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爱情片,先得活过七天

爱情片的屡屡失利丝毫不稀奇,但今年的环境“容错率”也是足够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跃幕,作者 | 一一

爱情片是当下市场环境里,最无法用“评分”来直接衡量的类型。

相比其他国产类型片,爱情片一直以来都处于“食物链”的底端。虽然前两年也诞生出一批10亿+的爱情片,但在口碑这一块却始终无法形成“集体满意”。

今年,以“爱情”为第一卖点的影片表现的极为惨烈。目前正在上映的《八月未央》,虽然上映首日登顶单日冠军,但按照目前“断崖式下跌”的排片比和陷入“泥潭”的口碑,4000万也将加速进入收尾阶段;以papi酱银幕首秀为卖点的《明天会好的》主打“现实焦虑”,但上映一周后排片占比就低于2%,目前3000万出头的票房基本上已经可以盖棺定论;而此前黄建新儿子黄雷执导的《合法伴侣》同样在上映一周后,排片占比直接到了0.4%。

虽然爱情片在目前市场式微并不罕见,但“活不过七天”多少还是有些残酷。要知道,今年已经上映的三部爱情片在不同的方向做出了“突破”,有主打“小资”原著改编的、有主打“现实焦虑”映射的还有主打不同群体插边球的,但是无论是票房和口碑,都已经集体降入谷底。

除了影片本身的质量不抗打之外,今年影片外的舆论环境对于爱情片显然也更加残酷。《明天会好的》原本是一部可以主打“小镇青年”,投射现实焦虑的话题片,但却被打上了“贩卖焦虑”的标签;《八月未央》更是在自己的“轨道”上按部就班地宣传上映,但安妮宝贝的“小资原著”却被观众扭头抛弃,“上世纪剧本”配上女权话术,让影片直接戴上高帽。

前两年,或许还有爱情片在“高票房低口碑”的反差环境中苟活。但今年在舆论更加苛刻的环境里,爱情片想要续命的难度大大增加。

01 品质洼地

爱情片生存空间“年年都难”。

青春爱情片一直是国产片里被骂得最狠的,甚至没有之一。在经历了“烂片当道”的年代之后,爱情片甚至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尽管后来《前任3》证明了爱情片市场巨大的空间,但是相对比较平庸的口碑表现还是让这一类型被视为“品质洼地”。

不过一直以来,“影片口碑”和“类型制作”往往不能直接划等号。也就是B端如何投资一部影片和C端如何评价一部影片完全是两码事,爱情片一度在市场寸步难行,也是因为影片的整体市场空间极其有限,再加上其他国产类型崛起,导致在制作上的卖相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但随着《前任3》在市场“一哭而红”,爱情片还是给予了制作端一定的市场信心。2019年有明显“青春爱情”元素的破亿电影有10部,而且多部影片让人眼前一亮。

其中,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无论是超15亿的票房成绩还是在几个重要电影奖项中的表演,无疑成为当年最佳。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虽然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4.8分,但是最终票房成绩也贴近10亿大关。

这一年,对于青春爱情片来说,最难得的是不同方向的类型分支都有票房亮眼的作品出现。其中,将宠物和“爱”融合起来的《宠爱》拿下了将近7亿的票房;更多集中于“高龄影迷”群体的《只有芸知道》也成功破亿;而更偏重于“小清新”的《最好的我们》也拿下了超4亿票房。

所以,在2019年市场盘点中,爱情片的票房占比虽然难称亮眼,但是在多个方向上的突破还是让产业看到了爱情片的希望。毕竟在任何一个主流的电影市场,青春爱情片永远都是市场的主流制作类型,即便口碑和票房不佳也不可能让这一类影片绝迹。

但在2020年,整个上半年由于疫情基本歇业。复工后,以“复工后第一部爱情电影”为卖点,并且在情人节提供“仪式观影”,《我在时间的尽头等你》尽管口碑表现一般,但却拿下了超5亿票房,成为了一匹黑马。此外,以“疼痛青春”为核心的《如果声音不记得》也在年末拿下了3.34亿的票房成绩。

不过,2020年更分裂的影片是“神奇”破亿的《喜宝》。这部豆瓣评分只有3.5分的影片,虽然开分后在一二线城市迅速失宠,但营销调整火力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还是让这部影片成功破亿。

相比2019年爱情片的屡屡惊喜,2020年绝大多数都在口碑上表现堪忧。票房前五名豆瓣均分只有4.3分,猫眼观众评分7.24分,相比201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滑坡。而今年三部爱情片在猫眼的观众评分分别为7.2分、6.7分、7分,这种口碑上的低迷实际上必然会让爱情片失去太多的竞争力。

02 不好“哄”的观众

曾经观众对于爱情片有多“纵容”,现在就有多“刻薄”。

实际上爱情片一直都是市场中最被“娇宠”的类型,全世界绝大多数商业类型片范畴里,爱情片往往是最具“爆米花”属性的。卡司吸睛、故事合格、情绪渲染,爱情片基本上有着并不复杂的“市场手册”,一旦能够在基本盘上满足就能取得一个相对合理的票房表现和口碑评价。

