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参加一场台湾的马拉松比赛,云林县的虎尾马拉松,一个纯乡下的马拉松,虽然只是由民间社团组织,来这里的人却非常多,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小的民间马拉松,却会聚了不少马拉松中的精英。
如果说一个人跑了100场马拉松比赛,叫百马王子应该不为过,在大陆地区完成100场马拉松的人还没有出现,但是在台湾地区,仅仅这样一场小型乡下马拉松比赛,跑过百场马拉松以上的人就超过十几人,他们都有正式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跑步很多年,笔者和其中几位“百马俱乐部”成员交流,得知这样一个秘密——每个能跑很多年、参加很多马拉松的人,都是全家一块儿跑的。
全家总动员
在台湾跑马拉松第一人,要数台北的黄政德先生。黄先生今年65岁,1984年开始跑全程马拉松,虎尾马拉松是他的第329场比赛,他的夫人跑了199场比赛,夫妻俩已经携手跑过无数岁月,恩爱有加。
黄政德先生的比赛足迹遍及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因为跑步,他订阅了英文跑步杂志“runners world”,从零开始学英文;因为跑步要到世界各地比赛,他开始勤奋地学习理财;因为跑步几乎每周末都有活动,黄政德先生有了非常丰富的时间管理经验;同样是因为跑步,他也有了无数的朋友。
台湾最著名的跑步网站——跑者广场就是黄政德先生创建的,他曾经多次受邀在各地演讲。笔者记住了一个最有趣、最给力的演讲题目《跑步,找回你的性生活》,而黄政德认为,跑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也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另一位新竹跑友田馥纲先生则可以称为全家跑的典范。田先生是台积电慢跑社的成员,夫妻俩都跑步,田先生已经跑过180多次马拉松,而夫人则在本次虎尾马拉松中完成自己的第100场。在他家里,笔者看到整整一书柜奖杯、奖牌,金光闪闪,几乎就像个博物馆。田先生的女儿在上大三,跑马拉松,年纪最小还在上高三的儿子也已经参加过十几场马拉松比赛了。
此次虎尾马拉松,笔者搭田先生的车前去比赛,一车5个人,先是接上田馥纲61岁的岳母,又接上田馥纲81岁的父亲,两位老人家都在这次比赛中跑半程(21.0975公里),并且都用不到3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比赛,田馥纲81岁的父亲跑完半程十分高兴——因为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并且过程十分轻松。实际上,两位老人家都参加过全程马拉松比赛,用时6小时40分。
循序渐进的带动
独自跑步容易,得到家人的支持则比较难,但如果一旦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健康、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都自然融汇到一起,生活的整体质量也由此得以极大的提高。
田馥纲最开始跑步是因为生病,长期伏案工作,背部腰部都出现了问题,在医院排队做理疗曾占用他大量的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田馥纲接触到跑步,跑过几次之后病情就有所好转。随着跑步时间增加,疾病痊愈,身强体健,田馥纲渐渐了解到了跑步的好处。“反正也要花时间,为何不把在医院排队的时间用在跑步上,追求主动健康呢。”
因为自己从跑步中受益,田馥纲决定在家庭中推广跑步运动,首先从女儿、儿子下手,刚开始孩子们当然是不乐意的,田先生就给他们买装备,亲自带着他们跑,跑过几次,女儿、儿子都“上了瘾”停不下来,跑步在家中蔚然成风。回忆起儿子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田先生非常自豪,“儿子跑完马拉松非常辛苦,累到眼泪都掉了下来,但是他坚持跑完,我为他骄傲。”
田馥纲的夫人一开始十分抵触跑步,因为怕晒黑,怕腿会变粗。田馥纲和她提过很多次跑步也不起作用。一段时间过后,家庭的影响起了作用。自从田馥纲带着女儿、儿子跑步,跑步的氛围在这个家里就建立起来,3个人回家聊天的话题很多都和跑步相关。田夫人逐渐开始插不上嘴,久而久之便有了被边缘化的担忧。
于是,在一个很恰当的时机,田馥纲带着夫人跑下了10公里路程,让夫人也开始爱上了跑步。夫人的第一次马拉松经历更为有趣,田馥纲要参加一个国外的比赛,夫人也想去,可是那个比赛只有全程,田馥纲跟夫人说:“带你去可以,但是只有全程,你要报名就要跑下来,也不能跑的太难看啊。”于是,夫人开始加紧勤奋练习,成功完成了那次国外比赛,也成为一名全程选手。
