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消解与误读,绝命越野赛的九层博弈思考

永远不要选择做容易的事情,而是去做正确的事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Adventure Papers,作者 | 宋明蔚,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周六晚上,看到各微信群里流传的救援照片。

周日清晨,一觉醒来,事故变成了惨剧。

周日中午,再打开手机,发现一些我熟悉的名字都成了遇难者。晴天烈日,冷汗直流。我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直到我看到鲜活生命离去的细节,看到媒体传播和大众舆论的误读,以及那些杂乱无序,纷纷扰扰。我唯一能想到的词,就是悲凉。

于是,我决定写点什么。从比赛、跑者、产业、政策、舆论传播、灾难报道等视角,一层层剥开它,多维度思考一场比赛怎样变成了惨剧,以及,我们该做些什么?

第一层 首先,这是越野赛,不是马拉松

不要以为这是咬文嚼字。对二者的认知混淆,恰恰就是比赛最终酿成惨剧的根本原因之一。

众多主流媒体,以及微博热搜都用“马拉松”将比赛定性。好一点的,会写成“山地马拉松”。这在传播上会简单很多:马拉松是众所周知的概念,普通人多少都听说过,这样就没必要在报道中多做解释。

或许,更深刻的原因是:中国各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举办如火如荼,成为了城市名片,参与者为之痴狂,厌恶者深恶痛绝。把马拉松当作这次议程的讨论对象,很容易挑起读者在认知上的情绪对立。

在一篇《甘肃死亡越野赛背后:文化+商业的一场阳谋》的文章中,作者为了加强这种对立情绪,甚至回溯了马拉松文化的起源至古希腊,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个马拉松起源的神圣版本中,我也只看到一个事故,一个错误的决定而被白白牺牲的年轻生命。而在现代马拉松中,有的赛事的距离和强度有甚于此。”

虽然圈内常常把“越野跑是马拉松的最终归宿”当作一种入坑后的自嘲,但马拉松和越野赛是全然不同的两种运动形态。把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比赛类型对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马拉松没有大众化之前,前者更接近于竞技形式的城市运动,而后者则是户外与竞技的某种杂糅。甚至,同样是越野赛,随着海拔高低不同,比赛地点不同,距离长短不同,气候的变化,技术难度的门槛,越野赛与越野赛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

这场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好长的名字,后文简称“黄河百公里”),不仅仅是越野赛,而是一场超马越野赛。

超马越野赛的起源并不是单一的,但肯定不是古希腊。山地越野跑的文化起源于阿尔卑斯。把越野跑赛事放大到百公里的级别,就有了超级马拉松越野赛(超级马拉松,Ultra Marathon,即超过全马42.195公里距离的比赛。超马更像是距离上的定语,有路跑,也有越野赛)。《天生就会跑》一书的作者,把100公里甚至100英里的超马越野赛起源,追溯到美国古老的西部100英里越野赛,从人与马的耐力拉力战,逐渐演变成了耐力运动爱好者忍耐痛苦的艺术。

十多年前,当越野跑文化席卷全球,传播到了中国时,同时吸收了越野跑文化以及超级马拉松文化。从北京的TNF100,到香港的HK100,再到于雷举办的一系列民间百公里越野赛萌芽,最后在中国遍地开花,逐渐多元化。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国内越野赛的难度是逆生长的。先有百公里越野赛,为精英玩家服务,再逐渐打开市场,下沉到50公里,30公里,10公里,为更多入门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比赛难度的选择。

我十分珍惜这种多元化。它是一种小众文化开始焕发出生命力的体现。它很脆弱,需要我们去保护。但又很野蛮,有时野蛮得夺人性命。

如果把越野赛简单地误读成一场路跑马拉松赛事,那么越野赛中常见的气候变化、补给策略、地形爬升,甚至救援和下撤策略都容易被忽视掉。而这些,也恰恰是这次惨剧酿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层 拆解三条线索,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172人出发,21人遇难。不要试图为这起惨剧,寻找某一个罪人,或是归结为一个原因。

在将近十年的灾难事故报道中,我采写过2018年泰国洞穴救援,编辑过2019珠峰堵车事件的稿件,还原过2009年爱德嘉峰山难的故事,寻找过1991年梅里雪山山难的线索,调查过2017年喜马拉雅情侣吃人生存事件的谣传…… 

