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必读:职场快速超车指南与硬核真相

在“职业发展+职业规划”方面,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相比起过去,存在哪些“变”与“不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黄有璨

本文为我在“有书5周年大会”上的分享内容整理而成,插图引用了当时的演讲PPT。

有人可能知道,我的职业经历其实挺特殊的——我是那种从仓库搬运工这种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在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了飞快的个人成长的人。

现在我也开始指导帮助很多职场人、互联网人更好实现自己的成长,在过去5年里,已有数百万人听过我讲的课程并从中受益。

因为真的天天面对非常多年轻的职场人会向我提出各种各样有关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问题,2年前,我动了个念头——我想试着写一本有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干脆一次性把各种常见问题都回答清楚,以后就不用每次都回答了。

在有了这个念头后,我开始找很多0-8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大量交流,想了解一下,他们到底在关注什么+想要听到什么。

结果,不聊不要紧,一聊,发现大多数人都会向我投来两个灵魂拷问——

  • 现在的行业,变化太快了。这种状态下到底我们该不该做“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真的还有用吗?
  • 到底怎么才能像你一样,实现个人的“超快速成长”?

这两个问题挺不简单的。

我想,为了回答好它们,大家需要先搞清楚,在“职业发展+职业规划”方面,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相比起过去,存在哪些“变”与“不变”,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可以稳定依赖的思考判断逻辑。

1、职业生涯的“黄金8年”

首先,关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我想分享给你一个从未改变过的重要信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有所谓的“黄金8年”。

简单来说,我们每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后,差不多22岁上下进入职场开始工作,到最后50多60岁要退休,我们的职业生涯一共有将近30年的时间。

但这将近30年时间里,我们又可以分成两段来看——前一段,就是你从开始工作到差不多30岁前后的将近8年时间。后一段,则是你30岁之后的后20多年。

职场里永远存在,从未改变的一个真相就是——本质上,我们的职业发展都是希望用自己前8-10年的积累,让自己在后20多年里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和收益,从而能够生活得更加自如。

换句话说,前8年里,你能为自己积累多少筹码,或者能去到怎样的高处,决定了后面20多年里你能够在怎样的水平线上去谋求自己的收益和可能性。

至于为什么是黄金8年,而不是“黄金15年”、“黄金12年”之类的,其实也很简单——一个人在工作8年后,一般都开始步入了30岁之后,开始上有老下有小,又要考虑各种家庭、买房之类的问题,这时候一个人往往已经不能再像刚开始工作头几年时那样,可以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工作上,也可以为了追去更快的成长速度而舍弃其他的N多现实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职场往往有“30岁危机”、“35岁危机”一说的原因——很多人,可能在黄金8年过后,并未能走到一个足够高的位置,于是到了30-35岁之间,往往就会面临一方面担心会被年轻后浪们替代,另一方面又迫于家庭、生活等现实压力,无法为了追求成长而不管不顾舍弃一切的窘境。

上面是“职场”这个大游戏中,一直都没有改变的事情。但同时,就像你感受到的一样,在职场和个人发展方面,也有一些游戏规则完全改变了。

比如,在过去的惯性思维里,关于职业发展和规划,我们会特别看重“择业”,一直到今天,我还是会经常收到很多人问我类似“做产品好还是做运营好”,“该做社群运营还是做用户增长”、“策略运营和产品运营哪个更有前途”类似的问题。

道理很简单,过去的职业环境相对线性,我们常常是选择了一份职业,就能大概预见到5-10年后我在这个岗位上会变成什么样,能挣多少钱。

但我想告诉大家:这样的思考方式,在今天可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误区。

道理很简单,今天的职业环境已经非常不稳定,有很多职业的成长曲线,在3-5年里可能会发生非常巨大的起伏变化,甚至,可能一份职业的生命周期只有5-6年,尤其跟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就更是如此。

这样的背景下,你还想要依靠“择业”来驱动自己的职业发展,还寄希望于选了一份好工作此后就发展无忧了,这怎么可能?

到此,我想要给你揭示一个我所看到的重要真相——

今天,大多数看起来实现了自己的“快速成长”的高手们,往往会在自己的“黄金8年”里,通过多次主动选择切换自己所处的赛道,让“环境”来带动自己快速成长的。

比如,我的好朋友小马宋,他的职业成长轨迹大体是这样的——

化工厂锅炉工人-三流广告公司普通文案-顶级广告公关公司创意总监-互联网创业公司合伙人-文案营销界著名KOL-业界营销专家,创办自己的咨询公司。

我的另一位好朋友成甲,他的成长轨迹则大体是这样的——

文旅行业普通职场员工-课程讲师-旅游规划咨询公司合伙人-得到说书人-畅销书作者-投资人。

当然,还有我自己的奇葩经历——

库房搬运工-电子卖场柜台销售-日企销售-跨国互联网公司运营-互联网创业公司合伙人-大厂COO助理-畅销书作者-第二次创业。

我身边,类似这样通过不断主动切换自己所处赛道实现快速成长的高手,其实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所以,他们的选择和行动背后,有什么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东西吗?

