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独家专访“钢铁侠”马斯克】在谈论特斯拉的时候 我们和马斯克聊些什么?

在马斯克在京的两天里,随行的《商业价值》记者抓紧各种机会和他进行了交流。下面这些问题和回答,除了此前在奇点大会场的暖场沟通、候场、离场、晚宴时的交流外,还有《商业价值》记者在特斯拉专卖店对马斯克进行的独家专访,其中谈及了北京空气质量、车展以及特斯拉在中国的定价策略。

马斯克没有悬河的口才,带有理工科男典型的腼腆和内敛。在台上说话的时候,语调平缓,平和中带着谦虚。主持人在不停围绕他巨大的成功提出各种问题,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着他的财富和让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成功。

特斯拉201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但马斯克却说:“从一个私有公司变成了一个公众公司,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成功,并不是一个成就。在我们上市的时候,我们就面对着美国媒体的很多批评,很多人想要卖空我们的股票,传播了很多负面的信息、谣言。所以,对我们来说,上市之后负担增加了,当然上市是有必要的,能够融资,可以把我们的股权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但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担,运营公司变得更加困难了。”

马斯克的自我定位也很有意思,他说:我觉得我就是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他的偶像是富兰克林、特斯拉等工程师、科学家和发明家。现在特斯拉的办公室,也都是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名字命名的。

在马斯克在京的两天里,随行的《商业价值》记者抓紧各种机会和他进行了交流。下面这些问题和回答,发生在奇点大会场的暖场沟通、候场、离场、晚宴以及在特斯拉专卖店的专访里。

Q 为什么当年你自己都说觉得特斯拉很有可能失败,但是你却还要坚持做?

A 我觉得总要有人推动用新的思维架构去思考问题。我曾经期待也相信传统汽车行业内能生长出电动车的新潮流,但是我发现他们其实做不到。所以我相信我需要用特斯拉来创造一个新的思维架构来告诉行业其实有不同的方法。这件事情能成功是我的幸运,但我真正希望实现的其实是一个行业的改变。现在我们其实在授权我们的技术给其他的汽车企业,我没有觉得我要取代他们,我只是希望他们走上正确的路径。

Q 为什么你要坚持选择做太阳能超级充电站?

A 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特别在中国这样的市场能降低煤炭转换成电力的能量消耗,也是意义重大的。最近在加州流传的一个玩笑很酷——如果出现电影中那种世界末日了,你其实还是可以继续开Tesla,因为汽油没人开采会用光,但依靠阳光的超级充电站可以坚持很长时间(虽然他是开玩笑,但我真心觉得这个逻辑才更符合他的风格)。

Q 今天你好像没有提到特斯拉model S最与传统汽车不同的优势其实是可以系统远程升级,变得越来越好用。这其实也是我们很喜欢的特性啊?

A 我不喜欢提及细节,是因为我认为特斯拉的车是一个体系性的创新,并不是因为某一点来当卖点。但是你的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随时升级和更新你的汽车,可以让它变成了一个辆更好用、更符合你的需求的交通工具。他相信,今天我们已经看到的和即将看到的所有跟驾驭和操控相关的细节优化问题,其实有了这样的机制,都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优化和解决。

Q 但是你的汽车这种云+端的布局。你担忧过未来云端的安全性问题吗?

A 你说的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目前没有任何人成功过,一个例子都没有。而且我们对此早有预防,也做过很多次测试没有发现有这方面的潜在漏洞。实际上,我不理解你为何认为有人会这样做。(要黑脸了……实际上从我的理解上看,他对电池安全性等问题也是类似的态度——拿一个有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去影响大方向的推进,他会认为属于恶意抬杠一点都不具有建设性——注:此分析仅代表我个人理解,并非马斯克的明确表达。)

Q 你为什么要做两个公司的CEO?

A 我其实一个CEO都不想当。我真正向往的是一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和实现产品的工程师。实际上我曾经尝试过两次寻找CEO来运营公司,但是我发现这是行不通的。我意识到如果不自己亲自参与其中,很多事情都会出大问题。但显然,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只有你最相信的事情,你确实很难找到陌生人来帮你实现它。

Q 为什么你那么执著地要做SpaceX这种高风险的事情?

A 我小时候很爱看科幻小说,我一直觉得探索太空是一件极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我做火箭这件事情真的不是因为我自己想要上太空,我想要上去是很简单的事情,(好霸气!)但我觉得如果不能让普通人都进入太空,人类就还是永远被锁定在地球之上,而无法去探索宇宙,也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基于多个星球的文明。我们必须相信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因为不能做到这一点,人类的文明就是脆弱的。

我们必须大幅度推进进入太空的成本下降,而真正促进成本下降的路径不是等待科幻小说中的那些技术从天而降,我们需要在已经成熟的火箭技术上通过可回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我认为这个成本的降低至少是100倍的水平。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个值得做的事情吗?(一说到火箭的事情他的话就开始变多……)

Q 你开发SpaceX是为了人类走向宇宙,你创立特斯拉也说过是希望所有人都用上电动车而不是自己要自己去统治一个行业。但是你这两个事情都曾经面临失败并押上了你全部的财富,很多人估计无法理解你的想法。

A 所以我说过这些事情很难让别人帮我做,我只能自己来。我说过我其实不一定会成功,但有些事情必须有人站出来开始行动。

Q 你想过去从政吗?万一你成了总统不是更能推进你的一些环保和太空探索的理想?