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事故(或者你看过《走进空气稀薄地带》《绝命海拔》),都有一个共同点:环境与人为。二者缺一不可。无论是其中任何一个事件,只要有人伤亡,肯定不是单一因素,背后必然是错综复杂的因素交叉作用,甚至还有一点偶然性。

极端环境:很多文章怀疑天气不够极端,虽然在《新京报》的报道中,牧羊人也说过这种天气比较“常见”。这让读者形成一个错觉,或者说,一个把事件可以简单归因于组委会单一因素的理由。或许问责于人,总比问责于天简单许多吧。

我不是专业气象工作者,这里我只想给出一个线索。

首先,极端并不是一定可以定量的概念,而是一个主观、因人而异的变量。山区牧羊人的常见,可能就是我们的极端。即便是数据上显示天气只能算是恶劣,达不到极端的程度,但它也受环境适应、体能消耗等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

其次,我知道的一名参赛选手罗静,曾攀登过十余座8000米雪山。她在接近CP3(第三个补给站)处选择退赛,“半路开始刮风下雨,感觉快十级风了,在山脊吹的站不住”。我知道在8000米雪山中会经历什么极端天气,她的退赛,也是我对这次比赛所谓极端天气为数不多的参照系。

赛事失职:赛事方绝对有责任。太多显而易见的漏洞和问题了。这里,我只想引用已故著名赛事总监申桐的一句话:选手们是把命交给赛事组织方的,他们足够信任你。《干货 | 办一场安全的越野跑比赛》

在以往的越野赛中,选手大多数是倾向于相信组委会的。即便是不相信它的救援能力,但至少也会相信在恶劣天气会提前预警。在黄河百公里中,极端天气突然发生,组委会没有及时把预警信息传达给选手,甚至没有足够及时地停止比赛(有可能是低估了天气的恶劣程度),最终导致惨剧发生。

选手的噩运:我一直认为,精英选手和普通选手应该分开讨论。普通选手和精英选手之间的区别,不仅仅是体能:精英选手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为了轻量化将装备减少到最少来冲击极限,普通选手要倾向于稳妥完赛,即便是牺牲一点点成绩;一场100公里爬升5000米的普通越野赛,精英选手的体能可以在9~12小时轻松完赛,普通选手需要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

在体能、策略、装备等方面,二者是质的不同。这次惨剧中最让我动容、最让我奇怪的一点是,在以往越野赛、高海拔攀登事故中,出事的往往是弱者,活下来的都是体能和意志上的强者。而这次,完全反过来。第一集团的6名选手,只有1名侥幸活了下来。

这就是这次事故中的偶然因素。跑得越快,冲得越高,遇到的天气就越恶劣。知道这一点后,我感慨不已:他们显然都在一个不幸的时间点,来到了一个不幸的地点。

第三层 不纯粹的比赛,皆为利来的跑者?

这场黄河百公里之所以吸引了众多越野跑高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较高的奖励金。即便是对于很多普通选手,只要完赛,也能稳赚不赔。

表面上看,这场比赛的奖励金设置,吸引了一部分跑者,甚至也确实产生了“强化侥幸心态,降低风险意识”的负面作用。很多媒体报道利用这层信息暗示读者:这些跑者是为金钱而死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整个事件的根本原因。

如今,在众多影视文学的影响下,商业被塑造成了妖魔化的,金钱必然是充满铜臭味的。追求商业和金钱的人,必然是堕落腐化的。为这些而死的人,也一定是不值得被同情的。(我想,只要是对“商业”有一点系统性认知,有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放在这次惨剧的舆论叙事中,“高额奖励金”似乎让比赛的性质、跑者的动机不再纯粹。

越野赛不同于马拉松丰厚可观的奖金。虽然很多国外顶级的越野赛并没有设置高额的奖金,选手赢得比赛也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奖金,更多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即便是有名利的作用,也是通过赢得比赛的头衔,赞助和光环随之而来。这样的赛事和跑者确实值得我们尊敬。

但,在这个充满了大大小小多元化的赛事、品牌、跑者的越野跑语境中,我们真的要用这样的高标准,苛求一切跑者和赛事吗?

