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娱乐独角兽,作者丨楼巴蒂
电影市场上《你好,李焕英》(以下简称《李焕英》)将留下姓名,不仅仅是因为它春节档43亿票房的逆袭故事,也不是贾玲从喜剧人变身国内票房最高女导演的一鸣惊人,而是因为它似乎在电影喜剧江湖里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继开心麻花的话剧之后,“小品喜剧电影”登上历史舞台。
纵观近5年的国产喜剧电影票房TOP3,能够明显感觉喜剧市场上的权力更迭。
如果说2016年喜剧电影市场上还是周星驰、王晶、刘伟强等香港导演北上征战,发挥着港式无厘头喜剧的最后一点余晖,那么2017年开始宁浩、陈思诚、韩寒等新一代内地导演已经开启了类型融合或个人风格化的喜剧道路,而开心麻花作为国内喜剧IP厂牌凭借《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异军突起。
2018年-2020年喜剧电影市场上基本完成“南北势力”交接,港式无厘头喜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市场上“黑色喜剧”“悬疑喜剧”“文艺喜剧”等类型层出不穷,而开心麻花等带着东北地方喜剧特色的厂牌成为内地喜剧的代表,接过了票房的大棒。
到了2021年的春节档,《李焕英》与贾玲及其背后的大碗娱乐,在电影市场上春雨惊雷般的亮相,一部27分钟的小品变成了票房43亿的电影,发生在湖北襄阳的故事但是所有人说着一口喜感的东北普通话。电影行业真正意识到,这群带着东北大碴子味的喜剧人们已经在喜剧电影市场上建立好了山头,票房市场上“北方喜剧势力”已经成为主流。
《李焕英》开启“小品电影”,新类型还是大众调侃?
截至写稿时间,《李焕英》票房已经达到43.77亿,超过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华语影史上仅次于《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三部电影,而猫眼对其最终票房预测为52.2亿,如果该预测实现,《李焕英》将成为华语电影票房亚军。
而一部电影的成功,值得关注的远不止票房,行业总是乐于在成功的个例背后寻找规律性的方法论。对于《李焕英》的意外大爆,众人除了对贾玲女导演的身份感兴趣,更进一步探讨,小品改编电影在市场上是否具有普适化意义,如果有,那么贾玲背后的娱乐公司大碗娱乐,会不会如同话剧改编电影的开心麻花一样,成为下一个头部喜剧电影厂牌?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也无形中影响着此后喜剧电影市场的发展。
从“小品电影”类型而言,这是电影市场对于《李焕英》内容改编的一种调侃说法。贾玲将2016年参加综艺《喜剧总动员第一季》的小品改编成一部电影,内容上结合了自己与母亲的真实经历,真诚的态度、独特的女性凝视视角与共情感,引起了现象级的票房热度。
但仅从电影技法与导演创作能力而言,《李焕英》并不算一部成熟的电影作品。“贾玲还是适合做小品,她的表演方式、她的叙事能力都更适合能和观众互动的、短小精炼的舞台而不是要被观众一帧一帧检视的电影”“感情真挚,但这更像一个升级版、加长版的小品或者精致的《欢乐喜剧人》”,舆论市场上不乏这样的评价。
这种情况在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等话剧改编电影上映之时也曾出现,一部分影评人认为开心麻花的电影“舞台剧风格浓烈,缺乏电影感”“一部大银幕播放的舞台剧”。
但电影票房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定的原因。大众市场对于电影的判断,情感共鸣大于技法要求。比起如何调度镜头、构建一个怎么的精巧叙事、融合何种电影美学与观察视角,观众对于电影的核心诉求依旧是“讲一个好故事”,只要故事足够打动人心,观众能够原谅一定程度上专业技法上的不足。
所以对于贾玲的导演身份与“小品电影”这种新生类型,票房市场并没有显示出排斥感。坊间有消息称,《你好,李焕英》总投资成本8000万元。以目前的电影票房成绩来看,《李焕英》的投资回报比远远超过预计。这或许为其后电影市场上更多小品改编作品的出现进行了预告。网络上有消息爆料,2021年已经有一批小品改编电影立项。
《李焕英》之后,大碗娱乐会成为下一个开心麻花吗?
值得关注的是,贾玲作为导演的职业生涯此后将如何?大碗娱乐能否有足够的内容产出能力?
