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财经无忌,作者丨郑晓蔚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老先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新华社官方快讯中,袁隆平被冠以了这三个头衔:“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杂交水稻之父”排序首位。
新华社出版媒体《新华每日电讯》则发表题为《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的评论:“如果我们以降半旗这样高规格的纪念袁隆平院士,将激励更多的追梦人付出毕生的努力,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长沙群众则泣不成声雨中送别。
正所谓:实至名斯随,有如灯取影。
凝聚14亿人共识与共情的正向符号
事实上,这则悲伤的消息在当天午间便开始流传,但旋即遭遇另一波媒体密集的发声辟谣。这让公众长舒一口气的同时,转而集火攻击了该则信源的发布机构,“都是让他们吃饱了闲的。”
公众不愿接受甚至拼命抵制这一“流言”。毕竟,袁隆平这个名字,在任何普通国人心目中都占据着如饱满稻穗般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您,我从不知饥饿的滋味。”有年轻网友在随后的社媒悼念中表示。
两年前,袁隆平曾出席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上万名青年学子夹道欢迎。这一幕瞬间引爆网络,被网友点赞为“真正的巨型追星现场”。
正如专栏作家张丰所言:“那些急于辟谣的人,或者看到‘辟谣’就如获至宝的朋友,可能很热爱真相,但是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对袁隆平有着真挚的感情。”
尽管只有很少人知道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但并不妨碍普通人集体刷屏致敬。人们很早便取得了一个共识: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对这个国家贡献卓著——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获得顶级尊重的顶流符号。
所有人都知道:袁老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是一个能够凝聚中国14亿人共识与共情的正向符号,是中国人对科学家领域认知的“最大公约数”。
当得知袁老驾鹤西去,公众延续了这一朴素真挚的情感,“吃饱了饭干点正事,才是最好的致敬。”
而90后们则用青春暗语yyds(永远的神)作为对这位最特别“90后”的最后致敬。
“最强大脑”没有退休时间表
2019年10月,袁隆平被主持人告知——网友们戏称其为“90后资深帅哥”。袁隆平跟着念了一遍“90后资深帅哥”,迅速反应过来,会心一笑道:“哪个给我起的名?”
尽管年事已高,但袁老近些年依然活跃在公众视线、打拼在农田一线,头脑之灵光不减当年。
他平日说话很接地气,谈吐幽默风趣。当被问及带博士生的话题,他会表现出老师遭遇“学渣”所惯有的苦恼,“太难了,费脑细胞的”,同时调侃“我有一个博士生读了13年还没毕业,叫资深博士生”。
90岁那年,袁隆平还兴致勃勃地向公众公开了个人健康秘籍,“我有几个健康的因素。第一是遗传性的,就是基因健康,我的母亲身体非常好,她也是活到90岁,摔了一跤搞了个骨折,然后就很不好。我喜欢运动,我喜欢游泳、打排球。原来是天天打,现在是偶尔打一下;第三个因素是我比较乐观开朗,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两年前,袁隆平曾俏皮地告诉记者,自己轻松回答出了医生刁钻的算术题,“我看的一本杂志讲,中国85岁以上的老人,60%有不同程度的痴呆,我今年去医院检查,医生检查我到底痴呆没有,他说95岁加13是多少,我直接就答出来了,医生说两位数能算出来,没有痴呆,没有痴呆。”
袁隆平坦诚自己最怕痴呆,因为这会迫使自己停下手头的工作,“我是做研究的人,脑瓜子不行我就完了。我主要还是动脑筋,幸好还没痴呆,我最怕痴呆。”
常年稳定运行的“最强大脑”和健康体魄,也确保袁隆平院士没有退休时间表,为杂交水稻事业奋斗终身。
90岁的袁隆平几乎每天都要去试验田“打卡”,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
袁隆平经常教育青年科技工作人员:电脑上是种不出水稻的,鼓励大家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只要有人去袁院士家里请教讨论杂交水稻工作,他总是热情接待,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认真交谈杂交水稻。
英雄有梦: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袁隆平迎来高光时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
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热血难凉,英雄有梦。
袁隆平曾在多个场合反复阐述过这一伟大梦想,“杂交水稻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50多年来我一直心怀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要选育出高产、更高产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另一个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将杂交水稻推广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袁隆平念兹在兹。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不能在饭碗问题上被人卡了脖子。
诚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所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早在2004年,袁隆平就曾代表湖南省政协提出四点建议:
一、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确保我们在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
二、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
三、确保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
四、切实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时间证明: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确保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等建议此后均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粮食战略布局。
袁隆平曾在2018年抛出“中国多一点粮食不可怕”的观点,强调务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以前吃饱就行,现在还要吃好,而农民也必须种出更好的大米才能有经济效益。所以农业现代化要朝着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的方向发展。但是我有个前提,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要居安思危,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讲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影响巨大。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搞农业的,搞粮食生产的,一定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我们的努力。”
“谁来养活中国”未曾困扰中国
媒体时刻关注着袁隆平的试验田和屡创新高的亩产量——最新一则报道是5月14日广东崖州湾科技城坝头村试验示范点三块地测产结果平均亩产926.5公斤,这是继5月9日该品种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测产结果平均亩产1004.83公斤之后收获的又一好成绩。这也是在工业和信息化时代人们最为关心的“农业新闻”。
近些年频传的捷报也令袁隆平感到自豪与欣慰,“创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很重要,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在三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袁隆平提到了1994年的一件往事。那一年,美国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向中国和世界发问:谁来养活中国?
布朗直言: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并且还会使世界挨饿。
多年之后,袁隆平解答了这位美国人的疑问,“考虑到人口增长、土地、水资源、粮食产量等因素,他发出的警告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创新的要素,对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巨大潜力估计不足,而恰恰农业科技进步是支持粮食增产的第一生产力。如今,依靠科技创新,中国不仅没有像布朗预言的那样成为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威胁,而且还为拯救全人类的饥饿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我们遥遥领先全世界。”袁隆平曾在中国工程院的座谈会上表示。
力守18亿亩耕地红线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袁隆平院士再次以科学家的责任担当,发出震撼之声,“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要保”。
“我不知道这个耕地红线有的人说不要保是什么理由,我搞不清楚,但是我觉得肯定得要保呀,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个基本的东西怎么不保呢?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决保护,不能突破。保不了,耕地就会越来越成问题,没耕地哪来粮食呢?”
事实上,当疫情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致使多个国家宣布暂停或限制粮食出口的大气候下,袁隆平力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底线思维已经越发受到普遍重视和认可。
正如袁隆平所担忧的:“(危机时)根本就不要去想进口的事,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了,要饿肚子。这个是大问题。”
但事实上,我国的耕地从2012年开始,就在逐年减少。为了遏制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势态,《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要求,到2020年、203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65亿亩、18.25亿亩以上。
这也就是媒体常说的“18亿亩红线”。只有守住这条红线,才能确保国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每每语重心长地强调:“粮食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一定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仓廪实,则天下安。
令人欣喜的是,“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不能把粮食当作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共识。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
2019年7月,袁隆平接受《面对面》专访时的一段讲话如今在朋友圈接力刷屏。
袁老对这位记者语重心长地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
记者于是问:“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袁隆平说罢长吁了一口气。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国士之终,举世皆痛。
感谢袁隆平先生——您倾尽毕生,总是将中国人的饭碗保护得很好。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