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无忧私有化,可能代表人力资源行业的底层逻辑重塑

中国不是不能长出来Worday和Recruit,只不过他们的生长,可能不遵循原有的路径而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谢秉航

5月4日,前程无忧 拟被53.3亿美元收购的消息再度传来,这是继去年9月传出德弘资本要将其收购的第二次报价。距离上次邀约已经过去了8个月,如果本次收购提案达成,将意味其可能成为今年对中概股收购规模中最大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时间已经过去8个月,前程无忧股价从去年高点以来已经一路走低约20%,但收购方德弘资本仍然给出了去年9月相同的报价offer。这个信号,极为明确,德弘不仅对此次收购志在必得,而且相当看好前程无忧的后续发展。

德弘为何如此乐观?

做生意当然要讲细水长流,但买公司则无法不看短期利益。花这么高的溢价去买前程无忧,德弘考虑的无非是三个关键点。

2020年疫情以来,网络招聘网站营收下滑,但国内市场得益于优越的管理手段,已经开始处于回复阶段,网络招聘网站体量摆在这里,营收回暖只是时间问题,哪怕从去年第一次邀约伊始股价下滑,在德弘眼里仍然是绝佳的抄底机会。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留心股价,前程无忧在美股市盈率是多少?28倍。而远观同行,在港股上市的猎聘网,这个数字要再乘以7。理论上来讲,前程无忧专注网络招聘,猎聘专注中高端招聘,业务领域不同当然无法相提并论。但以前程无忧的业务规模和收入体量,回国以后市盈率就算比不过猎聘,也必须是现在的数倍有余。这么明显的获利机会,明眼人当然都能看出来。私有化以后,运作前程无忧回国内上市,只怕会让德弘这笔交易更添一份光彩。

但相比较于国内上市用现有业务套利,德弘恐怕更看重的是其三——前程无忧可能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市场会抓住的更大机会。

人力资源行业里至今没有跑出新的巨头

把时间拨回几年前,国内人力资源科技市场是另外一幅光景。

2015年5月中华英才网被58收购,2017年9月智联招聘从美股退市,传统三大网络招聘公司,只剩前程无忧孤零零的在纳斯达克风雨飘摇。作为史前生物,尽管业务收入尚可,但以前程无忧为代表的网络招聘公司早已风光不再。彼时,中国垂直招聘网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凭借其对行业的深度挖掘,以更好的招聘效果冲击老牌对手。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HR们迎来了科技产品的全面洗礼,一众HR SaaS公司开始从专业角度用工具介入更深的业务场景, HR的各种领域成为了新的蓝海市场,老牌人力资源网站根本无法企及。

大洋对岸的资本市场则继续在这里火上浇油。

以日本Recruit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宣告了人力资源全链条服务的统治级产业地位。而另外一方面,以美国Workday为代表的 SaaS公司,又用光速攀上百亿级别美金的身价对世人重新展示了HR SaaS的广阔前景。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这两者是非常有价值的定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未来一定也会出现级别相当的产业服务和SaaS巨头。在线招聘网站?三大史前生物们在美股上市折腾这么多年,无论是看业务还是看收入甚至看走势,哪里有巨头的面相?

以此为契机,中国资本机构从2015年开始掀起了对人力资源行业轰轰烈烈的投资热潮。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5年间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共计获得735笔各轮融资,整体融资金额达到近400亿人民币。真金白银的投票,是中国资本机构对再造一个Recruit和Workday的满满渴望。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纵观中国人力资源行业,400亿人民币砸下去的五年间,并无成长出来任何巨头,甚至这个行业的独角兽都屈指可数。垂直招聘网站拉勾被收购后锋芒不在,猎聘上市后顶着极高的估值倍数也就16亿美金,做交付的科锐国际在2020年刚进入百亿人民币俱乐部,HR SaaS公司则更是一个都没有跑出来,还产生了北森这种上市后再退市退市后再融资的玩法。再翻看那些即将上市的人力资源公司,boss直聘也罢,CDP也好,带不带科技先放一边,单看市值,史前生物前程无忧的47亿美金身价在他们面前宛如一座高山,看不到顶,翻不过去。

学巨头容易,做巨头难。能打的,真的一个都没有。

HR产业在中国可能会出现跟海外完全不一样的机会

残酷的事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逼迫资本市场反思。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的巨头,可能出现在哪里?