从贾玲自身而言,《李焕英》作为她的处女电影作品,一定程度显示出贾玲的导演能力,相比专业的导演创作能力,贾玲擅长的是“以情动人”,而感情是不能用理性与数据进行分析与套用的,这就意味着下一部贾玲作品质量如何,不能估计。
《李焕英》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作品,更像是特定档期与特殊社会背景下,踩中大众情感爆发点的幸运儿。
而将贾玲、大碗娱乐与开心麻花对比,会发现大碗娱乐的脆弱性。以IP内容而言,开心麻花成立18年,在踏入电影市场之前已经是国内头部舞台剧厂牌之一,在《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等已改编剧目之外,还有《乌龙山伯爵》《小丑爱美丽》《牢友记》等剧目。同时,开心麻花旗下闫非、彭大魔等导演创作能力正在电影市场逐渐建立认知度,《西虹市首富》的成功就让市场意识到开心麻花在话剧改编之外的创作路径。
相对而言,大碗娱乐的内容储备就十分薄弱。作为以贾玲、张小斐等喜剧演员为主的娱乐公司,主要以小品内容生产为主,多活跃在综艺领域,而公司小品创作多依仗于孙集斌、刘宏禄等导演编剧,这其中真正具备传播度的小品作品并不多。就连《李焕英》在电影上映前,小品作品知道的人也不多。这种情况下,大碗娱乐能否保证持续的电影内容生产节奏,也需要观察。
而从演员经纪而言,开心麻花几部电影的成功,已经让沈腾、马丽等成为了国内头部喜剧演员,艾伦、常远等演员也在喜剧市场逐渐拥有认知度,艺人与公司品牌形成了强关联,无论艺人出演的是否是开心麻花出品电影,看见艺人,公众都能自然联想到开心麻花。
而大碗娱乐在《李焕英》之后,贾玲之外,张小斐迅速蹿升,但是其它演员在市场上尚未形成品牌化、特色化的认知度。
《李焕英》的成功让贾玲与大碗娱乐在电影市场有了分量,但是仅一部电影,只能获得一时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喜剧权利交接进行时,谁掐中了喜剧电影的命脉?
现在内地喜剧市场种类繁多,已经说不清有几个梯队。舆论市场上有粉丝罗列出了一条“喜剧鄙视链”,链条并不具备权威性,但是却显示出了一定的市场逻辑。
站在喜剧顶端的是周星驰无厘头喜剧,周星驰作为华语影坛的“喜剧之王”,即便近几年在票房市场表现力不从心,但是依旧是喜剧内容的里程碑式人物,他黄金时代留下的一系列经典喜剧电影成为了后续类别喜剧内容发展的养料。
其次是同属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成龙功夫喜剧,内地极具导演风格的姜文讽刺喜剧、冯小刚式京味喜剧、宁浩黑色幽默喜剧,随后是近几年在商业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几位导演,徐峥的公路喜剧、韩寒的文艺喜剧、陈思诚的悬疑喜剧以及开心麻花系列电影。
再往后则脱离了电影市场,从《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综艺与相声、小品、二人转等民俗艺术出发,分化出了以东北二人转和赵本山喜剧为核心的辽宁民间艺术团(本山传媒)、相声表演为核心的德云社、以及以综艺小品为主要内容的大碗娱乐等喜剧团队。从前以舞台剧为核心的开心麻花完成了跨界晋升。
而头部喜剧团队中,北方喜剧色彩尤为浓烈。如辽宁民间艺术团依托东北小品、二人转;开心麻花与大碗娱乐虽然不算纯粹的东北喜剧,但是小品表演或者电影演出都是自带喜感的东北普通话。北方语系的语言优势与北方喜剧人天然的幽默氛围让北方喜剧迅速扩大覆盖面。
而以这条鄙视链为参考,会发现电影市场上的喜剧势力出现了“由下至上”的倒推。原本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无厘头喜剧,逐渐退至市场边缘,而东北色彩的喜剧电影与喜剧演员则逐渐占据市场中心。除去《我和我的家乡》这部拼盘电影,2020年《温暖的抱抱》成为喜剧黑马,而其导演与主演是“开心麻花色彩”浓烈的常远。
当然,喜剧电影市场上依旧存在着对垒情况。在北方喜剧人们之外,内地导演们也在扩大势力,《唐探3》虽然今年春节档意外败于《李焕英》,但是陈思诚《唐探》系列依旧是市场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喜剧+悬疑”系列电影之一。宁浩、韩寒、田羽生等导演也在持续产出喜剧电影作品,而相比以喜剧演员为主演、纯粹的喜剧片,喜剧更多的以类型化元素出现在电影中。
在开心麻花、大碗娱乐接连成功之后,电影市场上对于各类喜剧内容公司的关注空前提高。但是行业不能只倾听幸存者的声音,喜剧人跨界发展也有相当的风险。今年春节档除了《李焕英》之后,网络电影市场上也有喜剧演员宋小宝自导自演的《发财日记》,马丽、沙溢等参演,但是声量甚小。更久之前,2018年春节德云社出品的喜剧片《祖宗十九代》惨淡收场。
不能否认的是,相比20世纪90年代,喜剧演员大部分只能依赖剧场表演或者卫视晚会小品、相声等节目保证演出曝光,现在喜剧演员们已经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频繁地出现在综艺、剧集、电影等领域,喜剧市场乃至电影市场发生了变化。但是变化之外,行业也需要保持清醒,没有人会一直在权力中心,《李焕英》的出现让人看见新的路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以这条路走向成功。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