对于产业,要想走向成熟,就必然要经历商业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依靠纯粹的理想来维持。我们不能以顶级的比赛苛求一切比赛。觉得高额奖金就变得不纯粹了。对于商业赛事,高额奖金本身就是商业活动的一种玩法。

对于跑者,“为利而来就是不纯粹的,反之才是纯粹且值得尊敬的”这种二元化思维,才是真正毁灭性的。我们对这种极端纯粹性的过度苛求和完美想象,在舆论上也会害死他们。

据说,其中一名遇难选手各处参赛,原因之一是为女儿赚奶粉钱。比赛赚钱,是职业选手再正常不过的谋生手段。他们背后也有自己的艰辛和拼搏。那些不断超越自我的跑者固然也让我感动,但那些为了生活而奋战、挣扎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尊敬。

第四层 我该相信什么?不信什么? 

身为媒体人,我对这次主流媒体的舆论传播非常失望:同质化的信源… 甚至是没有信源,没有交叉印证,大量失实的细节,急于抢时效和流量,没有深入调查,误导性的标题,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辅以社交媒体的肆意传播,这简直是一场灾难。21人遇难后的二次传播灾难

那么,在带节奏的媒体报道和海量信息流之中,我们该如何判断呢?

在事故彻查的报告之前,我对一切保持质疑的态度。我质疑数据,质疑赛事,质疑选手,质疑主办方,质疑当地主管部门,质疑天气,特别是质疑打着“亲历者”旗号的截图…… 我希望你也保持谨慎,甚至是保持警惕,带着质疑的态度,审视眼前每一个信息碎片。

这些人,已经让我失望过不止一次了,我凭什么还要继续相信他?

第五层 什么才是灾难中最有价值的报道?

在我个人极其主观的认知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灾难报道只有两类:

理性地还原事件的真相。通过海量采访、视角平衡、交叉印证后,犀利地洞察,逐渐把真相还原。如《切尔多贝利的悲鸣》、《巨浪下的小学》、《K2峰:天堂之门与雪巴人的故事》等书。

这类报道,或者说非虚构作品,需要庞大的工作量,动辄数年,海量采访数百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心和恒心。因为创作者清楚,与几十条人命相比,这些付出倒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捕捉事件的第二落点。媒体人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做到“理性还原灾难事件真相”。至少在短时间内还做不到。那么就索性关注事件的长尾和侧面——第二落点吧。

在《无声的跑者消失在狂暴的风雨中》,作者张月,用有限的信息还原了黄关军的故事。感性的文字,对峙的意象,文学性的叙事感动了很多读者。毕竟,这可能是遇难者短短几十年中,最后的记录了。

但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跑者,20个破碎的家庭。希望会有更多的写作者,在保证采写伦理的前提下,能冷静地讲述他们的故事。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就不会真的死去。

第六层 现实中没有恶龙,好故事未必是真相

惨剧发生后,大众的第一反应是,怪天气!怪赛事!怪跑者!总之,找到一个可以怪罪的人,发泄自己的悲伤和愤怒。

魔鬼和英雄,向来是经典叙事中的主角。然而,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光明和阴暗的一面。在这次舆论中,我们放大了人的阴暗和光明。于是,有些人了魔鬼,有些人成为了英雄。有恶龙,也有屠龙拯救公主的王子。但好故事未必都是真相。

这种极端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是一种惰性思考的体现。似乎怪到一方身上,重责之——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挖掘、思考问题的本质,矛盾不就轻松解决了吗?

事实上,这只会消解惨剧的本质问题。那么,本质问题是什么?

第七层 解构绝命比赛背后的越野跑生态

在第二层“拆解三组线索,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我简单呈现了惨剧的三条明线。但要想真正深刻地反省这次事故,必须要进一步提炼问题背后的矛盾。

国内越野跑生态,看似多元而丰富,但却是折射出不同色彩光芒的泡沫,一戳就破。它有三个基本的面向:赛事、地方、选手。分析惨剧的本质,就要从这几个面向着手。

潜在的烂赛事:数据显示,从2015至今,国内越野赛事的数量,每年基本都翻一番。算上马拉松路跑赛事的数量,更是指数级。这其中有繁荣,也有乱象。借着越野跑发展势能想趁机捞一把的小型赛事,更是不计其数。

