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娱乐独角兽,作者丨何西窗
78亿的春节档,已经不需要返乡青年了。
“明天看电影去吧!”大年三十的中午,刚从北京返回武汉老家的我向朋友们发出邀请,结果都得到的是一致的回答:“哪儿还买得到票啊!”。
打开网络售票APP,发现附近徒步范围能够达到的影院,大年初一的票房已经全部售空。《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作为春节档最热门的电影,初一当天影院安排场次达到16场,最晚的场次散场已经第二天凌晨。而即便是零点的场次,《唐探3》的票也已经卖完了。
对于这种影院抢票热潮,即使是影视相关从业者的我都感到惊讶。
我的老家是湖北武汉市远城区域的一个下辖小镇,坐落在长江北岸,小镇并不大,公交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能走遍小镇,几座规模相对较大的商场和酒店连接了几条商业街,构成了小镇的商业中心。七年前,商业中心里建起了一家数字化影院,这也是唯一一家居民步行范围内可达到的影院。
2020年疫情肆虐,武汉成为爆发中心,作为武汉市民,我至今记得武汉76天的封城时光,也记得那段时光带来的惶恐与不安。2021年的春节档,疫情反复,我以为经历过疫情摧残的武汉居民们会有些敏感——我的父亲至今随身携带消毒酒精喷雾——而政府提倡的“就地过年”,也让这座城市一部分“返乡青年”选择暂不回家。
但是这个春节档,老家选择进入电影院的人群,却多得出乎预料。“老家这里是排不上了,白天晚上都是人,我拉着亲戚开车去的市区影院。”朋友说。
更意外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只初一一天,一直到大年初六,老家电影院黄金场次的电影票依旧需要拼手速或者提前一天至两天预定。“《唐探3》《李焕英》这些太热门了,我抢不到票。《刺杀小说家》这些倒是没人抢,但是场次太少了,还是买不着票。今天我想带我小侄子看个《狂野大陆》,还是没票。”
春节档之前行业纷纷担忧今年疫情反复下“就地过年”倡导是否会影响二三四城市观影,现实告诉我,放心吧,这个春节档返乡青年们已经抢不到票了。
影院高票价?老家电影票40元,抢到票即观影自由
一二线城市的“原年人们”(原地过年青年)和幸运返乡的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们,或许有着截然不同的烦恼。
“今年的票价可太贵了,动辄过百,还场场爆满。”今年春节档,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都能看见类似的吐槽。虽然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档7部电影综合票价在46.8元-50.5元之间,但是一二线城市春节期间,影院票价从19.9元-100元左右不等,大部分在50元-70元,而网友反映,二三线城市春节档电影票价在50到100元左右,其中如IMAX场次票价在80元左右。
甚至部分地区影院根据影片热度调控票价,但是电影票售卖速度并没有下降,影院票价上涨空间进一步增加,春节期间《唐探3》的票价是其它电影的两倍。
行业已经形成共识,今年春节档受疫情影响,影院上座率受限,场次与座位有限的情况下,院线为了收回成本,会一定程度调高票价。春节档电影票价有些混乱,影院定价浮动有些大,一二线城市平均票价则普遍偏高。
而这种情况,在我的老家并不是十分明显。春节期间,老家影院几乎垄断了小镇的观影人群,但是电影票价却没有出现大比例浮动,一二线城市一票难求的《唐探3》《李焕英》电影票价都在40元左右,相对冷门的《人潮汹涌》《侍神令》票价一度优惠到20元左右。今年猫眼、淘票票虽然票补声歇,但是依旧有不同的优惠活动,通过朋友分享的猫眼“云包场”活动,我一张《李焕英》的票只花费了20元钱。
即便春节期间花费40元钱购买电影票,这个价格相比往年春节档价格都更加低廉。2017年一张2D电影票在老家的电影院里要卖到70元。
“40元买一张电影票已经很正常了,还是过年期间,大家都想要花钱,尤其是今年。我爸妈对疫情很谨慎,平常根本不会主动走进电影院的,觉得电影院吵,看电影也是无聊的时候逮着哪部看哪部,但今年问了我几次去不去看电影。”朋友说。
在被疫情黑天鹅压抑半年后,老家的电影消费市场迎来高峰,也许不仅仅是这个小县城,整个武汉都洋溢着一股观影热情。
据灯塔专业版票房统计,春节期间全武汉市共130余家影院开放,2月11日-2月16日,观影人数221.75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03亿。支付宝数据显示,初一以来,武汉KTV、电影贺岁档、美容美发美甲、亲子乐园消费热度均挤进全国前十。最爱去电影院看春节档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杭州位列前三位,而武汉排名全国第七。
