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发行,变了吗?

疫情之后,头部或准头部影片的保底发行或将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业现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跃幕,作者丨七月

又一部保底发行的头部影片。

前不久,欢喜传媒发布了最新的公告,陈可辛执导的《李娜》改名为《独自·上场》,并与华文映像达成协议,以6亿的金额保底了该片的独家国内发行权。继连续两年春节档保底了《疯狂的外星人》和《囧妈》之后,欢喜传媒的保底发行动作不再是行业内的新鲜事了。

实际上,从欢喜传媒在《独自·上场》上投入了3.04亿的成本来看,这6亿的保底金额有着更多的意义。无论《独自·上场》上映后的最终票房成绩能实现多少,欢喜传媒想要通过票房分账回本都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但6亿保底金额让下一个项目的资金运转就有了一定的保障,缩短了账期。

目前,整个市场“项目断档”的弊端已经开始体现,整个市场目前头部类型片缺失,而市场上冷热分明的档期环境则加大了项目回本的风险。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更快的回款周期和更流畅的投资循环,才能让市场较快的度过重建期。

1、保底发行的作用是什么?

保证现金流的顺畅。

由于这几年有着不少特殊历史节点,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出现,决定了国内电影行业在不算短的一段时间内会把扶贫、抗疫等主题作为重点抓的主旋律题材内容,且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会变成行业主流。

因此,无论是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还是主旋律化的商业电影,需要市场去消化的作品不在少数。至少,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体现出了这样的特征。尤其是,这些主旋律影片逐渐趋于头部化,已经提前“占据”了传统四大档期的位置。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电影行业创作主旋律作品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有着政策的扶持之外,一线资源也主动向着这些主旋律影片倾斜。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头部公司能够分给头部商业大片的精力不比以往,接下来能够进入到市场中的头部商业大片数量也会明显减少。

实际上,国内电影市场面临着长期处于复苏阶段、观影信心不足的困境,需要更多的头部商业大片来激活大盘热度。然而,制作头部商业大片所需要承担的成本压力往往是远超于主旋律影片的,“钱途漫漫”就成了整个行业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独自·上场》的保底发行除了对欢喜传媒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提前锁定收益,保证公司的现金流顺畅之外,还更加明显地表现出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保底发行这一手段对于头部商业大片来说的存在必要性。

毕竟,从2020年的盈警公告来看,欢喜传媒的状况并不算乐观,亏损了2亿多,面临着由盈转亏的问题。再加上,疫情的冲击有着滞后性,独家投资合作导演的欢喜传媒接下来需要承担更重的资金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欢喜传媒等待着前一个项目的票房分账来回流资金,所要经历的时间线将被拉长,那么下一个项目的运转必将受到不小的阻力。

显然,《独自·上场》被保底也是一件欢喜传媒不得已的事情,6亿的保底金额能够极大程度上地缓解欢喜传媒的“缺钱”困境。

2、保底方不再是新秀突围

稳定的资本支持。

实际上,从早些年国内电影市场上的保底发行动作来看,之前的保底影片背后资本中涌现出来的新公司,可能更多的是想要通过保底发行的“捷径”而迅速在行业上游拥有话语权。

毕竟,确实有不少新公司凭借保底成功,进入到了影视资本的第一阵营。以北京文化为例,从保底《心花路放》到保底《战狼2》,通过早前的几场成功“豪赌”,可以说短短几年,北京文化就拿到了头部内容的“通行证”。而耀莱影视、和和影业等也是通过保底发行成功崛起,成为了影市的“新贵”。

然而,直到2017年左右,整个市场上大量出现的保底发行项目大部分以“失败”告终,之前的保底发行动作主要是关注“流量”,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主创团队的大众认知度。

对比之下,近几年保底发行背后的资本已经明显呈现出“求稳”的发展心态了:除了保底发行的选择基本集中在更有内容优势的头部大片或准头部大片之外,参与的资本逐步偏向于有着更加稳定、充足资金来源的公司,甚至是巨头。

具体来看,以《囧妈》和《你好,李焕英》为例,正好能够体现出国内电影市场下的这种资本变化。欢喜传媒和字节跳动就《囧妈》达成的转网合作可以看作是不同形式的保底发行,保底影片仅仅是其中一环。儒意影业和猫眼就《你好,李焕英》进行的保底发行动作,同样是两家公司整合自身业务闭环的试水。

