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资本侦探,作者丨王舷歌
做一个艺人,还是一个商人?
艺人的核心是要“红”,一方面追求高热度,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延长“红”的时间。而商人追利,讲究利润、规模效益。
近日,“罗辑思维”(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维造物)预披露了A股IPO招股说明书。420页内容里透露着罗胖的选择。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思维造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7.38亿元、6.28亿元;同期净利润为6131.96万元、4764.41万元、1.15亿元。而本次思维造物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000万股,拟募集资金10.37亿元。
显然,罗振宇的选择显然是后者。
在2014-2016年,罗振宇主要的牌是《罗辑思维》视频节目,通过罗辑思维公众号提供知识服务以及销售图书等相关衍生品;在2016-2018年,罗振宇发布了“得到”,公司迈上台阶,提供线上课程;从2018年开始,罗振宇的“知识”生意全面铺开。
目前思维造物的业务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 线上主要是“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提供课程、听书及电子书等产品。
- 线下包括“得到大学”、“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活动。
报告期内,思维造物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线上知识服务业务、线下知识服务业务和电商业务。线上和线下知识服务业务为核心业务,营收占比近90%。
从业务层面看,数据情况处于增长期。
截至2020年3月31日,“得到”App月度活跃用户数(MAU)超过350万,累计注册用户达到2135万。随着线上产品矩阵的日益丰富,“得到”App付费用户ARPPU持续上升,由2017年的203.81元提升至2019年的231.93元。而“得到大学”线下校区已覆盖国内11个城市,开设85个班次,录取学员超过7000人。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在线课程数量累计达到319门,比2017年末增长了近四倍。其中,每天听本书覆盖2114本图书;电子书覆盖图书达31526本。
从收入层面看,虽然盈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收入处于下降趋势中:2017年收入5.56亿、2018年收入7.38亿、2019年收入6.28亿,这也就是说思维造物在2019收入同比下降14.91%。同时,其线上知识服务业务及电商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8.75%和16.77%。
股权结构方面,思维造物董事长罗振宇直接持股910.61万股,占比30.35%,董事、总经理李天田持股417.83万股,占比13.93%,两人直接持股占比44.28%。另外,由罗振宇控股的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杰黄罡持有思维造物股权16.26%。目前,罗振宇通过直接、间接方式持有公司共计46.61%表决权。
其实关于罗振宇的争论很多,贩卖焦虑也好、制造概念也罢,但在商言商,思维造物确实做出来了,且盈利了。而其焦虑的关键问题恐怕在于,其所在的“知识赛道”恐怕并不能支撑一个宏大的故事。
招股书中有大量篇幅叙述了终身教育产业的愿景:
2019年中国终身教育产业规模将超过824.5亿元,同比增速为18.3%,预计2023年中国终身教育产业规模将达到1488.8亿元。
目前,国内终身教育行业市场格局相对分散,尚未出现巨头垄断、寡头竞争等现象。根据艾瑞咨询数据,第一及第二梯队合计占市场份额约15%,长尾梯队占市场份额约85%。
招股书还引用艾瑞咨询把这些对手做了划分:2019年,从通识教育相关收入口径计算,公司及知乎属于市场第一梯队,创业黑马等属于第二梯队;从用户规模口径计算,公司、知乎及樊登读书年均月独立设备数大于100万,属于第一梯队, 创业黑马、混沌大学年均月独立设备数小于100万但大于20万,属于第二梯队。
但思维造物列举的主要竞争对手,除了知乎,都是“小玩家”——樊登读书、巴九灵(吴晓波频道)、混沌大学、掌阅科技、中文在线、中公教育、创业黑马、豆神教育。
而放到教育产业的思路里,没有“直接效果”的非应试类教育,发展水平都不算太高。
招股书中,思维造物对“终身教育”提了三个问题:
1、优质的教育资源从哪里来?
2、持续的学习动力怎么激发?
3、知识转化的效果怎么保证?
似乎思维造物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目前来看,这条路还很长。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