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4月23日消息,近日,紫光展锐首席执行官楚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紫光展锐在智能机业务上同比增长超50%,5G商用终端已超50款;在平板业务中出货量同比增长100%;智能儿童手表市占率超60%;4G功能机出货提升1.5倍,在全球功能机市场份额占有率达到了76.92%,创下全球第一这一新记录。
在这场会上,紫光展锐推出了5G新品牌“唐古拉”。新品牌体系下,紫光展锐对5G移动平台进行了新的产品规划,分为6,7,8,9 系:6系普惠大众,7系强调产品体验升级,8系主打性能先锋,9系代表前沿科技。原有的T7510则更名为展锐唐古拉T740,而T7520则更名为T770。T770是全球首款6nm 5G芯片,已在今年年初成功回片,搭载T770的5G终端预计在今年7月份量产上市。
“去年我们智能机业务都全面增长了,特别体现在去年下半年。”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周晨在接受钛媒体等采访时表示,“全球市场的中、偏低档位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比过去大幅增长,这可能和疫情、经济环境有关系,国内四季度同比小幅上升。”
在楚庆看来,紫光展锐如今在各领域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得益于自2018年底开始的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
据悉,紫光展锐是由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展讯和锐迪科微电子于2018年5月合并而来。展讯于2001年成立于上海,主要设计手机芯片,2013年被紫光集团以17.8亿美元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锐迪科成立于2004年,总部同样位于上海,于2013年被紫光集团以9.07亿美元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
2018年9月,担任海思首席战略官的楚庆离职华为,进入紫光集团,并于11月被任命为紫光展锐CEO。当时的展锐表现不佳,在手机芯片市场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高通和联发科,在技术水平上也不如专供华为手机的海思。
楚庆上台后,砍掉了公司内约90%的项目,将此前九个事业部缩减到三个,聚焦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和泛连接三个方向,分别对应手机、工业物联网和新兴的物联网三大领域:消费电子为个人的智能化需要服务;工业电子为未来的智能化社会做准备;泛连接是难以梳理逻辑的创新业务集合。
在消费电子方面,2019年,紫光展锐发布了首款5G基带芯片V510,2020年又先后推出了两款5G智能手机芯片T7510和T7520。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款搭载展锐5G芯片的终端品牌上市。
周晨认为,在5G发展进程上,紫光展锐将一改2G/3G/4G时代的大幅落后局面,实现了多个跳跃性发展和制程跨越。例如:其第一代5G芯片的工艺为12纳米,在T7520上就演进到先进的6纳米EUV(极紫外光)工艺,跳过10纳米、7纳米工艺节点,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从行业内来看,目前可以研发5G芯片且大规模出货的厂商主要包括:高通、联发科、三星、华为、紫光展锐。相对而言,华为与三星的手机芯片不对外售卖,当前公开市场上手机厂商能够买到的芯片,只有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
在手机品牌客户方面,紫光展锐正试图摆脱低端印象,向中、高端市场进军。近日,展锐还宣布与亮风台达成合作,共同研发5G AR智能眼镜。
在工业电子领域,紫光展锐亦不断进行市场开拓。2018年底,展锐成立工业电子业务部,2019年起收入持续翻番,2020年又实现130%的增长,利用芯片在To B领域的行业应用案例超过百个,为物流、电力、采矿、交通、制造等行业的智慧化转型赋能。
2020年10月,展锐摘获了Cat.1bis标准主导权。Cat.1就是上行峰值速率仅有5Mbit/s的用户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等级,基于现有的4G LTE网络,完全复用现有LTE资源,无需针对基站进行软硬件的升级,专供物联网行业。目前,紫光展锐全球首款LTE Cat.1bis物联网芯片平台8910DM,自发布以来已实现千万级出货、Cat.1物联网芯片市占率70%+,全国第一。
而且,根据该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紫光展锐金融支付业务同比增长近400%,LTE Cat.1市占率70%+,位居全国第一;低速物联网(GSM+NB-IoT)市占率超50%,全球第一;NB-IoT市占率超30%;智能POS市占率达80%。
紫光展锐高级副总裁、工业电子事业部总经理黄宇宁表示,5G ToB与To C发展逻辑不同,“ToB是把一个通信协议应用到不同的行业里。行业里的人可能原来不太理解5G到底是什么,而通信企业可能不太理解行业的一些需求,所以从去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包括明年都有一个这样互相熟悉、理解、开发方案,然后应用的过程。”
楚庆称,生态是紫光展锐的战略核心。与传统产业不同,信息产业的关键就在于产业形态。传统产业的产业关系只有简单的一入一出,除了供货商,就是客户,而信息产业是一个新业态,这个产业有两个特点:一是企业种类数量非常多,二是相互关系极其庞杂,很难用简单的逻辑去理解,只能借用一个生物学的词汇——生态来描述。
楚庆进一步解释道,这个生态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基础平台的承载者,二是在承载者平台上繁荣发展的软件、应用及终端公司。只有拥有主芯片平台能力的企业才能成为生态承载者,这种企业稀缺且不可复制,而展锐是大陆仅有的能够担负大规模生态承载责任的企业,希望做数字生态的承载者。
楚庆强调,经历了2019年的质量救亡、市场救亡,2020年的经营提升之后,2021年紫光展锐开启“技术提升年”。目前紫光展锐已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将投入研发团队5%的力量,在面向未来的重要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创新和研发。
“新‘展锐’寄望5G以此为新起点,全力突破。”周晨表示,后续紫光展锐将会对LTE Cat.4下行150M及LTE Cat.7上行100M的能力等级,在协议层面做更多的改进和增强,在AIoT、IWN、智能显示、汽车电子等领域持续开发新技术、落地新应用。
针对芯片产能不足的情况,周晨对钛媒体App等表示,紫光展锐与合作伙伴(供应商)的合作规模呈现成长,意味着在过去几年的快速成长下,获得更多产能的支持,但也不排除未来需求面的高速增量,确实可能会遇到产能供给上的紧张。
2021年4月16日,紫光展锐宣布完成上市前的新一轮融资,金额达53.5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国盛资本、碧桂园创投、海尔金控和赛睿资本四家原股东共同投资。目前,紫光展锐正进行上市前股权及组织结构优化,积极筹备科创板。
根据天眼查等数据显示,经历多轮融资后,紫光展锐的股权结构较为多元繁复。北京紫光展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22%,其次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95%,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持股11.86%,深圳市碧桂园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52%,上海盛迎映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98%。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