中国人力资源行业是个千亿级别的大市场。但真正的花费大头,选用育留四个字,只有“选”可堪当。招聘到人,永远是中国企业第一级别的刚需和费用出口。相较于国外而言,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剩导致人力资源的精细运营完全不适用于中国公司,中国公司也不愿意在员工身上做过多的投入。人的价值,还停留在“即插即用”而非“共同成长”。

从这个角度,中国HR SaaS的机会确实不大。一来整个中国市场并无SaaS产品付费的习惯,而在选用育留四端,SaaS提供的价值也并不明显,效率的提升并不如直接带来效果那般让企业管理者有更深刻的体感。Workday的强盛,一来得益于其基于前身PeopleSoft软件SaaS化以后在整个美国企业的普及所带来的爆发式增长,二来得益于对人力资源之外的财税领域的拓展。中国本身就是过度竞争的市场,人力资源SaaS能否提供让企业管理者感受到的效果先放一边,哪怕业务普及,也不会只让一家独大。

另外一方面,紧密关联效果的招聘交付则成为了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重头所在。中国市场过于广大,交付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与做HR SaaS不同,科技含量虽低,但只要做交付,则跟赚钱紧紧绑在一起。中国的招聘交付市场没有巨头,但赚钱的公司一大把。蓝领招聘、灵活用工、白领招聘、高端猎头,任一领域,只要专心沉下去做个一年半载,不赚钱只能说运气不好。

事实上,资本市场也不是没有瞄准交付端。做蓝领招聘,有优蓝。做灵活用工,有趣活。做RPO,线下机构无数。猎头平台,有猎上网和猎聘。这些公司子啊交付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业绩也差强人意,资本市场也各有说法。但单打独斗,没有一个论得上“巨头”两字。

而且他们可能还有个共同点,这些赚钱的交付业务,还是需要找58、前程无忧等在线招聘网站购买简历数据。交付机构,不仅不是在线招聘网站的颠覆者,反而可能是他们最稳妥的一拨付费用户。

与海外不同,作为招聘刚需的简历数据,只有平台最多最全。海外第一大招聘平台Indeed,走的是为求职者提供B端企业职位搜索的路子。换句话说,国外没有中国这样的在线招聘巨头,原因是出于数据隐私的目的,只能做成招聘职位的导航网站。但国内对简历隐私的要求和管理都偏弱,才成就了前程无忧和58这样的招聘平台。

一直以来,前程类招聘网站的股价在国外不愠不火,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在国外市场看来,卖简历,迟早面临数据隐私的监管,招聘网站近年来轮番上315晚会已经说明了一切。企业招聘B2C和内推猎头等渠道的兴起,也在这个业务上再打了一个问号。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在线招聘网站是一种落后的形式,工具和交付效果会逐渐取代招聘网站的作用。

但经过五年的资本和市场认证,中国的在线招聘网站,反而成为了仅存的硕果。跟海外人力资源行业的盛景,已经出现了巨大的不同。

在线招聘作为数据和业务入口的价值被重新审视

如果承认以上两个事实的存在,在线招聘网站则其实开始成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新的的底层逻辑。

作为人力资源数据的源发所在,简历在职场上就是员工的第二画像,人力资源行业的选用育留,实际上是围绕简历进行各种操作。有简历,就是企业招聘的最上游,而能处理简历,则是企业人力资源业务开展的最上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线招聘网站,把持的是整个工具端和交付端的入口。HR SaaS公司做工具,必须有接口处理员工简历,以前的做法是让甲方HR上传,但如果在线招聘网站从这里切入入,工具端本面临的恐怕是灭顶之灾。交付端逻辑亦然,固然对行业的深入,让交付公司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获取简历。但仅仅依靠自建渠道获取简历去做交付,相信哪个公司都没有这样的底气,否则交付市场也不是今天这点光景。

从业务的角度出发,中国的Recruit和Workday,必须是从拥有简历的基础再往上推演,而非自起炉灶剑走偏锋再覆盖全局。HR SaaS近年来各个公司都从单一模块走向了全业务模块,目的就是控制整个业务场景提供一站式产品拿下客户。这个战略本身无懈可击,在HR SaaS公司间是产品体验和速度的比拼,但前提是在线招聘平台不在工具端发力,简历数据是HR SaaS们事实上的阿克琉斯之踵。对交付端亦然,中国的交付公司至今没有巨头,看似业务本身小而美不差钱,实则是在横向上没有任何拓展能力,平台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在交付端可能看似天堑。

对中国资本机构乃至整个行业而言,人力资源行业的底层逻辑,可能真的开始变天了。中国不是不能长出来Worday和Recruit,只不过他们的生长,可能不遵循原有的路径而已。(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本文系作者 谢强byron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