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条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简称“5代线”)投产5年之后,大陆液晶产业的一场巨变正拉开序幕。中游液晶面板产能的全方位扩容,是促成变化的直接推动力;隐藏其后的是,世界产业转移趋势和各国政府的“有形之手”。
事实上,在短期影响比较显著的上、中游环节,资本市场上已经有所反映。液晶市场行情回暖,是支撑上、中游企业股价的共同因素;还有中游面板产能扩张,将提升原材料需求量的预期。但是,更加深刻的变化将发生在终端环节。
面板业扩容“三股势力”
大陆液晶面板业的大规模扩产,首先来自现有的本土厂商。中国台湾地区、日韩厂商的伺机而动,更可能会加剧扩容的速度和规模。
截至7月底,大陆地区已投产液晶面板线的包括7家企业,但均限于生产19英寸以下的显示器面板。7月14日晚,《商业价值》记者获悉“彩虹(集团)6代线项目被宣布暂停”。此前,拥有一条5代线的上广电集团已被托管,其液晶资产也可能被转让。这就意味着,5年来的第一轮本土液晶面板业洗牌接近尾声,行业集中度将由此提高。
幸存下来的本土面板厂商仍在继续扩产。在彩虹集团退出之后,京东方暂时领先;同时,京东方还有建设中的一条4.5代线、已开工的一条6代线,计划投资的一至两条8代线。紧紧相随的,是2006年投产了一条5代线的龙腾光电,该公司原计划将液晶资产置入上市公司ST太光,但因去年大幅亏损而遇阻。尽管如此,龙腾光电仍计划在江苏昆山再兴建一条8.5代线,总投资金额32.5亿美元。此外,还有生力军陆续进入。《商业价值》记者得知,广东计划在年内上马多条6代以上的面板生产线,其中佛山广新光电将投建立在大陆的首条8.5代线,已进入环保评价公告期。
在大陆即将出现本土厂商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打破自身对于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垄断局面的刺激之下,加上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中国市场的当前和中长期地位突显,长期不肯进入大陆设厂的中国台湾地区、日韩厂商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7月29日,台湾媒体披露,台湾有关部门初步完成产业开放登陆清单,液晶面板和半导体等“两兆(两万亿)产业”可望采取项目审查的方式,获准到大陆投资。台湾当局的态度,正与台湾企业的愿望相合。7月上旬,《商业价值》记者先后采访了台湾友达、华映、奇美等厂商。友达、华映的有关人士均明确表示:非常希望到大陆设厂,只要政策开禁,将尽快采取行动。奇美也在回复《商业价值》记者的邮件中写道:如果台湾当局放行赴大陆设立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将积极思考以对客户及产业发展最佳的方式在大陆布局”。
日韩液晶企业的做法也在悄然转变。6月初,液晶鼻祖、夏普社长片山干雄在美国表示:“有意在中国兴建一座工厂生产液晶屏,年内将确定中国的合作企业。”韩国三星平面显示事业部常务副总裁赵容德也公开表示,去年下半年就已确认将全球消费电子的市场重心锁定到中国。据了解,日韩政府也有对高世代液晶面板技术限制出口的规定,但厂商意见对政策有重大影响力。
撬动液晶万亿商机
处于中游的液晶面板扩产,对上、下游环节又有极强的“带动效应”——液晶面板业的产值将带动上、下游产生数倍的相应产值。
目前,大陆厂商的液晶面板产能仅占全球产能的4%,从最新进展来看,未来将扩张到什么程度?市调公司Displaybank在7月初公布了一项测算:如果将已公布的新增产能全都按计划落实,大陆面板产能将在2013年增加到全球的7%;此外,如果中国台湾地区、日韩厂商将意向落实,这项比例将增至12%。
占全球7%-12%的产能,将撬动多大的市场规模?台湾地区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参照。台湾地区当局在2002年提出《两兆双星》计划,仅仅过了4年,“两兆”所指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的产值就都超过了1万亿新台币。
液晶市场的整体繁荣可以预期,但作为“杠杆”的面板生产环节,并不见得占利润大头,真正挣钱的是上、下游环节。“如果看友达、奇美等面板公司近10年的财务报表,真正盈利的也就三四年,面板行业投资回报率并不高、暴利并不可能,但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华映视讯产品事业部电视业务处处长程凌云表示。
更重要的变化来自产业链生态。一个最简洁的判断是,上游的原材料供应环节将获得更多商机,下游终端也可望获得充足面板供应,同时既有秩序会受到冲击。
上游“准蓝海”最受益
液晶面板成本的60%-70%集中在上游环节,包括玻璃基板、滤光膜、偏光片、驱动IC等。目前,大陆上游原材料的本土配套率还不到10%。而在台湾地区,据友达光电新闻发言人萧雅文介绍,本土化率有5成以上,包括生产设备等也有厂商在努力研制。
差距本身所揭示的正是今后的巨大商机。迄今为止,介入上游原材料配套的大陆企业很少,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准蓝海”地带。目前,由于该领域的生产厂商较少、毛利率普遍较高。以莱宝高科为例,该公司生产的导电玻璃和彩色滤光片是液晶面板的上游组件,近几年的毛利率均保持在40%-60%之间。