比赛都是商业性的,判断赛事好坏的转捩点也在于此。好比赛和坏比赛的区别,往往不是人气和规模,也不是绝美的风景,更不是丰富的食物补给——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商业来找补回来——而是为了不在安全方面作出任何妥协,一场比赛愿意牺牲多少自己的利益。这是一种责任感。

这次惨剧告诉我们,烂比赛会死人的。它有时很好识别,我们更要警惕的是那些以精品比赛伪装的烂比赛。它们寄居在看似繁荣发展的越野跑赛事中,它们并不遥远,有时就在我们身边。

求发展的小地方:在某条热门微博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种声音,大意是“或许说的有点难听,但穷山恶水的小地方尽量不要去。”这条评论获得了1000多赞。

选手参加越野赛,很大一部分理由是体验绝美的风景。风景又常在于险远之地,也就是这条评论说的“小地方”。这与“小地方”想要谋求经济发展的战略往往不谋而合。

所以,赛事和“小地方”一拍即合。赛事负责落地执行和拉动经济,小地方负责挂名主办和落实政策。在大多数情况,这种合作都没有问题。但出了事,往往承担责任的就是后者。毕竟,如果真心找事,任何一家公司多多少少都能找出一点毛病。

这次事件或许会让小地方明白:赛事不是万能的旅游名片,而是一把双刃剑。当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上面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责任。

选手:这是三个面向中,最重要的因素。

赛事再烂,小地方再险远,天气再恶劣,但我们总有分辨危险和安全、进和退、上和下、极限与底线的能力。这不仅仅是身为越野跑者的正确价值观,而是一个成年人的基本责任。

据我观察,太多没有经验的初级越野跑选手,都想在比赛中冲一冲,努努劲。肾上腺素带来的快感,容易让人忘却了潜在的风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体能极限,只想临时定义或拓展自己的边界。并且耻于退赛。这种心理普遍存在。

记住,这不是城市马拉松,而是越野赛。当一名经验并不丰富的选手,在中高海拔的山野中参加一场极端天气的比赛,那么他的容错率瞬间变得极低。

相对来说,经验丰富的精英运动员有更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但他们反而是这起惨剧的主要群体。前面说过,第一集团的6名选手,只有1名侥幸活了下来在,当中有一定的天气偶然性。

他们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比赛?奖金对他们的生活(或生存)来说,意味着什么?借助这个话题,这也让我进一步思考精英运动员的生活现状:

  • 作为现代社会的独立个体,精英运动员选手的生存状态什么样的?

  • 一场比赛的奖金在他的全年收入中占有什么样的比重?

  • 品牌的赞助机制是怎样的?

  • 精英运动员的风险管理水平一定是合格的吗?

  • 他们的心理分析与压力阈值?

…… 

当我写下这些问题时,我也尝试过寻找答案,却没有找到任何一篇相关的文章或报道。我这才恍然,对很多事情,我们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却没有答案,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第八层 “该管管了”:一刀切永远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从周日开始,我观察到这起事件的热门微博下面,总有人呼吁“XXX该管管了”。

意识形态决定了我们“出事就要管”的心态。这点也符合逻辑。终于,周日晚上,一封体育总局加强赛事安全的会议文件在各大群里传播。在公众看来,这封文件似乎是千呼万唤:终于有人管了!越野跑,甚至户外的从业者,则是内心忐忑:政策要收紧了。

果然,今天许多越野赛都被立刻叫停。那么,叫停之后呢?

面对野蛮生长的市场,尤其是在出现较大事故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管理。但在“一刀切”之后,也需要更有效的管理办法。

对于规则的制定者,需要深刻理解这项运动的本质。

他们要从体制内走到山野,深入了解国际成熟赛事的运作规则,关心国内参赛者的群体构成,不能还停留在单纯借鉴已有的竞技体育的管理思路。

只有走进这项运动,才会明白它的魅力与风险,制定出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第九层 我们应该怎么做? 

