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未来商业观察
3月10日,一些用户在打开Twitter应用时收到产品更新信息,新出的功能叫Twitter Spaces,用户可以在里面进行多人语音交谈。
显然,这是Twitter面对clubhouse突然爆火的防守行为。
国内这些互联网公司公司更没闲着,近几天,数十款号称中国版clubhouse的产品紧急上线,映客推出“对话吧”,快手“飞船”app开启内测,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也加入了战场。
业内说了好几年C端人口红利已尽,再翻不出什么花样。想不到2021年开年的第一场大战仍在C端,还是大家普遍认为没什么可能性的社交赛道。
这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但CH的爆火,并不是偶然。
将话语权还给普通用户
CH走红之后,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当然看衰居多,毕竟,否定一切的本能,是人类刻在骨子里的傲慢。
有人说CH本质上就是一个聊天室,用法简陋,毫不稀奇,什么特殊的功能都没有。这很对,不过与其说CH上有什么,不如说CH上没有什么。
和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一股脑装在一个APP上给你的中文互联网相比,CH很轻,没有打赏功能,没有积分等级,甚至不能发送图片和语音。
人们习惯的直播产品就像酒吧,有人在门口拉客,告诉你里面的表演超好看,你走进去以后,带劲的音乐,摇曳的灯光,表演的女郎,不由自主就能跟着嗨起来。
直播间也是一样,美女主播热情地和你打招呼,满屏的摩天轮、游艇,你无需努力,就可以获得片刻沉浸的快乐。
而CH像一个安静的小茶馆,推开每个房间的门,去听里面的人在交谈什么,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便加入进去。
没有货币体系,因此里面的人不会为了争夺你的注意力而说话,没有加V标识与特权,这样的交流更像平时生活中和朋友聊天。
平等的公开交流在网络上是稀缺的,十几年前,QQ聊天室风靡,那时人们尚没有大V的概念,但也知道QQ秀最好看的人,是房间里的C位,会受到更多关注。
现在,社区产品迷信二八定律,20%的用户生产内容,80%的用户消费内容。前者想的通常不是我要创造出什么nb的内容,或者有价值的信息,而是我要发些什么东西,才能让我的粉丝高兴。
最后大家都去追逐流量,做更好笑更刺激的东西,用户阈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没有耐心,反向挤压着创作者的生存空间。
而CH在将生产内容的权利重新还给普通用户。有人说试着玩了一会,感觉很无聊。
这很正常,段子手的妙语连珠不是真实的生活,直播间中卖力取悦你的主播也不是,我们与朋友的大多谈话,都枯燥乏味,且信息密度极低。
但没有关系,我们依然乐意与朋友交谈,因为我们的生活不光需要看段子和娱乐,还需要分享和表达。
CH爆火后,广场上出现最多的话题房间是聊产品,这很好理解,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想听产品经理讲话,他们亟需一个舞台,好让他们交流“教张小龙做产品”的心得体会。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刚刚失恋迫切地想吐槽前男友的时候,看完一本nb的书心潮澎湃的时候,想找工作但不确定职业方向的时候。
CH特有的及时反馈机制,能够激发人类的表达欲,这是很可贵的。
当我们想在文字社区里讨论一件事,要打字讲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就很辛苦,并且发出去之后不会当场就得到回复,甚至可能一直没有回复。
CH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话语权还给普通用户,降低表达的门槛,同时让你说的话被一些人听见,并得到回应。
打着社交的幌子,做一个内容社区
还有一种声音是,如果CH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YY的尝试失败了,比CH更早出现的递爪APP也不温不火?
