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11月12日消息,近日,中芯国际发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Q3营收为10.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38亿元),同比增长32.6%,环比增加15.3%,高于市场预期的9.948亿美元;Q3毛利为2.620亿美元,同比增加54.3%;归母净利润为2.56亿美元,同比增加122.7%,创历史新高;毛利率为24.2%。
中芯国际调整全年收入增长预期,上修为24%到26%,全年毛利率目标高于去年。
同时,中芯国际还发布前九个月的整体业绩。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净利润为3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6%。
中芯国际表示,三季度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需求强劲、平均售价上升和其他收入增加。
其中在平均售价方面,中芯国际此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晶圆平均售价(收入除以总销售晶圆数量)由上年同期4285元增加至本报告期内4631元,这是促使公司营收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中芯国际成熟平台产品在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下需求持续增加,订单饱满,晶圆平均价格环比增长,加之产品组合向好、晶圆ASP上升等因素影响,营收利润双双增长。
受此业绩利好消息影响,11月12日早盘,中芯国际股价逆转此前下跌趋势。截止发稿,中芯国际在科创板涨幅超1%,港股涨幅达2.9%。
拆解财报:14nm稳步推进,新厂筹备中
中芯国际在财报中按应用划分的收入、服务类型收入、各地区的营收贡献以及不同工艺节点的营运份额披露了三季度营收状况。
财报显示,按应用划分,Q3收入占比分别为:智能手机46.1%、智能家居20.5%、消费电子17.0%、其他16.7%。
按照服务类型来看,晶圆代工方面还是占据着85.4%的极高比例,光罩制造、晶圆测试及其他方面占比从今年第2季度的9.1%增加到了14.6%。
按各地区的营收贡献来看,来自中国的营收依然过半,达到了69.7%;欧亚地区占比为11.7%,而美国的占比从今年Q2的21.6%下降到了18.6%。
不同工艺划分来看,28nm和14nm工艺贡献营收占比上涨到了14.6%,其他工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50/180nm (31.2%)、55/65nm (25.8%)、40/45nm (17.2%)、110/130nm (4.4%)、250/350nm (3.4%)、90nm (3.4%)。
赵海军表示,14nm工艺已在去年四季度量产,良率已达业界量产水准,客户对中芯国际技术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目前已有10多个客户在稳步推进,未来也将积极发展其他的代工客户。
中芯国际联合CEO梁孟松则透露,第二代先进工艺技术n+1(7nm+)正在稳步推进中,正在做客户产品验证,目前进去小量试产,产品应用主要为高性能运算。
另一值得关注的是中芯国际Q3各大晶圆厂的产能情况。
财报显示,北京12寸代工厂及控股的北京12寸代工厂产能增幅较大,中芯国际8英寸约当晶圆总月产能从480150片上升到了510150片,整体产能利用率则从今年第2季度的98.6%小幅下滑到了97.8%,不过依然处于满载水平。
“成熟应用平台需求一如既往强劲,来自于电源管理、射频信号处理、指纹识别,以及图像信号处理相关收入增长显著。先进技术应用多样,第一代先进技术良率达业界量产水平,第二代进入小量试产。公司产能稳步扩充,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博士和梁孟松博士表示。
而关于中芯国际北京新厂的项目进展,赵海军透露,目前已处在筹备阶段,接下来将做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如果有实质性进展,会适时对外发布公告。
部分美产设备交付期有延迟
此外,外界关注中芯国际的两件大事是:登陆科创板、美国管制禁令。在12日的电话业绩会上,中芯国际高管针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应。
今年7月16日,中芯国际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交易。
在本次业绩会上,中芯国际CFO高永刚表示,自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以来,包含超额配售,上市募得资金净额为525亿人民币,并促使本季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达7.19亿美元。
按计划,525亿募资总额中,180亿元用于SN1项目,17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98亿元用于成熟工艺生产线建设,70亿元用于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
另一个则是美国管制禁令影响。
10月4日,中芯国际确认美国商务部对该公司实施出口管制,对于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继续供货。
对此,赵海军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公司运营正常,但部分美产设备、零部件、原材料交付期有延迟;中芯国际希望通过开放透明建立互信,恢复正常的采购。其重申,中芯国际作为代工厂,面向海内外多元化客户,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经营地法律,合法合规经营。
而对于部分供应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影响,中芯国际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司与供应商、客户及相关机构保持积极的沟通,全面评估美国出口管制对公司生产与运营的影响。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则在业绩会上表示,短期内出口管制对公司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可控。
赵海军强调,中芯国际今年的研发任务基本完成,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很长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此前帮助华为海思代加工14nm芯片,但受美国禁令的影响,自今年9月14日后,中芯国际暂时无法供货华为海思。
从中芯国际14nm制程的产能规划看,在今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公布了14nm制程产能的扩产计划,产能将从目前3000片扩大到15000片,共分三个时间节点:2020年3月扩产到4000片;7月到9000片;12月将达到15000片。
那么,在缺少了华为海思这一重要客户后,14nm产能将由哪些客户去填补?
梁孟松则回应指,中芯国际是国际性的代工公司,公司的产能部件或技术的发展并不是针对单一客户制定的。不止在手机,在中低端的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等领域,中芯国际都有部件的平台。因为有这些平台,公司一直跟十几个客户保持着在各平台的NTO(New Tape-ou)的项目,这些客户增量的确需要一些时间,
“我们预计两到三个季度之内,可以把原来制定的产能填到我们需要的程度上。”梁孟松表示。
不过,美国禁令依然对中芯国际整体资本支出造成影响。
在中芯国际此前发布的财务业绩指引中,该公司将今年全年资本支出从11亿美元上修至43亿美元,其后又进一步上修至67亿美元。如今,这一数字回调至59亿美元。
高永岗对此回应称,回调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出口管制导致部分设备供应期延长或有不确定性;二是物流原因导致部分设备到货延迟。
中芯国际预测,第四财季公司收入环比减少10%-12%,毛利率降低至16%-18%的范围内。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认为,中芯国际四季度营收及毛利率指引明显低于台积电,联电,华虹及世界先进的环比增长1-6%的指引,归因于中芯失去海思高单价大单,折旧费用持续提升,但没有新型游戏机及苹果5G芯片来补。
高永岗在业绩会上回应称,四季度收入环比下降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 出货量的减少;
- 产品组合变化导致的ASP(平均销售价格)下降;
- 传统淡季市场环境,产能利用率减少;
- 三季度有其他业务收入的贡献,而在四季度这个量是很少的,影响整体收入下降。
高永岗强调,对比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指引,从中位数来看,营收依然在增长,同比增加约15%。(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林志佳,编辑 | 赵宇航)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