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低代码开发,染发界的白转黑

低代码开发对于软件公司和客户来说都是刚需,但效果好比将“白发”染黑,却没有能让已经变白的头发再转黑的功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新经济沸点,作者丨邢波涛

低代码开发(Low-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是最近两年最热的to B 服务的两个赛道,靠这两个概念,拿到VC融资的公司有很多,国内有明道云,国外如OutSystems。

此外,像以前做OA、BPM,甚至做ERP的公司,例如泛微、用友等传统软件供应商,以及阿里巴巴,甚至包括微软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低代码开发平台。

低代码开发赛道正变得赤热,也引发了业界的讨论。

低代码开发的“古早”应用

两周前,业内大V“陈果George”写了一篇《低代码,不要以比“中台”还快的速度臭大街》,靠低代码开发吃饭的明道云创始人任向晖也写了一篇文章进行回应。

在这里,我的观点是:低代码开发确实很有用,尤其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低代码开发的价值被低估了,但是低代码开发这个概念正被国内厂商当做联合收割机,狠狠的收割着自己的客户。

举个例,最近江西南昌一图书馆AI机器人吵架火了,其智能程度,做图灵测试(科学家在1950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一旦任何机器能通过图灵测试,则将被视为真正的人工智能)肯定没任何问题。然而我对此的怀疑是,如果机器人真能自如地“吵架”,也到了AI落地走进生活的时刻,但是现在AI的实际水平如何,业界都心照不宣。

最后也有人曝光,这俩机器人“流利吵架”的背后,实质为人工操作在进行对答。即便情况如此,我们也都坚信AI的未来是光明的,它终究会像人类一样聪明,甚至超越人,但不是现在。

低代码开发,也像AI一样,并不新鲜。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PC)刚刚在国内大学校园普及,一台PC机的价格,大约需要上万块。那时流行的操作系统是DOS、编程语言是DBASEIII以及DBASEIII的升级版本Foxbase。有了计算机,当然需要基于计算机做自己的业务系统,一些大中型企业也纷纷尝试用个人计PC作为自己的管理工具,并开始在上面做企业应用。

彼时,在东北的大连市(那时大连还是一个明星开放城市,地位和作用看比现在的深圳)突然横空冒出了一家叫“大连雅琪”的公司,而另一家叫“大连王特”,基于Foxbase推出了自己的快速开发平台,这两家公司在做的事,实质为现在都在聊的“低代码开发”。

我是怎么注意到这两家公司的呢?当时我正在用Foxbase 一行一行地敲代码做毕业设计,正苦于怎么把界面做得友好,在众多同学中眼睛一亮,脱颖而出,然后通过老师的答辩。

这时,一个平时不写代码,也不认真做毕业设计,很让人担心无法毕业的一个同学,在毕业设计最后两周,突然拿出界面友好且华丽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当时给我的感觉就不是眼前一亮那么简单,而真的就是屌炸天,那对比,就像我们在微信里发无任何动画效果的表情包,突然有人在群里扔出了8.0版本的炸弹一样。

仔细问过这个同学才知道,他的秘密就是用大连雅琪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自动生成了一套毕业设计系统,我研究过后发现,像现在低代码开发/无代码开发宣称的很多功能,大连雅琪MIS都是先具备且能自圆其说。

而当我毕业进入社会,试图用大连雅琪或大连王特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开发自己公司的业务系统时,这两家公司突然又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忽然消失历史长河中,没有留下任何烟云,真的可以形容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低代码开发的烙印,那时就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

后来,我在IBM工作时,接触到了IBM一个叫WBI Modeler和IBM RSA 的产品,WBI Modeler的源代码至少有数千万行,我还在此源代码基础上做过一些改动,这时模型驱动开发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 的概念热了起来,WBI Modeler和RSA又跟MDA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趁着这把火,连续多天深夜,通过OMG组织,我找来关于MDA的英文原版文档阅读,黑发也从那时开始变白。

我之所以下那么大的功夫,是因为我那时坚信模型驱动开发(MDA)是软件的未来,其间,我还在CSDN做过一期嘉宾,与人探讨模型驱动开发对开发模式和程序员出路的影响。再后来,也就没有后来了,MDA现在也没人提了,它被淹没在低代码开发的历史长河中。

低代码让编程不再是程序员的“专利”

从1996年大学毕业直至现在,我大约做了25年的一线程序员,做的都是外界开起来“枯燥无味的增删改查”的企业业务系统,这种日夜重复劳作的痛,让我深有体会,所以对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渴望,可能会比其他程序员更强烈一些。

DOS时代,有大连雅琪这类低代码开发平台;Windows时代,有模型驱动开发(MDA)这样的概念,但结局都是无疾而终。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痛,现在,低代码开发平台又再次热了起来,说明低代码开发平台这类东西,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软件开发商,都是有强需求的。

软件开发商想靠它应对客户永远说不清的、天天在变的需求,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客户也想通过它摆脱对软件开发商的依赖,不用每次做任何变更,都得走:提出需求变更à需求变更评审à开发à测试à上线这样的老路,钱花了,系统却没随心所欲甚至没建成,最终甲乙双方靠假惺惺系统上线成功,应付老板、上级检查这样的老路。

尤其是企业的IT系统正在由信息化往数字化转型,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又存在大量的数据孤岛,或者面临升级,新的点滴业务需求层出不穷,也不可能事事都去找软件公司实现,所以,企业也迫切需求这样一种低代码开发平台,满足自己日常微创新的业务需求。

所以说来,甲乙双方对低代码开发,都是有自己的强烈需求的。

不过,也像AI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人机无缝对话的程度,低代码开发,目前还处于这个阶段:简单的增删改查可以应付,企业稍微一些复杂的、带有人工逻辑需求,无论是阿里的宜搭,还是明道云,亦或是国内大大小小数十家打着低代码开发旗号的厂商,都远远达不到南昌图书馆俩AI机器人对话智能的程度,而这才是用户对AI也好,对低代码开发也好,最基本的成熟度的需求。

所以,陈果George在《低代码,不要以比“中台”还快的速度臭大街》一文中所提的观点:“低代码”本身很有用,但是其应用广泛性还有待实践验证,作用不能被夸大了,否则,就像“中台”一样,本来是个好东西,却被媒体、厂商和外行们炒作得烂了大街。

我对此表示赞同,“低代码”目前应该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或者特定的细分行业内,例如:工作流审批的表单,各类业务上报、数据搜集界面等等,适用范围是中大型企业的微创新的数字化转型新业务,这些业务要求开发时间短,费用低,快速响应。

我与陈果George不同点在于,我比他乐观,个人认为低代码开和无代码将不可避免的改变用户和编程之间的关系,编程不再是程序员的专利。

我亦赞同SegmentFault一文中对低代码开发的观点:低代码可以将计算的能力交到更多人的手中。程序员不会被淘汰,而是变得更有效率,并且写出别人会用到的工具。对于让伟大的下层人士进入程序员的领域,可以预见到会有强烈的反对声音,忽略它,低代码是民主化运动的一部分,将计算的能力交到更多人的手中,这几乎总是一件好事。

意识到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的程序员不会被非程序员赶出工作岗位。他们会变得更有效率,并且写出别人会用到的工具。

【钛媒体作者简介:邢波涛,多年一线开发经验,曾供职IBM、Tibco等企业,现为国内一互联网公司CIO,联系电话:13910786835。】

本文系作者 新经济沸点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企业微服务平台,长尾应用

    回复 2021.02.13 · via android
  • 很好看的文章!顺便问一下,白转黑,是什么意思?

    回复 2021.02.01 · via iphone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