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APP相继火爆,对于自媒体,则众说纷纭。由一篇写程苓峰的报道引起,“自媒体”这个与传统媒体相对立的概念,最近又被讨论起来。钛媒体专栏作者魏武挥是这篇报道的主要被访者之一。但他意犹未尽,用《自媒体怎商业化:不是有一小撮人,就叫自媒体》一文更充分地继续将此问题研究开去。
此文同样引发了一些讨论和热议,包括新浪微博上的热门“自媒体”也参与了讨论,进而还引发了对《花总装腔指南》这一典型自媒体产品的讨论。小编现将部分读者的精彩评论摘编如下,欢迎能有更多探讨:
@Nightraider-Third:前几年闾丘露薇提的“自媒体”,跟今天互联网工作者谈的“自媒体”,真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社会效用太不同了。@赵乐米: 回复@Nightraider-Third: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但移动智能终端、社交媒体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
@创业邦陈俊: 关于自媒体APP这事,说一下个人感受:那位丢了金箍棒的花总,当年在微博连载故事发了就删的时候,我是每发必追,但自从出了APP“装逼指南”后,就几乎很少打开去看了。@花总丢了金箍棒:回复@创业邦陈俊:更乐观的看法是,对于高人气的个人内容提供者,自媒体APP可以让他们抛弃靠稿费和版税谋生的传统道路,直接以广告收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才是自媒体最大的意义所在。
@花总丢了金箍棒:接着又回复@创业邦陈俊:另外,我和@魏武挥 老师观点最大的分歧在于,广告会是自媒体重要的营收来源。前提是这个“自媒体”有志于商业化,装腔指南一直有品牌商谈投放广告的事,而且不是按互联网的CPM之类指标来计费。玩票性质的自媒体APP只能说有自媒体属性,并非商业意义上的自媒体。
@Lady广大:自媒体,说到底就是个媒介接近权和媒介参与权?不管是个人媒体还是团队媒体。
@施柏鹏: 文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思考,关于app的搜索,以前我用zaker的时候觉得类似的阅读app 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入口,但是没想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搜索,这是个大机会啊。
@沃极速俱乐部: 把微博当成自媒体来运作还是有很多不便的。比如说微博不能长篇大论。虽然有长微博做辅助,但评论转发是不能加图的,故而这种辅助力量并不完全。
@丁辰灵: 对本文的不同看法:@虎嗅网 @钛媒体 都应该算自媒体,因为他们都是依托微博起来的;判断自媒体的标准不应该是个人运作还是团队运作,而是是否基于社会化传播给用户带来独特的内容和体验。有的团队打个人品牌,有的打媒体品牌,这不影响本质。我希望新浪扶持10万个自媒体;换我的话:叫微博达人。
@花总丢了金箍棒:APP与微博用户有交集但重叠度不高。装腔指南iOS用户超50万,大部分却非微博活跃用户(我做过测试,引导用户从微博向APP转化容易,反之很难)。活跃的自媒体是一个矩阵:APP、微博、微信甚至专栏分别发挥不同作用,核心仍是内容运营,社交化虽是其特色,却未超脱传统媒体运营规律。
@大炮罗说品牌: 我理解的自媒体是区别传统媒体,原来的受众“我”成为中心,以我发起传播内容和传播行为的都是自媒体。定义不重要关键是商业模式的变现。自媒体目前也脱不了窠臼,延续广告+咨询会展培训等延伸服务的模式。自媒体可以有大影响,影响力改变世界的时代已来临,但别奢求成为大公司,做好小而美就挺好!
@好孕妈咪李星毅: 微博自媒体特点越强,类似微博易营销平台就越有价值。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