而且从保底发行支付的金额来看,都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资金支付能力。当然,《独自·上场》的保底发行动作也符合这样的市场现状。从背后资本的角度来看,华文映像与字节跳动、猫眼等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自身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

华文映像成立不到4年时间,在电影行业上下游均有布局,参与的40多部影片要么是跟投、要么是宣发,首次主控头部影片《独自·上场》的宣发就能够调度上亿的资金,这与背后资金支撑密切相关。根据企查查显示,无论是通过层层嵌套、大规模批量成立关联公司来开展业务,还是总裁栗飞名下关联企业超过50个、也曾参与过多家上市公司的IPO工作,华文映像的组织架构和最终实控人基本与典型的金融公司的打法十分类似。

3、头部项目保底发行的新趋势

合理存在的金融手段。

能够看到的是,这次欢喜传媒和华文映像保底发行《独自·上场》再次证明了一点,即保底发行是国内电影产业里一项合理存在的金融手段,未来并不会消失。毕竟,对比更成熟的好莱坞体系,国内电影产业也需要依赖于一些必要的金融手段来极大程度上降低制片公司的融资难度。

不仅如此,保底发行这项“资本游戏”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一个相对良性发展的新阶段。至少背后的资本更加看重的是有着上佳内容品质的头部大片或准头部大片,并对这些影片基于实际的市场水平更加合理、慎重地估值保底金额。

具体来看,无论是《疯狂的外星人》的28亿保底、《囧妈》原本的24亿保底,还是《独自·上场》的6亿保底金额对应着18亿票房,这些动辄20多亿的高额保底发行体量看起来是一场场“豪赌”。但从《疯狂的外星人》单片以及2019年春节档整体的表现来看,这不是一个无法完成的“离谱”任务:2019年春节档诞生了一部40亿+、两部20亿左右的影片,而《疯狂的外星人》22亿的票房成绩与28亿目标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十分夸张”。

尤其是,从《独自·上场》的制作阵容、投资成本等各个方面来看,这部影片无疑属于一部内容质量有着一定保障和优势的头部大片。而《疯狂的外星人》和《囧妈》在当时的市场上,也被看作是极大程度具有档期冠军相的头部大片。欢喜传媒和华文映像选择对《独自·上场》进行保底发行,自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独自·上场》的6亿保底金额对欢喜传媒来说,在保证公司现金流顺畅上有着不小的积极意义。而国内电影市场先是经历了资本寒冬、后是受到疫情“冰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独自·上场》的保底发行就有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接下来的市场上头部或准头部大片的保底发行动作可能会变得比较常见,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和大众对待保底发行以及保底发行的影片需要转变之前的态度。至少市场和大众需要抛开之前的戒备心理,对保底发行以及保底发行的影片不再抱有质疑和偏见。

像是《疯狂的外星人》,28亿的保底票房令不少观众以“这是28亿体量影片”的对标思维对影片进行了“挑剔”,最终是有些被低估的。因此,市场和大众需要逐渐以正常、不苛刻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参与保底发行的影片,让这些影片不会被保底发行体量的框架束缚,从而损失一定的增长空间。

本文系作者 跃幕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8:53

由于软件故障,马自达在美召回31488辆汽车

18:52

阿里巴巴耗资约2000万美元回购161.76万股

18:50

茅台线上平台补贴价格跌破2000元,专家预计茅台价格将缓慢回升

18:49

鸥玛软件:多名高管拟减持股份

18:48

仪表盘故障,马自达在美召回超8万辆汽车

18:44

8连板华映科技:当前市盈率显著偏离行业平均水平

18:36

优必选:首次将人形机器人与无人车协同作业,并在比亚迪工厂应用

18:34

全年内成品油调价将呈现“九涨九跌四搁浅”的格局

18:32

上海累计推出近200万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

18:31

已进驻29家单位,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进驻即将完成

18:29

中国锌原料联合谈判小组季度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

18:27

川发龙蟒:公司当前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同行业情况有较大差异

18:25

特斯拉为德国超级工厂员工加薪4%

18:24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支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行业提质升级

18:21

海底捞:入驻比亚迪两个生产基地,探索团餐市场新业态

18:20

杉杉股份: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所持4.3亿股公司股份被冻结,占总股本的19.08%

18:19

三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9%

18:15

选前“封关”民调显示哈里斯领先特朗普4个百分点

18:05

上期所:对氧化铝相关客户采取限制开仓、限制出金监管措施

18:02

*ST同洲:一审判决公司向102名投资者赔偿损失513.61万元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