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消金界
“141号文明确规定了,持牌机构须遵循法律制度执行。”来自某头部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员工悲观地表示,未来持牌机构或许也要参照15.6%的利率标准执行,目前行业内的人,都开始往传统金融机构方向看机会。
当下,消费金融行业面临“洗牌”,消费金融职场也在悄然进行着“洗牌”。
受监管趋严和业务调整的影响,一方面,消费金融行业人员变动频繁,原来的P2P网贷从业者,更是亟须转型。
另一方面,持牌机构的业务、运营等条线,又存在着大量的岗位需求,他们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消金的职场生态,供应与需求存在错配。其中,银行、持牌消金、互联网平台等机构间,又有着一条看不见的鄙视链,影响着人才的流动。
消金界了解到,当前行业的招聘现状,已由“候选人市场”转换到“甲方市场”。不仅用人单位的心态趋于保守,从业者也更加注重长远利益。
有“天灾”,也有“人祸”
近三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明显放缓,增速持续下滑。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4988.07亿元,同比增长28.67%;贷款余额4722.93亿元,较上年增长30.5%。
截至2019年末,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经营贷)13.91万亿元,相比于2018年同比增速为15.92%。
而此前几年,行业维持在20%以上的年复合增速。
消费金融行业从兴起、繁荣,到严监管的十年,也是人员剧烈变动的十年。
“开张那年离职率就达到将近50%。”“一把手三年时间就换了四次。”热钱汹涌之下,除了P2P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最能够感知这种变动。
除了监管趋严与利率下调的影响,股东及高层之间的利益纠纷,也是当下人才流动剧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消金界了解到,有的互联网平台入股消费金融公司,造成内部水土不服,导致人员流失;有的股东之间利益分配难以调和,造成公司内部“派系”对立,影响队伍团结。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位从事消金招聘多年的猎头韩梅,为我们讲述了高层变动的故事:
比如,某消金公司未达到股东银行的要求,导致银行派出的高管又回到行内;
一家在线旅行平台和其投资的消费金融公司之间,也闹出了重大的人事变动。2020年4月,该消金公司总经理出走,跳槽到了一家国字头的金融机构,至今其总经理一职空缺;
此外,由于股东银行合并重组风波,一家北方的持牌消金近年来高管频繁变动,甚至银行董事长于2019年7月正式退出;
同样由于高层的原因,一家中部地区的消金公司高管离职,目前在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任职副总裁……
高层管理人员尚且如此,一些普通从业者,在遭遇频频变动之下,心态由此前的“要不要跳槽”,变成了“要不要转行”。
有人降薪50%,有人发千万奖金
“以前是候选人市场,现在真正回归到了甲方市场。”韩梅向消金界表示。
纵观当下消费金融行业招聘现状,总的看来,企业HC(Head Count)、编制和预算减少,能自己招就自己招,能不招就不招,能优化就优化。
近两年,取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少了,有的即便拿牌照,也只是想寻求业务转型与合规。比如平安、蚂蚁等巨头。但他们已有没有大量的人才招聘需求。
不过在字节跳动被爆出拿了小贷牌照,要做金融业务之后,职场内又多了一块新的“肥肉”。多位业内人士忙打听招聘情况。
此外,相比于之前的招聘速度快、薪水高,当下企业的用人心态趋于保守。比如,此前动辄“16薪起”的趣店等互联网平台“高薪聘人才”,现在在用人方面也愈发谨慎。
而实际上,一些有远见的高管,早就觉察到监管的动向,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关注持牌金融机构的从业机会。
消金界了解到,前几年从P2P网贷行业跳槽至消金行业的从业者,尚且有议价空间,而现在则普遍要降薪10%、20%,有的甚至降至50%。
比如,某高管人员从维信金科跳到某头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综合各种福利,薪资大约打了五折。
总体来说,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持牌消金公司整体薪资并不算高。比如,中邮消费金融参照邮储银行总行制度,领导级别实行限薪,其中董事长相当于省分行行长。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家西部的消金公司2019年业绩不错,就有不少分红。内部人士表示,员工能发十个月奖金,董事长、总经理级别能发放上千万元奖金。但这一数据无法得以证实。
有从业者人坦言, 8月20日,最高法规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从长期来看,持牌机构短期盈利承压,一些企业已经做好“微利”甚至“亏损”的准备。
消费金融行业“鄙视链”
正如各行各业都存在“鄙视链”,同样,消费金融行业内部也存在潜在的“鄙视链”。
比如,互联网头部企业“瞧不起”传统银行:他们都是国企作风,适应不了我们的环境。
银行机构“瞧不起”持牌消金:得了银行的病,没有我们银行的命。
持牌消金“瞧不起”从P2P网贷出来的:他们薪资高,又浮躁,很难转型。
互金圈又“瞧不起”大厂们的光环:平台都是虚的,只有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甚至,在一个机构内部,线上和线下、业务和风控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鄙视链”。
与多位猎头、HR以及消金从业者交流后,消金界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偏爱“复合型人才”——既有传统大型银行、信用卡业务经验,又经历过一线互金平台历练。这样的人才,兼容金融机构的严谨性,又具备创新意识。
“从银行出去、在P2P网贷干了几年又想回来的,那肯定不予考虑。”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对于曾涉猎P2P网贷行业的从业者,仍戴着有色眼镜。
但是对于大部分用人单位而言,他们挑选人才其实并没有特定标准。不管是互金还是传统机构,对于那些开放、自驱、落地能力强、合规意识强的人才,他们都持开放心态。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经过了前期的爆发式发展,未来必须依赖强风控、精细化运营来获得盈利;对于从业者而言,其求职心态也回归朴素,相较于眼前的利益,他们更注重长远的发展。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