田馥纲的夫人说,自己以前很内向,较少与人交流,自从跑步,结交了很多跑友,开始只是相互打招呼加油,后来慢慢深入了解,交换知识,有了跑友间的交流,增加了跑步的科学知识,就顺利解除了是否会晒黑或者腿变粗的困扰。
全家人的美好记忆
夫妻跑,子女跑,全家都从跑步中得到很大的益处,田馥纲便开始将跑步运动推广至长辈,田馥纲的父亲已经80多岁了,老人家以前也经常走路运动,每天走两公里山路去做一种健身气功,田馥纲鼓励他跑起来,于是老人家就跑着去集合地。几个月后,田馥纲给父亲报名一个5公里的比赛,老然家居然欣然同意了,理由是“那个比赛发的袜子质量很好”。后来,田馥纲的岳父、岳母也加入跑步阵营,3个老人家结伴运动,田馥纲一家索性以“田田家族”的形象出现,家里的奖牌也越来越多。
田馥纲从一人跑步到带动整个家庭的过程中有着他自己的诀窍,首先是以身作则,带动了最容易形成联盟的女儿和儿子跑步。明确目标,坚决执行,成功让儿子、女儿完成首个马拉松。然后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战略拉夫人一同跑步,以国外跑为奖励让夫人也成为跑步精英。
接着辅导长辈跑步,示范,花时间集训,还给长辈找到跑伴,对最为关键的首次马拉松,全家上阵鼓励和支持。那一次81岁的田馥纲父亲参加马拉松全程比赛,瞬间激励了无数的老年人。现在只要田馥纲的家人参加比赛,很多人都会认得他们。
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跑者才能够跑的更长久。所有训练、比赛的时间,都变成了家人相处、联络感情的好时光,柜子里的一块块奖牌,则成为全家人美好的记忆,若干年后,此情此景历历在目,熠熠生辉。跑步,让幸福有了长久可持续的可能。
相信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跑步者会越来越多。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其实,独自一人跑步对身体未必是有益的,反而在跑步的过程中增加了孤独感,而通过一个人的爱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行一项有益于身体的运动,在跑步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往往既锻炼了身体,又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长跑是一种修行,是跟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
大陆与台湾的环境不同,观念也有差异。但是这种坚持运动的方式值得提倡…
我擦,我想起我大学那会儿心血来潮报名马拉松的内次,背了个书包去的,本来说好一个哥们帮我拿着然后去终点等我,结果Y没来,前几千米背着书包跑,糗死了,不过还好后来他居然神奇般的出现,可我没坚持到终点,想给他打个电话,靠,手机放包里了。太尼玛累了于是我自己回家了(≧∇≦)
大二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地报名了马拉松,并一口气跑完全程,让几乎没有长跑经验的自己都瞠目结舌,到现在已经快要过去10年了,现在爬个楼梯都喘,身体素质也每况愈下。想要试着再次拾起跑步的好习惯,又被北京的PM2.5吓得肝颤,也不知道北京有没有专业化的跑步组织,针对北京的实际情况有比较科学健康的应对策略,回去查一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一起跑步的“跑二代”一直很多。
本人胖子一枚,本来从小最讨厌体育课,上了大学,宿舍有个哥们喜欢健身,我们都很羡慕他那一身的肌肉,所以整个宿舍都被带动起来了,我们宿舍里置办了哑铃臂力棒拉力器各式器械,再往后周围宿舍的哥们也来我们这里锻炼,如今毕业多年,那样的运动气氛再也找不到了,现在多少人开车上下班花钱去健身房跑步,不是很讽刺吗? 现在我们缺少运动的环境,缺少运动的时间更缺少运动的心,我国提出全面健身的口感越来越像个笑话,就算我国包揽了奥运会所有奖牌又有什么意义?
我以前是个胖子100公斤。通过跑步7个月。每天坚持20公里。现在足足剪掉30公斤。现在女朋友也有了。还是模特。那身材杠杠的。现在我摇身一变。型男。我要把运动坚持到底。尽情释放生命的活力。积极前进着。
运动让生活质量更高。
马云同志说:你见过哪个运动员是长寿的?长寿的还不是那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