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跃幕,作者丨七月,编辑丨庞宏波
“不划算”。
经过超一年的“超长等待”,《八佰》终于在“998”的超强口碑中准备上映。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让不少影院压力倍增的发行新规则。
起初,有影院反应,《八佰》将采用买断发行的方式。据影院A经理透露,自家接洽价格为20万买断放映。而因为影院各自情况不同,影院经理也表示这一价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随后,又有影院经理表示,《八佰》也会采用保底分账的模式进行发行。在这一新规则下,影院需要提前支付保底费,影院票房超过约定部分之后正常分账。对此,保底5万票房的影院经理算了一笔账,全天排映《八佰》的理想状态下,至少5天才能收回那2万保底费。
显然,《八佰》发行模式的创新尝试已是板上钉钉。虽然这是发行方针对特殊时期而进行的,想要抑制一部分偷票房行为,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上映前支付相关费用,让现金流告急的影院将承担更多市场风险和资金压力,再加上影院怎么算都很大可能会亏本的经济账,是否在现在这个阶段打破现有的发行规则。这才是值得行业关注的重点。
1、院线“整体打包”:直营店和加盟店缴费不一样?
“整体打包”。
实际上,由于《八佰》的发行方华影天下人手有限,关于新发行模式的谈判和签约都是和影投和院线进行的,比如按照每家不同的情况进行内容的修改。因此,相对来说,院线和影投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据了解,《八佰》新的发行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买断放映,而是有打包买断和保底分账这两种具体形式,都是针对不同的院线或影投具体制定的。
先来看打包买断这种形式。院线和影投根据旗下多家影院的去年票房数据,以整体打包价直接买断,比如1000万集体打包100家影院的买断,然后院线和影投再按照自家不同的影院来敲定每家最终需要承担的买断费用。
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院线或影投分到每家影院的买断费并不是平均的,比如A影院提到年票房500万-1000万的需要10万左右,接近500万的就在6-8万。因此,院线或影投就拥有一定的可操作空间,像是“平时分账的院线费直营店会少收一些、加盟店则会多收一些”。
再来看保底分账这种形式。这种模式其实与制片方和发行方签订的保底票房模式基本一致。即影院需要保证票房超过多少万,并相应缴纳一定数额的保底费用,如果票房超过了规定范围,之后进行正常分账;如果票房没有超过规定范围,影院需要自行承担损失。
举例来看,B影院是从所在院线那里收到了《八佰》的保底发行通知,需要与发行方签订的保底票房为8万,同时交3.6万保底费用,当《八佰》在自家影院的票房超过8万之后,就会进行正常票房分账。
无论是走买断分账模式,还是走保底分账模式,即便是2019年年票房在2、3千万的影院个体也没有选择权,是院线或影投进行通知的被决定一方。
B影院负责人透露,他们是在8月13日收到了院线的保底发行通知,需要先打款保底费才能进行放映,随后也收到了发行方发来的保底分账函,“要求最晚于8月19日12点前完成保底分账发行片款的全额支付”。
2、有影院全排5天才回本,13天才能达标
算一笔理想状态下的经济账。
“我们影院申请仍采取传统分账模式放映《八佰》”,不仅仅是B影院负责人一人提出了这样的沟通,但如另外一家影院负责人所言,“至今并没有什么结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最终会怎么解决”。
渐渐地,不少影院生出了想要联合其他影院抵制《八佰》的想法。其中,C影院经理直言自己的不满,“原本打算排片很大程度上偏向于《八佰》,现在我们决定不上(《八佰》)了”。
为了更好理解他们的难处,C影院经理以他们影院为例算了一笔账。C影院为去年年票房近100万、90座*2厅的小影院,此次保底分账模式需要交2万保底费,完成5万多票房。
在不计算人力、水电等其他成本支出的情况下,C影院想要收回这2万的保底费用,按照全国平均票价30元/票,需要670人观影才行;但《八佰》时长为147分钟,非周末晚上只能完成两轮排映,50%的上座率只能达到90人/天,加上白天可能会有20人左右,全天最多能有110人观影,这需要7天才能消化掉670人。当然,如果再加上周末的观影人流,最终可能需要5天左右;而完成5万票房,则需要不低于13天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结果是在全天排映《八佰》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得出的最理想结果。但问题是,《八佰》之后几天还有想看人数不低的七夕影片上映,全天排映并不现实;影院其他费用支出尚未包含在内,再扣除专资和税费,即使完成5万票房的实际利润并不高;观影人次也并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
当然,换成之前提到的打包买断发行模式,对中小体量的影院个体也并不友好。虽然发行方并不是一刀切,有着可商量的余地,但公平而言,《八佰》的发行创新对中小影院确实是不等式对待。
3、改革的“时宜”
影院风险被加大。
近年来,对于中小影城来说,尤其是县城级别小影院,管理不规范的偷票房行为依然存在,这破坏了市场规则。其实,《八佰》的发行方想要通过一个“买断费”来作为门槛,抑制一部分截留票房的不规范经营。
尤其是,《八佰》发行方将与其他发行合作方成立700余人的影片市场监察团队,对《八佰》放映期间的各种违规行为进行监察,旨在规范和整顿市场的不良风气。
值得肯定的是,《八佰》这种创新发行模式的尝试,将会对未来整个行业的发行放映机制的变革产生积极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加大那些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影城的被淘汰压力,加快整个行业朝着优胜劣汰的方向发展。
但问题是,《八佰》这次的发行改革,虽然试图把偷票房等“暗箱操作”拿到明面上,但某些小影城在交了买断、保底的费用之后,发现无法实现回本,反而会“被逼”着再次依赖这些不守规矩的行为。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其实《八佰》此次发行的创新,可以看作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但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这个创新发生的时间节点。若是以往的市场,院线和影院共同吃到了这种创新带来的甜头,自然会顺应着市场完善这样的发展,然而当下国内电影市场的大环境可能并不适合做这一改革。
具体来看,在疫情的极大冲击下,整个电影市场并不景气。最根本的行业痛点在于,半年多的停业,影院并没有多少现金流,无论是买断费用还是保底费用,对于影院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且在未看影片的情况下,影院全凭片方的说辞和舆论的反应预估票房,然后在上映前完成费用的支付,实际上赌的成分更高。
尤其是,有些影院负责人有所担忧,点映之后自家影院的预售增长并不理想,“日增还没破百,勉强掏了钱回不了本怎么办”。可见,《八佰》发行上的创新实质正在把资金告急的影院逼上绝路,反而阻碍了当下市场的复苏,更不用提市场的发展创新。
此外,一部影片的上映,需要从片方、发行到院线再到影院共同平摊市场风险。但《八佰》这种分账模式,要求影院上映前支付买断或保底费用,本质上加大了影院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对同为市场主体的影院来说有失公平,一定程度上把终端市场的风险大大提高,这对于刚刚走入“至暗时刻”的电影产业来说,可能再度被拉回到“高风险”的赌盘游戏当中。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