我做了个简单归纳——

那种寄希望于“通过选好了一份职业就能稳定获得更大成长”的职业发展思维,我称之为“线性成长思维”。

而类似上面我所提到的,通过很多次不断切换赛道来驱动自己更快成长的职业发展思维,我称之为“非线性成长思维”。

我认为,在今天的职业环境中,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应该开始去思考和追求自己的“非线性成长”。

2、三个基本概念

接下来,为了让你更好理解到底我们该如何追求自己的“非线性成长”,我还想再向你介绍3个基本概念。

第一个概念叫:职业成长赛道。

我刚才说了,很多高手都是通过多次主动选择切换自己所处的赛道来获得快速成长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职业成长赛道”,是换份工作换家公司就等于换了个赛道吗?

其实,我们需要理解:

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跟自己所处的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环境,其压力、挑战、机遇不同,能带给一个人的成长可能性也就注定不同。

好比如果你身处一家国企,天天想的就是如何让领导开心如何早点下班那点破事,和你身处一家创业公司,不仅天天面对着公司怎么才能生存下去的压力,还有机会接触到行业内最前沿的很多思考,以及有机会跟很多同领域高手一起交流,你有机会看到的个人成长空间也一定是不一样的。

而,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岗位、不同项目,都是我们所处“环境”的一种体现,他们之间的各种组合,就构成了无数多元的“成长赛道”。

换句话说,你在一家公司,从A项目组调到B项目组,或者是从A岗位去到了B岗位,你可能是已经给自己切换了一个职业成长赛道。

你从A公司跳到B公司,或者从A行业换到B行业,这同样也可能是给自己切换了一个职业成长赛道。只要新的赛道具备的成长性是更大的,你就能确保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始终处在一个“上行”的状态里,而不是“停滞”或“下行”。

但如果要更加宏观的评估一个赛道的成长性如何,可能也需要遵循一个逻辑:行业大于公司,公司大于岗位/角色+项目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处的行业,本身从成长性上看就已经存在非常明显的瓶颈,那即便你在其中找了一个很好的岗位或加入了一个不错的项目组,你能得到的成长性在中期来看也一定是有限的。

相反,如果你进入了一个成长性非常好的行业,哪怕目前的岗位很不起眼,你也还是有机会可以在其中快速积累起来很多重要的行业认知,为自己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类似我自己在2008年从传统行业销售跳到互联网行业做运营,其实背后的潜台词,可能是我在这个选择之后,充分享受了互联网行业+运营岗位双重的成长性红利——当然,短期内还是会面临很多各种各样的压力。

所以,我们总得在职业生涯中——

尤其是在黄金8年里,不断让自己有机会进入到那些成长性更高的赛道中去,以此更好驱动自己的职业成长。

第二个概念叫:2年时间之窗。

简单说,在今天这样充满变化的大环境下,当你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赛道和环境中之后,你大概会有2年左右的时间窗口,这2年里,你要么快速做出成绩站稳脚跟,然后可以稳步向上发展。要么,你可能还是什么成绩都没做出来,你就会在新的环境下逐渐趋于平庸,随波逐流,在未来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上大幅落后于那些做出了成绩的人。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2年,这个周期为什么这么重要?

答案是,今天的环境下——尤其是当你所处的行业开始跟互联网接轨之后,则每个行业、每个流量生态下的一些玩法、工作方法等,本身就在不断变化,而2年,往往是一类玩法从兴起再到逐渐衰落的典型周期。

举例:新媒体时代最早大家都在做微博营销,大概最红火的时候是2011-2013年,2年时间;然后进入微信公号时期,最早的八卦段子情感鸡汤涨粉,大概最有红利的时间也是2年;后来的裂变涨粉,差不多也火了2年;再然后进入私域流量时期,现在已经1年多,红利也在逐渐放缓;再然后是短视频……

试想,这样的环境下,当你进入一个新的赛道,你必须迅速学习和掌握当前的玩法,快速做出成绩,这样你才能在下一次新的玩法和机会来临时站到最高处,拥有比他人更好的身位来拥抱新的玩法,收获更大的红利和回报。

但相反,如果你进入了一个新的赛道,在2年内成绩平平,那你会残酷的发现,接下来行业的玩法又要变了,而你对旧的玩法还没搞清楚,就必须又要很快面对新的玩法,这样的背景下,你怎么能让自己拥有胜算?

