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圈,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约翰·杜尔的小细节,据说这位促成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被业界称为风险投资之王的投资家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创业潮时,状态已经到达了这样的程度 —— 即使在他滑雪的时候,他也一定要带两部手机,一个放在兜里,另一个没地方放,只能塞在帽子里。
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互联网创新公司都是来自美国的原因? 曾接受过本刊采访的《连线》主编凯文·凯利说,美国互联网第一批成功者对于科技力量的笃信、特别是他们积极“传递成功基因、容忍失败”的文化。后来他们都成为天使投资人,他们渴望把自己携带的成功基因传播出去,所以他们总是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希望通过让更多人成功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我们看到在美国有无数优秀的企业不断诞生,正是因为拥有一批这样的投资者辅助,事实上中国的早期风险投资领域正是需要一批这样的投资人,周遭不可或缺的科技以及高强度的工作似乎成为他们的标签,他们不是什么大师或传奇,只是在中国互联网创业环境下的一小撮力量。他们同样坚持并执著于早期风险投资,都是工作狂:极度热爱创意和产品,或者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派。
不过,早期投资显然不是个一蹴而就的生意。在美国调查数据是,一个公司从拿到第一轮融资到他成功的退出,平均下来要6—7年,中间要经历产品做到位、用户认可、用户数积累上来,和后续的商业价值挖掘。尤其是在中国,一个好创意的半衰期被挤压的更短,随时都有被“大公司”复制等的重重风险。
可以说,早期投资的模式,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他们一方面是发现创新、支持创业者的最早期的、关键性的扩张性力量;另一方面,又在残酷无情的加速和暴露一个项目的问题甚至导致失败。而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往往在幕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这个行业的人,要敢冒险、有眼光、守得住,如果加上点运气就再好不过。更何况很多项目的起初都是“一穷二白” —— 当然这不仅仅指钱,更多的是企业的战略方向、资源,和大量虚位以待的人才。
更直接的问题还有创业公司估值的上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TMT领域,估值飙升极快。据相关投资人士透露,目前涨价最快的投资领域是移动互联网,有的产品才发布13天,就被估值到1500万美元;另一家有100万用户的的无线产品,估值已经达到了4000万美元,这在两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 和靠拼抢后期上市项目资源的PE相比,真正做早期投资的人越来越少。
尽管如此,中国依然出现一批具有新思维的和独特玩法的机构和新锐投资人:他们也许不是基金的创始人,但都是正在上升中的一波合伙人;他们从年龄层面,和对于基金的控制能力足够成熟,他们科技范儿十足同时也懂财务回报,敢看敢赌;他们有名校背景或参与过创业;更重要的是,他们驻扎一线,长期贴近草根创业者;他们是在熊晓鸽、沈南鹏这些大佬之后的、创投圈最新崛起的势力 ……
这一次,《商业价值》聚合了一批更重视早期投资的、对科技更有感觉的投资人。因为我们相信,专注早期投资,发现和培养创业企业,才是回归VC的本质。也只有这样的人,更可能成为最后的真正赢家。
毫无疑问的是,新英雄时代正在策马而来。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冒险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