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这个帮助用户查阅航班动态的移动APP,推出只有1年,用户刚过百万,在中国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这一成绩未见得有多特别。但引人注目的不是其用户量,而是对其感兴趣的行业巨头。
早在2012年中,腾讯找上航旅纵横团队,开出的条件几乎让人难以拒绝:整体收购可以,做内容资源对接也可以,只要双方能够合作,腾讯都会积极支持。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2012年1月,iOS版航旅纵横APP才刚刚上线,那个版本的产品说不上成熟,甚至显得有些业余。来自同业的观点是,2012年年中,这个团队才刚刚在产品上找到些感觉。至于用户量,2013年年初才有大规模的用户表现出对这款产品的兴趣。据与航旅纵横接触过的业内人士透露,今天这个产品的用户量也才过120万而已。
腾讯的投资部门这一次堪称嗅觉敏感,来自腾讯内部的消息透露,航旅纵横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背后数据,在于其“出产方”是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信”)。
中航信隶属于国资委管理,公司简介称“是专业从事航空运输旅游信息服务的大型国有独资高科技企业”,于2001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腾讯所看重的是从航班信息到旅客记录的数据价值,而航旅纵横背后的中航信,掌握着民航业最全面的数据。深度的数据挖掘,意味着航旅纵横也许能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大量乘机用户,进而自然地扩展到与商旅出行相关的一切消费环节。这是一个颇为诱人的想象前景。
事实上,航旅纵横并不是市场上唯一的航旅类APP,也不是最出名的那个。于2009年4月推出的航班管家,至2012年9月用户数量已过千万,先后接受过合计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而2011年10月上线的飞常准,1年后用户量也已达到200万,坊间一度盛传携程2000万元入资飞常准。但航旅纵横一面世,就被人宣告“胜利”,一位投资人甚至断言:“这样一来,另外两家再想融资已经很难了。”
这个用户量还如此之小,甚至名不见经传的APP,背后为何能承载这么大的影响力?
国企内长出的“奇葩”
由于航旅纵横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又有着特殊的背景,在《商业价值》采访过程中遇到了与其他移动应用企业完全不同的局面。
首先就是在行业内,同行对它都不愿意多谈。比如航班管家CEO王江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航旅纵横在APP领域的竞争、中航信的背景是否会造成数据垄断的问题。王的回答是:“并非谁拥有了独家数据就具备了绝对优势,在这个行业进行数据垄断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实际上,记者采访过程中,类似有些矛盾的说法很普遍,竞争应用和其投资人们对于航旅纵横都不愿意多谈,即便谈到,也大多会淡化其在数据上的优势,但又往往显露出对其这个优势的耿耿于怀。
不过与此同时,据《商业价值》了解,航旅纵横虽在中航信属于内部孵化项目,目前却并未明确它为战略性布局产品,其在中航信内部是如何运作的很少有人知道。记者了解到这个产品的诞生过程非常“草根”——“团队一开始不到5人,产品的第一版DEMO在外人的帮助下才完成。现在很多团队成员都是应届生,没有什么经验丰富的产品人。”来自中航信内部的知情人士粗略的描述,结合外界对这个产品的看好,更让人对这个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
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没人能解答中航信做航旅纵横的初衷是什么。
在中航信官网罗列的客户名单中,包括航空公司、机场、机票销售代理商、旅游企业及民航相关的机构和国际组织,业务囊括航空旅游电子分销、航空货运数据处理、国际国内客货运收入管理系统应用和代理结算清算等。可以理解为它是众多企业及机构的信息集散地,通过为它们提供信息发布、管理的产品及商务服务,实现对各个渠道信息的整合,使信息实现相对透明的流动。
根据中航信2012年中期业绩简报,来自航空信息技术服务、结算及清算服务的营收占总营收的76%,付费客户主要是航空公司,收入显得过于集中。目前全球航空公司的发展趋势是整合与并购,这个并非不好理解,有分析人士如此解释:全球航空业运力分散的格局不足以使航空公司享有定价权,其提高盈利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并购不断做大。在国内,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2010年完成联合重组,即是这一趋势的例证。随着航空公司数量的减少,中航信作为信息平台的价值亦将不断被削弱。
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也对中航信构成威胁。一直以来,国内的机票分销商并不与航空公司直接结算,而是由中航信充当结算中介,中航信扮演着分销渠道统一管理者的角色。掌控众多分散的分销渠道是中航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过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个简单的数据是,2012年Q1的在线机票预订市场中,携程以35.2%的份额排在榜首,东航直销则以6%的份额次之,而酷讯旅游CEO张海军甚至预测,未来2~3年内,在线机票预订比例将超过线下机票。随着携程、艺龙等品牌OTA的发展,以及航空公司越来越强的机票直销意愿,机票分销渠道在不可避免地走向集中,中航信的渠道优势也正在流失。
资本市场永远是最敏感的。2007年,市场上没有传来任何不利于中航信的消息,它的收入和利润也还在增长,股价却从此开始下跌。原因在于,这一年,各大航空公司开始在B2C机票直销业务上发力,渠道开始回收,资本市场也许自认为看到了中航信未来业务增长的天花板。
假若中航信通过航旅纵横获取大量个人用户,这也许会是它新的核心优势:抓住渠道中最本质的资源——消费者,此后无论分销渠道如何整合,它依旧能够把持自己的渠道优势。这或许是其开始滋生尝试航旅纵横这样的面向消费者的移动应用,唯一说得通的逻辑。
记者辗转找到航旅纵横项目负责人薄满辉的时候,他低调的回绝了采访。但是对于背靠中航信是不是航旅纵横最大的优势的问题,他特别强调了“航旅纵横不是大家想象的进行数据垄断,而是在很努力的做整合数据的工作。”