请先默哀——这是我能想到的,所有人最应该做的事情。

即便你不是越野跑者,不是媒体人,不是户外爱好者,生而为人,我们应该本能地为那离去的21名同胞而静默许久。

之后,在事件传播热度的第一阶段,对于媒体,如果你没有那么多信源或一手信息,请放下执念,不要妄图尝试宏大叙事,或将人物塑造脸谱化。要相信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组委会,选手,部门负责人,包括你和我;对于大众,做一名理性的旁观者,当你迷失于信息流当中,先保持冷静,再更多关注,综合对比分析,更多独立思考。万事不要先预设自己的结论。

事件还原。这起惨剧在全世界都很罕见,目前中纪委已成立了调查小组。相信调查小组的权限和职责高过一切媒体或个体,并且会有相应的事故报告。那会是关于这起事件最权威的调查。在此之前,不要过于轻信任何叙述。

沉淀思考。思考是我们人类最强大的武器。很多有价值的思考,恰恰就发生在长时间的沉淀之后。如果曾经偶发的事故都不足以唤醒我们,那么21条血淋淋的人命是时候让我们正视问题的本质:我们需要对整个越野跑产业、户外产业乃至体育产业进行框架性地思考。

改变与变革。改变来源于思考后的觉悟。可能是细节上的,也可能是结构性的。

真正的改变并不会轻描淡写,而是需要勇气,决心甚至是付出。每一个个体或集体的利益都可能要做出一点付出。可能是时间,是精力,是财力。

此刻我无法预判这种改变甚至变革具体会是什么,但我们要始终警告自己:永远不要选择做容易的事情,而是去做正确的事情。

本文系作者 精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越野赛不是马拉松,文中对这两个概念的理清真的很有必要意,也很有意义

    置顶
    回复 2021.05.25 · via pc
  • 野蛮生长,有些行业的代价是弱者败者退出,有些行业,则需要付出生命。信任是双向的,参赛者相信了举办方,举办方却是个怂蛋

    回复 2021.05.25 · via pc
  • 群众性运动的需求和热情应该被满足和呵护,但赛事却不应该在牺牲安全的情况下“狂跑”

    回复 2021.05.25 · via h5
  • 又是一次用生命给我们带来的警醒

    回复 2021.05.25 · via h5
  • 非常理性的一篇好文章

    回复 2021.05.25 · via h5
  •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片面的苛责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于事无补,我们该做的是多一些反思和思考

    回复 2021.05.25 · via h5
  • 灾难不是仅仅一个原因造成的,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对逝者表示尊重和哀默

    回复 2021.05.25 · via h5
  • 像文中说的“永远不要选择做容易的事情,而是去做正确的事情”

    回复 2021.05.25 · via android
  • 生命总是最顽强的,又是最脆弱的

    回复 2021.05.25 · via h5

快报

更多

2024-11-26 23:01

青藏高原首个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再扩容

2024-11-26 22:53

通用汽车股价跌幅扩大至7.9%,创2022年6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

2024-11-26 22:53

顺丰控股:正在进行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相关工作

2024-11-26 22:46

美油、布油日内涨幅达1.00%,现分别报69.65美元/桶和73.34美元/桶

2024-11-26 22:46

欧佩克+开始讨论再次推迟增加石油产量事宜

2024-11-26 22:45

研究称德国2040年前每年需要28.8万外籍劳工

2024-11-26 22:44

友阿股份: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资产事项,股票停牌

2024-11-26 22:43

顺丰控股香港发行定价为34.3港元,此前区间为32.3-36.3港元

2024-11-26 22:34

美股减肥药概念股盘初普涨,礼来涨3.15%

2024-11-26 22:33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Rivian涨超5%

2024-11-26 22:24

焦煤主力合约短线下挫,日内走低2%,现报1248元/吨

2024-11-26 22:22

又有私募无法兑付,已主动注销

2024-11-26 22:17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结束六连跌,因海岬型船运价走高

2024-11-26 22:16

北京、上海、广州等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11月上中旬商品消费额同比增长5.9%

2024-11-26 22:14

墨西哥恰帕斯州发生4.2级地震

2024-11-26 22:06

美国9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0.7%

2024-11-26 22:00

日本地震未发出海啸警报

2024-11-26 21:54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

2024-11-26 21:45

德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收窄至自11月11日以来最小,目前为16.90个基点

2024-11-26 21:42

中文在线日本子公司推出的短剧应用UniReel今日上线

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