国家给的牌照。
在PC互联网时代,国家广电总局给视频网站颁发了“信息网络传输视听节目许可证”,这是视频网站在PC端运营网络视频的官方行政许可,没这个证就甭进入这个行业。
那么在移动端呢?同样也是要获得官方的行政许可的,国家广电总局目前只发了9张手机电视牌照,基本上都是大型广电机构,也即只有这九家获得行政许可的单位才可以运营移动视频。
视频行业是国内管制最为严格的媒体行业,无证驾驶的风险有多大,有点脑子的都明白。09年那一拨整治,国内最大的BT种子搜索网站“BT中国联盟”倒下,广电总局关停了200家左右没有取得视听节目许可证的大型视频网站。
移动互联网发展过快,相应的法规政策稍显滞后,但是不代表就是安全,视频网站们拿着PC端的许可证在移动端探索一下、烧点钱被默认了。
不过视频网站们想在没有行政许可的前提下就启动大规模商业化,无疑是脑袋发热。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视频的播控权严格属于政府公权力。视频网站想靠日拱一卒替政府行使公权力无疑是痴人说梦。这就是“国情”,和所谓“国进民退”无关,这就是资质的重要性,你有本事挣钱并不代表你的行为合法合理。
据说版署和广电总局正在商定之中,下半年的监控力度可以期待了。视频网站们还是醒醒吧,也许吃不到移动视频这块肉,还会被打落满口牙齿。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其他的我不关注,我只关心移动视频的载体移动终端在硬件技术上是否有跨越、升级,不然总会觉得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