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消金界
6月3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开业的批复,批准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
截至目前,蚂蚁消金是继苏银凯基消费金融之后、年内第2家被获准开业的消金公司,也是全国第29家开业的消金公司。
相比于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属于持牌金融机构,牌照更为稀缺,也将受到更为直接且全面的监管。
消金界了解到,在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上,蚂蚁内部一直在分批次进行调整。
当下,所谓的“新助贷模式”已经陆续上线。除了出资比例的变化、品牌名称的变化、收费模式的变化,整个银行的互联网平台的角色也将得以重塑。
消金界了解到,首批完成改造并上线产品的银行并不多。在这背后,银行和蚂蚁之间在进行一场博弈。“银行一直在向蚂蚁提要求,包括风控、品牌等方面。”
01、“新助贷”模式正式上线
“我们和蚂蚁合作的‘新助贷模式’已经正式上线了。”
2020年11月3日,蚂蚁集团上市被紧急叫停。自此之后,降杠杆、压规模,就是大势所趋。此后,蚂蚁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也得不断以调整。
按照监管最新批复,自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这与消金界此前报道一致(详情请点击今年2月8日推送文章《蚂蚁集团或将放弃小贷牌照,资产平移至消金公司》)。
根据批复文件,蚂蚁消金注册资本为80亿元。按照消费金融公司10-12倍的杠杆限制,按照当下注册资本来看,蚂蚁消金的放贷规模最多不过千亿元。
此前蚂蚁集团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信贷余额达到2.15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1.73万亿元。互贷新规要求最低30%出资比例,蚂蚁集团至少要出资5000亿元。按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消费金融公司的净资本至少500-600亿元。
如今想要符合这一要求,除了迫在眉睫的增资扩股,还有不断降低联合贷合作规模。
“我们一直在压缩和蚂蚁的合作规模,现在余额都快清零了。”一位来自银行机构的人士称。
消金界了解到,从去年年底起,一些地方银保监会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上报和蚂蚁集团的助贷、联合贷合作规模。而对于一些银行高层而言,“宁可不做,也不做错。”
此外,在蚂蚁内部,也一直在分批次进行整改,如今上线的“新助贷模式”,主要指的是联合贷向助贷的切换。
对于一些城农商行来说,蚂蚁的引流依然不可或缺。但是原有的产品额度,已由此前的联营模式,正式转变为纯助贷模式。
02、“花呗”不再是“花呗”
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
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银保监会要求蚂蚁集团采取有效方式,保证金融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服务时能够充分了解信贷服务提供者的名称,避免引起品牌混同。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蚂蚁消金不能打着“花呗”“借呗”的名义,卖其他银行的贷款了,只有其自己的信贷产品才能挂名“花呗”“借呗”。
一位接近蚂蚁消金的内部人士表示,对于客户来说,今后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定向投送、邀约的过程。当不同用户被分配给银行后,贷款的前端会重新授权,在这一过程中,会把银行的产品产品展露出来。
至于联合贷合作部分,该从业者进而表示,对外还是以“花呗”“借呗”来命名。
这也是蚂蚁消金响应监管对于城商行“属地经营”的要求。
不久前江西银保监局下发的《关于转发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强调省内法人银行应服务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还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合作方出资比例作出更明细要求,尤其加强了对农村中小银行的监管。
实际上,已经有用户近日收到了花呗合作金融机构更新的提醒。今后的合作中将秉承“单一客户将锁定单一资方”的原则,比如,对于位于江苏省内的用户,蚂蚁消金将引入江苏省内的金融机构为用户放款。
03、银行回归自营
消金界此前报道,此前联合贷模式相比,助贷模式只能收取技术服务费。如今在“新助贷模式”下,有银行从业者表示,服务费费此前为35%,如今下调了6.5%。而此前蚂蚁集团向金融机构免费提供贷后催收等服务,如今将对金融机构单独进行收费。
除了出资比例和服务费率的调整,按照最新调整方案,蚂蚁的角色在形式上尽量淡化,银行的管理权限大大提升,很多合作细节也将由银行来进行主导。
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未来蚂蚁集团或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个人征信牌照,通过个人征信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征信服务,并从中收取费用。
从2020年9月17日获批筹建,到2021年6月3日正式开业,为了完成整改,蚂蚁消金的开业迟到了三个月。虽迟但到,或许这中间传递的信息已经足够明确。
蚂蚁消金获批开业,新助贷模式上线,从表面来看,是金融机构和蚂蚁合作的资金比例、服务费率、品牌名称等都得以调整。
而在这背后,却是这个行业合规的缩影。
对于从业者来说,未来银行和互联网平台的角色也将得以重塑,银行将回归自主获客、主推自营的消费信贷产品。
当然,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单向过程。一位从业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过不了多久,等监管过去,中小银行又会追求蚂蚁。”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