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一直在以30%的速度扩张,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达到170亿元,而2013年电影票房在220亿的量级。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将超过500亿元。
单片票房也在整体市场的扩张中快速增长,最初的商业大片《英雄》曾于2002年在中国市场收获了2.5亿票房,也在当时创造了单片票房奇迹,然而2013年中小成本影片《人在途之泰囧》(泰囧)却收获了12.66亿元单片票房。
在《泰囧》掀起内地票房单片高峰之后,2013年全年国产片票房一直维持着高价位,春节档的《西游·降魔篇》于2013年4月在内地影院全面下线,最终收获12.45亿票房,《十二生肖》票房也收获8.7亿元。
在容易产生高票房的大制作商业片之外,2013年一系列商业小片也纷纷取得了5亿以上的票房成绩,《北京遇上西雅图》的5.19亿元和《中国合伙人》的5.39亿元票房之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拿下7.18亿元的票房收入,郭敬明导演处女作《小时代》系列在2013年一直都站在营销宣传的风口浪尖上,最终这部典型的90后商业小片也收获了4.8807亿元票房,5亿票房成为许多电影的基本线。
或许这归结于银幕数急速扩充过程中的自然价值释放。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统计,我国银幕总数正以每天近10块的速度增加,截至2013年11月25日,全国电影票房已达到193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107亿元,占比超过55%。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已达1.76万块,分别归属于40多条院线旗下。
市场空间扩张的激发之下,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养成会是更深远的要素,在艺恩咨询的统计数据中,2009年,48.9%进影院的观众在一年中只看2~4部电影,但到2012年的统计中,每年观影10部以上的观众占比已经达到43%。
因此观众的需求在未来会一直存在,而市场也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只是在现阶段,许多电影作品本身与观众对于日常消费品的需求脱节,而如《泰囧》一般的电影作品,在满足了观众的基本观影需求之后,也点燃了市场的引爆点。
2013年更多的年轻导演进入电影市场,他们更加贴近大众的观影习惯,也逐渐将电影作品回归生活消费品的角色。此外,在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从电影投资、制作、发行直到院线等电影产业链条中的各环节都被几家大公司掌控,形成垄断局面,而电影的制作成本与3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市场的扩张会促使商业大制作影片获得更高的票房收入,到那个时候,15亿~20亿的单片票房便会出现。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这个预测是对于电影经济,但是电影绝对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商品,他其实承载了很多东西,并不是非要上纲上线,单纯的说中国目前几部高票房的电影并不是质量很好的电影,他们也绝对代表不了中国电影的水准,但是他们缺依靠超高的票房和市场占有率以及各种行业内的庇护获得了很高的票房。而真正好的电影却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王竟的《大明劫》仅仅上映一天就下线,这是一个不健康的现象,应该让市场均匀,比如你给大片足够的院线也应该给小片足够的空间,在每一个领域都不能忽略那些看似弱小但实际上魅力无限的产品,电影是产品,而评论一个国家的电影水准不能单单靠票房考核,他还是应该先从电影制作的角度评价,至于票房那就完全是观众说了算的了。当然会有笨蛋说,你说《小时代》烂那人家票房很高啊,摆脱你看看他上映的时候还有别的片子和他挣么?你去电影院看看,除了这个还能看别的吗,没有了,所以健康的电影发展环境比高票房来的更及时和重要。
需求存在 市场存在
垃圾电影希望少出一点
你们的内容很好,但是能否花点人员和心思将客户端做好?安卓的客户端实在是糟糕透顶:无论是用手机还是平板,收到提醒说自己的评论被人回复或者赞了,前往查看,发现根本就看不到回复,有时点提醒进入,竟然显示“技术还在改进,请给我们点时间”。在这样一个拼速度的年代,你们太慢了。
泰囧之后再无泰囧
烂片越来越多何谈15亿
这个预言我看悬 艺术嘛,就是个不确定性。
电影市场的繁荣,是件大好事
过年经济学,电影运用的很好
实业凋零,社会矛盾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