板砖和手机都四四方方,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物种。
表面上看CH和转型后的YY,以及两年前上线的递爪是差不多的产品,其实内核又不一样。YY和递爪做的是“声音社交”,CH打着声音社交的幌子,其实做的是一个内容社区。
YY从打游戏的连麦工具转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声音社交,让用户在频道里唱歌聊天相亲,成绩不怎么样,就拐个弯做直播去了。
递爪是果壳团队做的,在知乎上打过很长一段时间广告,产品形态和CH看起来很像,都是语音聊天,现在混得也并不好,日活大概一万多点。
递爪本质上是一个社交软件,首页的房间并不针对某一个特定的话题,更多的是点歌、陪伴、自习。
社交产品的留存很糟糕,人们会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离开平台,比如不寂寞了,比如找到女朋友了,比如决定好好学习了。社交是过客,微信才是归宿。
陌生人社交老大陌陌,不也是靠着直播业务才能闷声发财,只做交友,留不住人也赚不到钱。
但CH并不是社交产品,看起来很像,但它不是。人们上CH,大多不是为了交友,而是为了聊天。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链接通过内容去建立,而非通过人。
这样的好处很明显,首先是降低社交压力。
过往的语聊场景多少都带着几分暧昧意味,你们没有话聊,但为了认识彼此,又必须硬着头皮尬聊下去。在CH上,用户的目的是交流,感兴趣的是话题,不是话题背后的对象。
如果对某个房间里的谈话提不起兴趣,只要悄悄离开就好了,反正你的进入和退出,别人都不会收到提示。
另外,社区产品的留存会比单纯做一个社交应用更好,女朋友的位置只有一个,而可谈论的话题却是无穷无尽的,用户并不会因为在CH上交到了朋友就离开。
邀请制与大V气质
既然CH的本质是内容社区,那么就要按社区的打法来走,比起YY、递爪或者其他什么边玩狼人杀边语音的平台,CH更像早期的知乎。
知乎建站初期,它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大V入驻,徐小平、李开复、keso等名人都是知乎早期用户,典型的高知精英人群,他们构建起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
如果早期的知乎不设置进入门槛,爱看花边新闻的与爱听柴可夫斯基的用户,全都一窝蜂涌入社区,每位用户都能接收到噪音,必然会成为另一个百度知道。
CH也一样,邀请KOL入驻,对于CH前期发展来说很重要。
在现实中我们都没耐心听完一个60s的语音,何况是在多人语聊中去听别人讲话,但如果讲话的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说的又碰巧是我愿意听的呢?
这批头部的KOL,可以培养起大家认真倾听的习惯,人们能够沉下心来倾听与交流,并把这个习惯带入别的房间里,这样新进来的用户,也不会表现得太鲁莽和无礼。
比起图书馆,人们更容易在混乱的街头吵起来,在一个友好的环境里,用户会自然而然地不那么有攻击性。
因此,国内CH之争,注定仍是一场属于资本的游戏,谁能迅速聚集起一批KOL,谁就能抢占游戏的先机。
事实看来也正是如此,几个厂出的产品还未正式上线,网上就有很多人晒出了他们被挖角的截图,各个领域都有,比如罗永浩、万青,还有一些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播客主播。
CH到现在一直是邀请制,邀请码在网上炒到300块一个,也可以进群花上几个小时蹲接力码,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饥饿营销,而是保证早期社群内的纯净度。
使用CH的门槛不低,得是苹果手机,得翻墙,还得准备一个美区的苹果账号,这样的条件限制能够筛选掉绝大部分国人。
CH的第一批中文用户,多是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和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从业者。
早期用户画像相似,大家能在里面找到更多拥有共同话题的人,因此交谈起来也会更加友好和礼貌,有助于社区氛围的搭建。
KOL是引流的手段,社区氛围才是用户留下来的关键。
马云啥时候去自家产品上聊天,也必然会带来流量的涌入,但马云不可能天天闲得没事去聊天,观众对着同一张脸,也迟早有一天会厌烦。
健康的CH形态,是每天有几个固定的时间段,各领域的大V在房间做分享,其余的时间里,用户随意地就每个主题相互交谈。人们听完相声,再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聊聊天。
反中文互联网的CH模式
想再造一个中国版CH,抄个框架很简单,难的是用户基数与对内容的运营能力。
这对中小厂来说并不容易,上线后总共几万个用户,大家找不到感兴趣的聊天室,只能闲聊几句城市与天气,免不了又变成一个社交APP。
做出产品只是开始,后续还有护城河从哪来,内容如何运营,下沉市场怎么打,怎样盈利,等一系列更让人头疼的事情。
各家急吼吼地进入战场,这些问题只能边走边想。
做同一件事情,大家抱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人希望蹭热度圈一波流量,有人希望借此切入社交,有人只是单纯的防守,别人有的我也要,以免出什么幺蛾子。
各怀鬼胎,最后难免一地鸡毛。
只希望在热闹过后,还能留下一两个真正在为用户思考的产品,它们考虑的不是如何对资本讲出更漂亮的故事,而是在遍地杠精的互联网中,创造一个稍微自由、相对平等、较为友善的沟通场景。
只有这样,CH在中国,才有跑出来的可能性。
可是,依照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尿性,用户体量大了以后,谁能忍住不加个送礼物功能,谁能忍住不在房间里口播卖卖货,谁能忍住不送给用户一个全家桶大礼包,让大家聊天之余还能定点机票贷点款?
互联网公司们最爱干的就是这事儿,完了还会美名其曰,我们在做的,是流量赋能。
而这些都是话语体系崩坏的开始,CH模式,注定是反中文互联网的。
互联网巨头们先学会克制,再谈重造中国CH也不迟。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