第三个概念更通俗大众一些了,叫做:头部效应。

在商业和职业环境中,任意一个战场或赛道下,总是排名前20%的人会赢得超过80%的收益。有时候可能更极端,排名前3的人就拿走了80%甚至更多的收益。

所以,在任何一个赛道下,你总是只有让自己成为头部选手,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收益,也才能拿到通往更高势能赛道的入场券。

好了,理解了上述3个概念后,你其实你已经理解了很多看起来成长很快的“高手”们到底都是怎么做的——

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前8年时间里,他们的“通关秘籍”其实就是:不断以1-2年为周期,在1个已选定特定赛道下取得成绩,让自己成为头部选手,为自己积累砝码,然后再在此前提上寻找机会,选择进入到具备“更高成长性”的赛道,赢得更快的成长加速度。

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前8-10年里,他们会不断重复如上这个过程。于是,他们才能在同样的时间里取得远超普通人的成长。

3、三个重要忠告

接下来,在已经充分理解了以上种种之后,关于我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以及包括“我们是否还需要做职业规划”这样的问题,我最后要给你3个重要的忠告。

第一,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千万不要再试图在职业生涯早期为自己去做一个8-10年的职业规划,那注定很难依赖——我相信,超过99%以上的人,是完全不可能在刚开始参加工作之初就能看清楚5-10年后的未来的。

相反,你需要把“规划”变为“培育”,要带着“培育”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职业发展——你的职业生涯能去到何处,可以赢得何种成绩,可能是要经由你的行动被培育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被完全设计好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刚开始入行时从事什么工作,并不那么绝对重要。

但,你是否能够不断在职业生涯的前8-10年里,不断为自己积累起一些砝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更多的可能性,这件事非常重要。

第二,一定要以2年左右为周期,不断为自己在特定赛道下建立一些重要的目标,并做出成绩成为头部选手,以此来驱动自己的职业发展。

如我们所说,5年、8年和10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捕捉,也很难去在这个时间维度下设计出具体的规划的。但1-2年的时间,大多数人一定都可以捕捉——当你在从事一份工作,1-2年内是否能在你所处的团队、公司甚至是行业内做出一些成绩,这一定是一个相对更可达的目标。

按照我们所分享的,你更应该通过在1-2年的周期内不断取得更多成绩,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更多可能性,也才能有机会进入到那些成长性更高的赛道。

第三,如果你真的想像很多高手们那样成长得更快,比大多数人都要快,那我非常建议你,在职业生涯前8年里,至少要有1-2次勇敢迈入到压力、挑战都特别巨大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非线性成长”。

我的好朋友,水滴公司创始人&CEO 沈鹏,在刚刚大学毕业时,选择加入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美团网,此后又在美团决定做外卖的时候站出来,选择承担责任和压力,成为了美团外卖的核心负责人,这才有了他超乎常人的成长,今天,35岁的他已经是一家独角兽公司的CEO。

我的另一位好朋友范秦,在XX年从传统行业转行进入互联网做产品经理,但相比身边很多人,她自己关于互联网、关于产品没有任何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恰逢公司战略调整,半是机缘巧合半是不甘心之下,她选择接手了一个已经被公司管理层判决为“死缓”的项目,并在既没有钱、又没有人、也缺乏其他资源支持的情况下,没日没夜的干了1年,成功让这个项目起死回生,成为了一个盈利的项目。

此后,她拿遍百度内部各种奖项,被人称为“业界Top 1%的产品经理”,并转战O2O经历了最鼎盛时期的O2O大战,今天的她,已经实现财富自由,开始以独立咨询顾问。

一个环境能带给你的成长空间,很多时候往往与你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完全成正比。

因此,若想寻求“远超他人”的成长速度,你自然需要承受远大于其他人的风险和压力,只有这样,才符合逻辑。否则,凭什么好事得全都让你赶上?

所以,在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8年”里,如果你真的希望寻求更快的成长,我会特别建议你,让自己充分Ready之后,至少要有1-2次选择进入到压力、挑战和成长空间都同样超级巨大的环境,来谋求让自己获得远超他人的成长速度。

比如说,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担任核心骨干的职位,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选择。

最后,一张图总结下你需要记住的几个关键信息和建议——

如果你想要比别人都出色,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关注「黄有璨」公众号,发送"成长",领取如何让自己快速成长资料包。我基本会每天分享一篇包括运营/职业/成长/热点观察等内容,包括运营/职业/成长/热点观察等,还会有两周一次的直播活动,免费尝鲜一次的读书会,和不定期的大咖分享会,可以来参与。

分享完了,希望对你有点启发,就酱。

本文系作者 黄有璨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错过了的怎么办呢?

    回复 2021.06.20 · via android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