薄满辉说:“这不是简单的拿过来数据就坐享其成的事情,民航的数据很分散,分布在航空公司、机场、各地空管局,它们以前从来没有被打通过,我们在努力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这些数据是动态实时的,采集和逻辑梳理很难。”不过,他也承认航旅纵横之所以能够全面整合各个渠道的碎片信息,为旅客提供更加准确的航旅信息,正是依托于中航信的特殊身份,这是它作为“内部孵化”产品才可能达成的模式。
这样一个在从来只有B2B业务的国企内部,没有什么明确战略和巨大投入的“奇葩产品”,过去一年引起的不仅仅是产业势力的注意。实际上,最近几个月的口碑暴涨,用户量也开始快速飙升,这背后一个无意间塑造的机会,似乎真的在显现出来。
平台机会
在航旅纵横开始做的时候,航班管家和飞常准只做了航班动态这一个点。如果说航旅纵横与两个先行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其对中航信过去在国内180个机场铺设的离港系统数据的深度整合,推出了“前序航班”功能,允许用户查看所乘航班在前一个出发地的起飞及航行情况,以及早判断飞机是否晚点。这个关键性并且其他应用无法跟随的需求点,一下子树立了这个产品的独特价值。从产品进化来看,后来手机值机、航班选座等功能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它与对手的用户体验差异,但是数据流的整合能力,这才是这个产品背后最有价值的地方。
据一位看好航旅纵横的投资人透露:航旅纵横的价值在于有机会在中国构建一个在航旅领域一体化的大平台。
而在他看来,中国整个商旅领域一直是一个“多纬度”的结构——旅客一旦购票,即会收到代理商、航空公司、机场等多方发来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又都只是某时某地的片段,没有整合,旅客不知道该以谁为准。航旅纵横依靠中航信在信息采集、整合及发布上有天然优势,能够成为旅客航旅出行的一个统一的平台。
记者在这个问题上从薄满辉处得到的解答是:“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其实就是航旅数据太多,一股脑给用户他就晕了,他在某一时间段需要的信息是固定的,我们希望打造智能化出行,把信息展示和出行场景完全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旅客数据的挖掘,我们要为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我们的数据整合能力加上移动终端的数据交互能力,我觉得是个很令人兴奋的事情。”
虽然他没有谈太多关于平台的思路,但是顺着他的话,航旅纵横似乎正在瞄准以不断流动变化的数据为纽带,一端对接旅客,另一端对接为旅客提供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比如航空公司、携程等OTA、酒店甚至度假村。这将是一个能让中航信兴奋的商业想象前景,还有可能打破民航业一直以来的信息“隔断”,为旅客出行提供延展到乘机之外的一体化服务体验。
当然,这个平台最大的意义显然不是中航信延展到B2C的直接业务,而是为航旅链条上其他的机构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因为只有随着这些数据的不断开放,才会出现一些现在还难以想象的全新商业模式的公司。解决好这个产业逻辑,也是航旅纵横下一步发展必须要对内想明白,也对外说清楚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航旅纵横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唯一选择。据说知情人士透露,当初,中航信决定做航旅纵横,最先出来反对的是航空公司。国内某航空公司就曾提出质疑:你们直接做移动应用接触用户了,我们干嘛去呀?
这些中航信自身的客户如果对于航旅纵横意见很大,显然会影响其下一步的发展甚至是生存。而当时这个意见据说是被中航信高层如此劝服的:“作为中立平台,我们不能、也没有天赋去做销售业务,民航业现在的竞争,不是它和航空公司,也不是航空公司相互之间,而是飞机和高铁。高铁正在抢夺客户,民航业关注的,应该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出行,如此,行业才能蓬勃发展。中航信推航旅纵横,是为了优化旅客的乘机体验,增强民航业的竞争力。”
按照这个逻辑,航旅纵横上旅客的消费需求,必须要被引导到具体的销售商和对应产业链条,这样的话一个开放平台的格局其实是个必然走向。。
但是,作为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团队,航旅纵横假若想实现这样宏大的构想,下一步该如何走?中航信自己似乎也还没有想清楚。
“中航信孵化”的标签,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它在未来的发展,并不全看产品的表现,还要看中航信对它定位和政策的变动。在国企内部,它可能依旧会面临定位不明确、资源有掣肘的局限。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推出1年以来,航旅纵横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宣传推广,他们对此的解释是——中航信以前没有这样的面向消费者,需要打广告推广的产品,因此也没有在这一块进行市场投入的先例。
这个被很多人看好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有机会成长成一个对行业有意义的大平台,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的运作,恐怕将是必须跨过的门槛。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一方面,背靠中航信,掌握天然大数据优势,这就是能够与国内其他同类型公司竞争的优势之一。但另一方面,航海纵横对自己的定位过于模糊了,而同时诞生于国企(普遍的认知是:国企的制度僵化,效率较低)内部,又是否会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呢?
关键是数据~app只是一个壳
如果能把前序航班起降情况一并展示,那么这款软件的价值将是携程、非常准等无法比拟。这得益于中航信的信息垄断。
我用非常准
这个真没听说过,也没用过
不错的小东西…
有意思
商旅这一块现在已经是红海了,但是,并不是说没有机会,在某一些细分的市场,只要做得好,一样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有中航信的独家数据,什么都不怕。
客户不理什么背景,体验好,实用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