上游配套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存在技术门槛,二是本土液晶面板厂商过去的规模小、对原材料的需求量非常有限。
面板产能的大规模扩容,将能够解决第二个问题。至于第一个问题,复旦大学平板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谷至华教授说:“从技术上讲,彩膜、偏振片、驱动IC等,大陆厂商都有实力去做。譬如,国内一些半导体企业就能转做驱动IC。”
台湾地区的经验,也证实这种判断的可靠。萧雅文指出,台湾过去10年发展液晶面板业成功之道,与历史上先发展半导体业等有很大关系,投入液晶产业的人才,就有部分来源于半导体行业,这两项产业的技术有相通处,研究人员可在利用原来经验的同时,积极做新研发。
甚至,在玻璃基板、液晶材料等关键技术上,大陆企业也会突破。据了解,石家庄永生华清的TFT混合液晶的中试线已于去年投产,目标是提供能用于大尺寸面板的液晶材料。彩虹集团已能自行生产5代液晶玻璃基板。
谷至华预计,将来在原材料领域也会出现大陆企业巨头,同时伴随着洗牌过程。
终端“洗牌”与“再洗牌”
更多液晶面板厂商在大陆设厂,还将改善终端的商业环境。
长期以来,大陆家电厂商尤其是电视生产厂,在与日韩终端厂商竞争时,液晶电视面板常常成为短板——或者缺货、或者价格过高,这在行业繁荣时期更是如此。其结果,就是大陆的电视厂商在与日韩等外资厂商竞争时处于劣势,或是不稳定的短暂优势。
以近3年为例,2007年~2008年上半年,面对外资家电品牌降价促销,大陆电视厂商受制于液晶面板短缺、造成其自身产量不足以支撑价格战,所以在大陆的的市场份额一度低至45%左右。2008年下半年,液晶面板价格剧降,大陆液晶电视厂商才获得反攻机会,到当年底的市场份额上升到60%。但今年以来,尽管年初业界曾寄望成为“平板电视战略反攻的拐点”,但事实上,在行业景气度转暖之后,三星、LG等抢先买走了台湾友达、奇美去年库存的面板,再次导致大陆家电厂商的面板缺货。著名本土咨询机构、青岛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等到大陆企业能够生产电视液晶面板,就能真正给下游家电厂商带来赶超机会。
转机时间点,很可能在2010年第四季度。这是京东方6代线计划投产的时间,紧接着,龙腾光电、广新光电的高世代面板线也可能会投产;此外,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面板企业在大陆的新增产能,也可能陆续释放。
在大陆液晶终端品牌可能提高市场份额的同时,现有一二线厂商之间的既有秩序,会不会发生变化?对于这问题,受访人士的看法存在分歧。谷至华教授持肯定态度,他预计:“液晶计算机和电视的门槛都会越来越低,而且都是模块化制造——就如同现在的‘山寨上网本’一样,‘山寨液晶电视机’毫无疑问会出现。”而罗清启则认为,如果面板价格下跌、终端市场销量扩大,对于既有的终端大厂商有利、对二线厂商反倒不利。
全产业链竞争模式将盛行
随着大陆液晶市场的整体扩容,全产业链竞争模式会逐渐成为主流。产业链越长的企业,在竞争中就越占据优势;而在整合产业链的过程中,资产规模庞大的面板厂商可能会更主动,但具有品牌优势的终端厂商也不容小觑。
对于在不确定景气周期之下,液晶面板企业之间的竞争,天相投顾分析师赵磊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在森林中遇见熊,不是比赛谁跑得比熊快,而是比赛谁能跑得比对方快。”他还认为,具有中下游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又比纯面板企业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前者拥有终端和综合成本优势,甚至可用终端利润来弥补面板损失。
在去年下半年的液晶低谷期,夏普、三星等厂商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就得益于其自身的强势品牌和对终端市场的控制。
与此相反,京东方、龙腾光电、深超光电等大陆厂商,对终端市场的控制力都比较弱。京东方2003年收购韩国现代的液晶生产线之后,一度控股冠捷科技(主要从事显示器产品的组装和销售),但后来因财务压力出售。据统计,在最近一轮液晶低谷期,大陆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只有4成。据了解,大陆厂商也在设法弥补终端短板。譬如,京东方早在前几年就推出了自身品牌的计算机,同时也努力增加与二线计算机品牌厂商的合作。但从长远来看,这远远不够。
值得注意的是,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面板厂商还有意识地运用资本纽带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并保持控制力。去年以来,日韩面板厂商纷纷改变过去独资建模组厂的惯例,三星选择与TCL集团合作、LG宣布与创维合资,显然都含有深意。此外友达在与四川长虹的合资液晶模块厂中,持有51%的股份。这是否意味着友达为控制模块厂的运营,并在将来的合资液晶面板厂继续保持控制地位?就此,友达光电新闻发言人萧雅文没有正面回答。但至少,客观上已埋下了伏笔。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就是一个变字!
液晶品的发展
看上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