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作者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谢娜,文章主要内容根据其在钛媒体TMT智库与首善音乐联合主办的音乐产业论坛上的分享整理而成。作为产业投资人,谢娜更加关注音乐产业未来的走向,到底音乐产业的钱在哪里?到底是用户掏钱,还是让广告主掏钱?包括此前虚晃一枪的“音乐产品收费”的业内消息,自然都是投资界关注的焦点。
谢娜认为,讨论模式的出发点是回归音乐的本质,音乐本质上就是“内容”,具有媒体属性。音乐类大型娱乐节目、影视剧的成功典范可以证明,不论什么样的形式,只要抓住眼球、赢得听众,你就有市场。而创业者可以得到的启发是,不要拘泥于音乐产品本身,音乐的衍生模式是很好的出路。谢娜的演讲全文授权钛媒体编辑整理如下:
说起音乐产业,大家脑子里想的更多是“唱片产业”,包括大家提到的从最开始的第一家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到后来的六大唱片公司,再到后来的三大唱片公司(环球、索尼以及华纳,钛媒体注)。如刘晓松、钱中华等专家所说,今天的唱片产业,尽管不能说消失,但确实是在萎缩。
海外成功模式在中国很难挣到钱
音乐的传播介质的变化,是最明显的。最初,大量传播的是黑胶唱片,然后是卡带,然后到CD,后来我们大家开使用了iPod,现在iPod都不用了,全部改成智能手机了。音乐传播的介质多年来一直在发生变化。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唱片产业,基本上是在破碎的一个状态。而这最开始是由Napster引起的,这家公司率先在互联网上进行音乐的传播,从此带来传统的整个音乐唱片行业从高峰往下坡走。当然,Napster也没有很好地生存下去,如果这家公司没在美国,在中国可能会很好(目前看来,中国网络环境对免费传播更支持)。
后来出现了Sportify(诞生于瑞典的音乐服务提供商,钛媒体此前报道《“瑞典”模式雄起,能否拯救音乐产业》(链接:https://www.tmtpost.com/30414.html)有详细的商业模式介绍)等等创新公司。这些都是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在数字音乐里面能够真正挣到钱的公司。但是在中国,(音乐产品的)版权问题存在还是很严重的,同样,刚才提到的那几家美国公司,他们如果想在中国挣到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溯源音乐本质:钱和模式在哪里?
几个月之前,《互联网周刊》以《音乐爆炸》为标题做了封面报道,也讨论到钱的问题。不久前有很多业内人士说,“从7月1号开始,中国的音乐要收费了”。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到底音乐产业的钱在哪里?怎么去赚?是不是用户被把钱交到音乐产业的公司手里面,还是由像加多宝这样的广告主把钱拿出来。到底钱在哪里?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最本质的还是回归音乐的最原本。从最古代说起,音乐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唱片,也不是现在的这些东西,连介质都没有,看上去很旧很老的乐谱都没有。历史上,是人类自发的,在祭祀,在一些宗教活动当中产生的音乐;后来它发展成一种现场表演的形式。
再往后来,现场表演的形式发生了一些更娱乐性的变化。像百老汇这样的经典音乐剧被搬上了荧幕,变成了电影(如今年上映的《悲惨世界》),而且创造了很好的票房。
再后来,还变成了电视节目,像《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还有今年播出的《梦之声》,这些节目本身也是音乐类的一种衍生。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一种模式。有一个电视剧叫做Glee(《欢乐合唱团》),在美国是收视率很高的一个电视剧,现在已经演到第四季。《欢乐合唱团》应该是音乐电视剧。刚才我们提到音乐各种不同的形式,从演出到音乐剧到音乐电影,到音乐电视节目,还有音乐的电视剧——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形式大量地运用了音乐的成分。
各种不同的表示形式都是跟音乐相关的,但是它们又不是纯粹的音乐。回归到本质,事实上音乐就是一个内容,不管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示形式,音乐就是内容。内容就具有媒体属性,作为内容,它只要能抓住听众的耳朵,事实上它就是有市场的。
创新的机会很多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使得从内容的产生到内容的消费之间的距离极大地缩短,原来可能需要通过唱片公司再去制作发行,即便是刚才我们提到音乐的不同表示形式变成演出,还是电影,还是节目还是电视剧,甚至游戏,它们都是需要有一个“包装制作”的过程。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音乐从内容的制作产生到被消费者听到和欣赏到,这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正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词“自媒体”,最近大家都在谈论。
在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中间环节都是可以被去掉的。真正好的内容,只要你抓住了眼球,只要你抓住了耳朵,你就有市场。作为投资人,尽管不是业内人士,我不知道具体的商业模式在哪里,但是我觉得创新机会有很多,一定能够有赚钱的机会。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有人的地方就有会音乐,从这个角度讲,音乐产业应该算是永恒的朝阳产业,这或许也是吸引各大资本的地方。 关键在于内容和模式。文中说的《中国好声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成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当然更期待中国模式和音乐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