A 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想我也不会这么做。我能推进的是用产品和技术推动一个好的方向,而不是从政然后通过法令让世界转变成我要的模样。比如特斯拉的这个车,我希望我的用户选择它不仅仅是因为选择电动车是一个对未来世界负有责任的行为模式,更是因为它本身还是一个真正的好产品,所以你才会选择它。我不认为我做了总统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个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合适些。

Q 你竟然能说服NASA和美国政府允许你做火箭的生意,你怎么做到的?

A 我也是一步步赢得的信任啊。我之前自己花钱做的研究都是他们不做的。然后他们看你都花钱花了这么多,这么认真和投入,也有了成果,他们才会给你机会做进一步的尝试。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过程,你说服别人最主要的不是去游说,而是你需要真的相信这件事情,并做到一个临界点让大家能看到希望。

Q 降低发射成本这个事情,为什么NASA那么多专家和资源都没做到而你的SpaceX却做到了?

A 嗯,我想 NASA 做不到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资源太多了。

Q 你怎么看最近那些提供亚轨道旅游飞行服务的公司?

A “切!”(此处纯属配音,实际的镜头是他耸肩,摇头,然后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能想到的中文描述唯一合适的词就是这个了。他对这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旅游项目似乎毫无兴趣。)

Q 我注意到你刚好缺席了北京车展,你是故意而为之还是太忙于SpaceX了?

A 我们在中国只是刚刚开始,所以我们只想专注在完成第一次交车仪式。

Q 你来北京前有注意到这里的空气质量吗?

A 今天似乎并不太糟,我想我很幸运(大笑)。实际上,你可能知道,我居住的洛杉矶的空气质量有时也很糟糕(大笑)。特斯拉一直非常看重空气质量。一个月前我们刚刚更新了升级了Model S的空气过滤系统,它现在应该是世界最好的。另外我们还有碳过滤和电离发生器(electron emission ionizer)我相信Model S是世界上唯一有三重空气过滤系统的车型。

Q 你昨天提到您准备在北京和上海各建一个超级充电站,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细节吗?

A 是的,我们还准备在中国建造更多的超级充电站,这只是一个开始。

Q 那你们超级充电站会和中国的能源公司合作吗?

A 我不是很清楚合作的事情,但目前为止我们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超级充电站会连接到电网,电网作为补充电力。我们当然会争取让我们的充电站适配中国所有的充电标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方案。

Q 你还预测特斯拉2015年在中国的销量会超过美国?

A 有可能,但要看刺激政策和出口税等。我们期待进口税可以有所减免或者取消,然后特斯拉可以获得一些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中国需要有更多的电动车跑起来,所以我希望那些优惠政策特斯拉也可以享用,即使Model S是在加州制造的。

Q 中国实际上非常努力地在推广电动车,你有什么建议吗?

A 我认为在汽车公司里面建立竞争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他们认为会受到保护而不用和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竞争,他们就会放松自己然后一事无成。这就像一场体育竞赛,如果一个人遇到很强的对手,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战斗。所以我希望特斯拉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这将刺激中国国内企业做出更好的产品去竞争。我观察这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其他地方。唯一能让那些大型汽车公司改变的方法,就是竞争。Model S在去年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在这之前所有大公司都以为我们要死了,但是在那之后很明显我们死不了,于是许多公司开始和我们竞争,比如奔驰和奥迪。在美国,去年Model S的销量超过了其他豪华车,这让他们真正把电动车当回事,虽然我认为这些还不够,但至少有了严谨的方案。

Q 我注意到,和其他豪华车比起来,你对Model S在中国的定价是很低的,你为什么不这样做?而且你还亲自撰写了那篇关于中国定价的官方博客。你们既然产能不足,为什么不定高价赚更多钱呢?

A 我们的政策是扣除运费和税,全球的定价是一样的。你说的很对,我们这个定价的确牺牲了很多利润;而且我们的车很紧俏,我们一年只能造出这么多车。我们本应该设置更高的价位去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我认为短期获利,必将造成长期受损,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我相信我们的用户一定会看到。我们只要继续这样做并对所有用户一视同仁,他们一定会给予我们长期的回报。

Q 我发现在硅谷,几乎所有科技公司的园区都有电动车充电桩,但是在中国还没有,我觉得你们应该首先在中国的科技公司推广充电桩。

A 是的,在美国,我们发现我们最初的用户都是一些对科技感兴趣的人,在硅谷的需求是最旺盛的,然后是娱乐界认识一些名人等等,然后再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所以我们用户多集中在硅谷和好莱坞;而在东部一些传统地区,购买增长率则要慢不少。我相信中国也会经历相似的过程。

封面报道:《 特斯拉效应:马斯克的中国64小时

本文系作者 zhangpeng、周恒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我们的环境啥时候能出这类人

    回复 2014.10.19 · via pc
  • 啥时候可以解决充电问题?

    回复 2014.10.19 · via pc
  • 做了别人想做而没做的事

    回复 2014.10.16 · via pc
  • 有理想

    回复 2014.10.12 · via pc
  • 我很赞赏他认为太空亚轨道旅游计划不值得探讨的态度!

    回复 2014.10.12 · via pc
  • 特斯拉已经赚了很大的便宜,就是它的无形的广告效应!

    回复 2014.10.12 · via pc
  • 快点出来啊!好想买

    回复 2014.10.10 · via pc
  • 有意思

    回复 2014.10.10 · via pc
  • 老早的新闻现在还发……

    回复 2014.10.10 · via pc
  •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说服别人最主要的不是游说,而是自己真的相信这件事,并做到一个临界点让别人看到希望;资源太多反而可能做不到。受教了。

    回复 2014.05.15 · via pc
更多评论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2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