而且由于本身类型的“公约数”够大,所以能够复合的类型够多,在题材范围上发挥的自由度也更广。但国产爱情片由于起步不佳,在基本盘上就存在一定的分裂,再加上很多爱情片的“逻辑漏洞”一度让这一类型处于市场的边缘地带。

但不管怎么说,在2021年之前,每年都会出现几部口碑一般但票房尚可的黑马作品。这些黑马对于制作端而言犹如“灯塔”,仍然能够看到依靠相对较高的质量来撬动市场的希望。但今年三部爱情片的极低迷表现,对于市场的打击可能比想象中要大。

因为即便口碑不佳可以预见,但如果在市场没有绝对竞争的环境下都活不过“七天”,这是任何影片都不可能存在回本一说的“死亡状态”。或许,目前上映的几部仅仅是个例,但爱情片的“卖相”实际上在当下市场很难去预估,而今年待映的影片里有绝对把握的也寥寥无几。

2019年,尚且还有《下一任:前任》成功破亿,2020年,至少还有《喜宝》成功破亿。但今年,拥有《下一任:前任》和《喜宝》卖相的爱情片可能很难去“幻想”破亿的奢侈线。原因就在于今年整个电影市场,舆论环境有了细微的变化。

今年,性别对立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议题。此前,《我的姐姐》就深陷舆论漩涡,一度成为了热门话题。而对于《八月未央》这样的爱情片来说,自然不会触碰社会敏感,但是其本身“小资原著”就极容易引起观众反感。

当女主依然为了一个“渣男”爱的死去活来,割腕自杀、怀孕、分手、车祸,当种种“狗血”汇聚在一起,如今早就无法欺骗观众落下几滴“爱情泪”,而是很有可能会让女性观众率先质疑“都什么年代了”。

这种“愚爱”一不小心就会触碰到女权议题,这对于电影来说无疑是“死穴”。再加上安妮宝贝原著里一些不接地气的“做作台词”,更是会让很多观众难以忍受。

但《八月未央》果真就差的“史无前例”吗?实际上并不是,如果把这部电影放在之前的任何一个年份,都是一部普通但也应该“自信”的爱情片。但放在当下的市场语境中,相对极端化的舆论对于电影的容忍度大大降低。

03 还有希望吗?

市场远比想象中严峻。

任何一个上游的制作公司,在2018年之后都知道当下市场的生命线是“口碑”。只有口碑才能建立起整个市场体系,但是相比科幻片、喜剧片等类型,爱情片整体表现却难称满意。这并不是上游看不到问题所在,只是爱情片这种更依靠“市场元素”的影片需要平衡。

例如对于爱情片来说,最为重要的是CP感,但往往爱情片和“青春”合二为一,真正兼具流量和演技的青年演员实际上少之又少。其次故事,银幕上的爱情故事发展至今实际上很难有特别大的“反转”和新意,在相对打安全牌的阶段里爱情故事往往平平无奇,所以无论是购买原著版权改编还是原创故事,想要在剧本上就呈现“黑马”姿态的影片就极少。

虽然爱情片发挥的空间很宽广,但是国产爱情片还是死死的盯着几个关键词原地打转。但这两年,爱情片并非没有思考,例如更加注重现实共鸣、例如更加“催泪戳心”是整个产业基于当下市场趋势做出的本能反应。

但是前者在《明天会好的》上面遭遇了严重失败,虽然这部电影将“九块九唇膏”等标签打在海报上,但这种外在的现实共鸣无法解决电影在逻辑上的缺陷。反而因为放大“现实”,让电影背上了“贩卖焦虑”的大锅。

不是所有主打“现实爱情”的爱情片,都可以让观众心甘情愿的买单。因为口碑是所有影片的底线,“现实”是国产片的生命线。爱情作为一种“元素”完全可以穿插在任何国产片当中,观众对于纯爱情片本身就没有刚需。而主打现实共鸣的纯爱情片想要突围,就需要在类型元素上更突出,在质量口碑上更优秀,但这在当下市场还是要求有点过高了。

而后者在《八月未央》上同样是一个典型案例,安妮宝贝的原著不能说不成功,但是所谓的“催泪戳心”不能依靠故事的离奇曲折和人物命运的凄惨可怜让观众心生同情,而是要在“爱情”上的认知共鸣让观众认可。

但外在的”催泪戳心”恰恰是当下爱情片制作上的通病,依然认为一个“催泪”的故事可以“戳心”观众,即便故事表达平庸的爱情片本身的”低预期”也能让观众容忍。但近期几部爱情片的表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今年整个市场“供应不足”一直是一个很难的市场难题,所以在档期上确实会有一定的波动。此前早早定档的《你的婚礼》也宣布提档进入五一档,这种中等体量的档期过度扎堆在今年应该会成为主流趋势。而《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宠爱》却凭借着档期的“仪式感”获得了外在的加持。

但今年是否还会有这种“营销黑马”出现,实际上对整个市场也是一种考验。总的来说,爱情片在今年的市场前景可能会比以往更加残酷。

本文系作者 跃幕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