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创新工场上海基地正式宣布启动,李开复同时在微博上发出了第三期助跑计划的邀请。此前的一个月,创新工场宣布完成首只美元基金的募集,募集1.8亿美元,以红杉、IDG为代表的顶级投资机构和投资人都参与其中。而另一只人民币基金也即将完成,预计募集7亿元人民币。
李开复的个人号召力以及“天使投资+全方位孵化”的独特模式,令创新工场从一亮相就成为投资界和产业界的焦点。据了解,创新工场成立以来,两年间已经审阅了超过2500个项目,投资孵化了39个项目和公司,投资金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投资企业价值接近30亿元人民币。
当今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想在中晚期投资获利的人太多,早期投资太少。创新工场是中国第一个模式独特的、专注早期投资的机构,他们有战略、有文化、更不缺钱。用系统化的方式筛选项目,从产业链到生态体系,围绕着早期投资做了很多的这种细致的工作,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云计算四大领域布局,尝试去筛选出优秀的企业。
创新工场的成员不是VC出身,投资上没有太多投资经验,不能做中后期项目。但是创新工场的成员很多是高科技大公司出来的,对科技的把握和展望有更深的领悟和了解,因此会对业界的战略做一些分析,然后根据这个分析来做最合适的投资。
孵化器模式如同一个价值洼地,帮助很多大学生和优秀的年轻人创业。而在此过程中,工场还会帮助创业者招聘人才,管理团队等等——在TMT的领域人才至关重要,这些人才不仅仅包括创业者还包括高水平的工程师,工场能够提供这种增值的服务,而不是仅仅是传统风险投资“钱的概念”。
也正是由于定位有所不同,很多像红杉、IDG这样的机构都投了创新工场,“后期会更多的合作一些项目。我们觉得需要更多的一些孵化的工作,可能会推荐给他们,他们投过的一些很好的项目我们可能做第二轮或者是第三轮投进去,就是做投资也需要一个生态体系。”IDG一位合伙人这样和记者表示对工场的认可。
毕竟创新工场是一个投资机构,在李开复之外不得不提到另一个灵魂人物,汪华。
汪华的名字在斯坦福校友里颇具影响力,尤其是在斯坦福的创业圈;同行对汪华的评价都是非常聪明勤奋:“很多极其极客的技术你问他,他全都一清二楚,VC圈的一个神人。”而李开复更是直言,汪华是个天才。
他的确是个出了名的大忙人和工作狂,经常都往返于各地出差,一周只会在创新工场出现“那么几次”,即使周末也经常在工作。对于他来说,手机和邮件大部分时间形同虚设,他很少接电话和看邮件,不过这些似乎是汪华身边的人早就习以为常的事。
但是接近汪华的人都会发现,他有一些很明显的习惯和特质,比如在跟人交流的时候,他总是用耳朵冲着对方,头微低,时刻都在保持着倾听和高度思考的状态;他在微博上很少讲话,但是会在知乎上非常系统地回答关于产品的问题。
其实对于汪华来说,创新工场的模式,他一方面是工场主要负责投资的创始合伙人,另一方面,他更像是整个创新工场孵化项目的“大产品经理”,把控工场的产品关,而这完全来自于他对产品和技术的极度热爱甚至偏执。
汪华曾在一条微博上写道:学镛看到我用HTML5写的手机应用非常惊讶,没想到你还coding。其实我觉得这是早期投资人的本分。如果一个新趋势和技术不能自己精通了解,其能力和限制,用户需求,怎么能比VC更早地发现机会?我能更早地认识到android的潜力也是对这个系统行业的了解。只有自己也有能力做出成功的公司才能投资辅导其他人 —— 据创新工场投资经理张亮透露,这个html5 的手机游戏网站汪华只用了两个周末的下午,日活跃用户数万。
对于产品,汪华的理解要比很多创业者深入。很多关于产品的问题,他都有一套系统性看法。比如他坚信,创业公司应该在有限的资源和机会时间窗口内,用很短的时间先把产品做出来,快速让产品去见市场,把路摸出来。而一旦过了这个阶段,有了一定的用户群体,用户反馈也还不错,就要专注的重点投入,做到极致,这个过程中不能有容忍的心态,不能容忍用户体验不好,不能容忍产品有BUG,要跟0.01秒的较真,跟0.1K来较真,把自己化身用户,做到极致。
此外,他更会乐此不疲地引导创业者或产品经理,如何更快地获取新知:首先是广度使用,使用这个领域所用的产品,相关产品,上下游产品,然后深度使用,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变成他的资深用户;其次是在产品内外了解用户,和这些产品的用户交流;第三分拆产品机制和特性,这一步一定要最后做。另外有个技巧是按产品演进分析,一个产品的最终形态往往非常复杂,像facebook 或mmorpg,但他的早期版本往往是表现了最核心的部分,思考他是为什么,如何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样子;第四当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可以和这些产品的团队,其他相关人士广泛交流。
汪华曾说,斯坦福和Google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中国互联网的生态状态,了解创业环境的艰难。当下的他,更专注产品和创业者的需求,更多的是为改变这样的现状而战。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我觉得中国的天使投资,还没有完全的脱俗,依然偏重IT产业。为什么不敢探索服务业.中国的未来市场一定是服务业来掌领。
最后一段关于产品使用的一段话,应该是培养成习惯,即使不一定每个产品都形成书面结论,在使用每个产品时不只作为功能用户,还要思考其所以然。自然,也乐趣无穷。
有关创新工场的东西,即便是这类枪文儿,也总会有一些干的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