“票价不是问题,只要你能买到票,就能实现观影自由。”朋友调侃道。
而“买到票”在老家并不容易。这其中是常规因素与特殊情况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历年春节档老家观影人群增加,返乡青年带动着家庭观影或多人观影,今年一部分青年于一二线城市就地过年,但是老家的家庭观影并没有大幅度减少。
“我家人不需要我带动看电影了,他们吃完年饭自己组织去影院了,可能就是买票不太方便,但是家里年轻的小孩都能帮忙买了票,我已经是个可有可无的‘工具人’了。”
而另一方面,虽然电影行业呼喊观影消费是公众刚需,但是老家的观影消费并不是一个必选项。“买得着就看看电影,买不着就算了”是大部分人的心态,可正因为这个原因,老家的消费者大部分选择这家步行就能达到的影院,春季期间小镇上唯一的一座电影院出现持续的抢票潮,“因为开车或者搭车去别的影院看太麻烦了”。
《唐探3》一天16场,小城影院的排片战术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与乐。”老家的电影院或许在全国电影院里不具备代表性,但是却是行业大背景下的一个具体的、生动的缩影。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7部电影掀起排片大战,《唐探3》《李焕英》两部电影获得了70%以上的排片,剩下《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狂野大陆》《哪吒重生》分食不足30%的排片,这种情况一定程度推助了最终的票房格局——《唐探3》《李焕英》占据了春节档80%的票房,而垫底的《侍神令》《人潮汹涌》两部电影合计占比尚未超过5%。
在老家影院,头部电影的垄断式排片更加明显。老家影院一共6个观影厅,每个影厅118个座位,平日里影院门可罗雀,一天6、7场电影都已经状态良好,而今年春节档《唐探3》一天场次达到了16场,从上午10点到晚上22点,《李焕英》单日场次达到6场,《刺杀小说家》《侍神令》《热潮汹涌》单日排片3、4场左右,大部分集中在黄金场次,两部动画电影《狂野大陆》《哪吒重生》则均为2场,场次并不固定。
相比电影市场上对《唐探3》与《李焕英》的双向押注,老家影院简单粗暴,将所有筹码放在了《唐探3》身上。看着似乎有些孤注一掷,但这种行为对于老家影院而言,是一种常规操作。“咱们这里就是什么电影最热,什么电影排片最多。《唐探3》热度最高,王宝强国民度比较高,刘昊然吸引年轻人群,最妥当。”朋友说。
而2019年在老家影院一枝独秀的是《疯狂的外星人》,黄渤与沈腾获得了影院的青睐,2018年影片质量旗鼓相当,《捉妖记2》与《唐探2》排片量基本持平。
今年春节档前期,《唐探3》已经因为电影热度一马当先,《李焕英》凭借沈腾+贾玲的主演组合也获得一部分空间,整个市场都集中在两部头部电影上,而老家影院也更加直接,给予了《唐探3》最大的空间,《侍神令》《人潮汹涌》等电影则是象征性的给了“上映机会”。
“我初三那天准备看一看《人潮汹涌》,但是一天只有三场,下午只有15点左右的一场,其它两场时间都不太合适,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侍神令》也是这样。但就算场次不好,位置比较好的票房也一早就被抢光了。”
小城影院,春节档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大部分人观影并不真正追求内容享受和审美体验,而是遵循春节档欢乐氛围,进行仪式感或情绪性的消费。进入影院的一部分观众,并不执着于哪部电影,观影带着随意感。放映中的电影,口碑不过于崩坏,都愿意买票进场。
而今年,除了《李焕英》口碑相对较高,《唐探3》意外崩坏,余下五部电影电影口碑都相对稳定,这种局面下老家影院就形成了一种“放什么都有人看”状态。
小城是安逸的,相比一二线城市大影院灵活性极高的排片调动,老家的影院排片调整相对迟缓。初二《李焕英》凭借口碑与单日预售开始逆袭《唐探3》,电影市场上两部电影排片占比迅速发生变化,老家影院依旧《唐探3》一家独大,市场上《李焕英》排片与单日票房完全逆袭了《唐探3》后,老家影院《李焕英》的排片才开始上升。
2021年电影市场迎来了开门红,但是没有人能预料今后一年的走向。老家的影院置身在时代中,又似乎在时代之外,它挺过了2020年的疫情,渡过了漫长的停摆期,现在不紧不慢的放映着电影,只希望它能长久的运营下去,让小镇青年们有更多电影故事可以说。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