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谷艾米,真名谷懿,英文名Amy,是硅谷正当红的数字笔记创业公司Evernote在中国区的总经理。钛媒体编辑几次看到她,都打扮得颇为靓丽,红色的连衣裙、西瓜红的高跟鞋,让人过目难忘, 爱时尚,爱运动,爱在朋友圈里分享各种好玩有趣的见闻,也让她成为颇受欢迎的人。
如果说钛媒体[那些明星创业者]系列上一篇关于易到用车创始人航叔,是典型的70后一代,艾米则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80后一代创业者,有冲劲,有经验,在国际教育背景下也有着更为全球的视野。
这样一个女性味极强,又热情奔放的女人,在面临着中国市场的诸多难题上,显得并不畏惧。不过,在中国很多领域,都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说法,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却是个特例,至今没有一家大的国际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做成功的,这也几乎成了硅谷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里的一个“诅咒”。当他们受到所谓“国际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做不成”的劝阻时,谷艾米却异常兴奋,她觉得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了。但她能否打破诅咒,要怎么做去打破诅咒?这个问题是我们采访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这是钛媒体正推出的系列人物专访特写,“社会转型期的那些典型创业者们”的第二篇,这个系列的创业者,他们多已身为某个领域的“明星”,无论年龄,无论70、80,还是新兴一代的90后创业者,他们都已注定将被写入历史。】
【范俊杰/钛媒编辑】 北京海淀区理想国际办公楼4层又来了几位客人。
他们拜访的两间办公室属于印象笔记。门口的墙上画着的是那个经典的大象标志,笑眯眯地迎接你。客人们远道而来,他们是硅谷一家著名科技公司的代表。办公室的景象让他们似曾相识:开放的环境,没有隔断的办公桌,穿着T恤和牛仔裤在电脑前忙碌的员工,冰箱里塞满零食,刚刚煮好的现磨咖啡还冒着香味儿。
是不是像极了硅谷的那些创业公司。
客人大多也来自硅谷,却是来中国“取经”的。现在,硅谷的公司们都知道了,这家创业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顺风顺水。印象笔记的办公室里时常有来自硅谷著名科技公司的人到访,向团队讨教在中国的经营之道。这段时间里前来拜访的大小公司已经不下10家,同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在Evernote的硅谷总部。
但就在短短一年前,听说Evernote要来中国,“什么?你们是不是疯了”那几乎是大多硅谷公司对Evernote所做决定的第一反应。
印象笔记是著名数字应用Evernote在中国的名字。2012年5月,这头风靡全球的“大象”,带着些小清新,又有些大智若愚地来到中国,取名印象笔记,开始本土化运营。
在一个角落里,他们看到了在一张小桌子旁边站着办公的总经理谷懿,大家都喜欢用英文名Amy称呼她,她自己也有个通用的“中文名”:谷艾米。艾米还记得,两年前,这些硅谷的公司们一提到中国,脸上都有着化不开的愁云。
随手翻翻这个80后姑娘的履历:她有着计算机学士学位、高级程序员证书,在香港读过传媒硕士学位,还曾在世界顶级的斯坦福商学院读MBA,GMAT成绩接近满分;她当过记者、在香港写了三年美食评论,在中国移动和英国电信卖过命,还曾自己创过业……丰富的经历丰满了她的性格,现实中的艾米活泼灵巧,说着说着时常哈哈大笑,遇到正经事情来却一点儿不含糊。
印象笔记团队只有18人,跟一个小的本土创业团队几乎没有区别。这个硅谷范儿的办公室里,所有成员也都是中国人,甚至很少有人有国外的教育背景。正是这些人,把憨态可掬的大象“抬进”了这片土地。
艾米是这头大象在中国创业的头号代言人。
“我是一个创业者”
“你的定位是国际互联网公司驻华的高管呢,还是一个创业者?”面对钛媒体这个问题,艾米毫不犹豫地说,“创业者!”。
直到现在,艾米还会经常想起自己与这头“大象”碰撞出火花的那天。2011年11月,美国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将其线下活动TechCrunch Disrupt开到了北京。
Evernote的CEO菲尔•利宾(Phil Libin)和COO肯•加里克森(Ken Gullicksen)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公开表达了他们想要寻找一个中国团队领导者的愿望。而就在这时,艾米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朋友的电子邮件,内容是:Evernote的人在中国,你想不想见见他们?
此时,艾米已经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2年,有过一次创业经历,正盘算着去做风投。虽然心中已有职业打算,但由于是Evernote的用户,艾米还是没有拒绝。
尽管已经不记得聊天的细节,但是跟Phil和Ken聊过后,自己那种兴奋感让她记忆犹新。回程路上,艾米兴奋地跟朋友说这说那。
一股不一样的感觉笼罩着她。“那是个好的征兆。”她说,“直觉告诉我,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内心的直觉让她准备接受这个挑战,“去吧”。
几番接触,谷艾米正式加入Evernote,出任中国区总经理一职。
如果时间再早几年,她可能会跟Evernote失之交臂。
艾米有过一次短暂的创业经历。那是09年她在斯坦福读书时候的事了:读MBA期间,她建了一个模拟股票投资的网站,毕业之后就全身投入创业。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网站被她卖掉了。 她认为那不是一次成功的创业。“你总希望你所创的事业能够延续很久。”艾米至今回想起来的的语气,仍悻悻然。
那次创业也给艾米上了一课:“当初自己创业的时候,觉得什么事情都做得快一些,什么东西都很着急。后来,我发现创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你要自己懂得调节自己,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她的一位老师也说: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不能一气儿跑完,要调整自己的呼吸,按照自己的感觉跑。
她最近经常去奥森公园跑步,对这句话理解得更深:“跟别人一起跑时,看到别人比我跑得快,心里会着急,坚持不下来;自己跑,比起跟别人一起的时候会更加舒服,时间也差不了太多,而且容易坚持跑完。”
她享受目前的状态:公司不大,大家有着相同的愿景。最重要的是,这是她喜欢的马拉松式的创业,调整呼吸和节奏,可以慢慢跑完全程。艾米相信Evernote就应该做一百年,她愿意跟这头大象一起跑马拉松。
她又拾回了创业的感觉,并且学会了更多东西。Amy开始习惯并想办法克服来自监管部门的种种困难。现在她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去招聘一个团队?怎么带团队?怎么才能让团队成员发挥最大才能?
艾米不是没有在大公司待过。她曾在中国移动做过国际业务,在英国电信伦敦总部做过战略。但她发现这种大公司并不适合自己。“离开英国电信的时候,我非常不喜欢。整个体系和结构,让你很难做大胆、有创意的事情。”
她对速度快的硅谷公司情有独钟。这与她的秉性相同:追求自由,喜欢、想到了、去实现它——而且是很快地实现。
不过,独立地创业和加入一个创业团队,负责中国区域的创业毕竟是仍有着两种不同的状态。艾米正踩在两者的平衡木上:“相同的地方在于,你必须要有一颗创业的心,想把这个事情做大,并把你的想法付诸行动。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你需要大量地去把你的想法跟别人沟通。”
各国同事之间的沟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隔阂变得尤为重要。沟通低效是跨国公司的通病,艾米还在慢慢体会着这根平衡木上的位置。
中国互联网创业是一条难走的血路,对外来的“大象”来说更难
加入Evernote,艾米和印象笔记团队的第一道考题即前文所说:“如何克服中国诅咒?”
对中国市场的悲观情绪一直在硅谷科技公司之中弥漫。这似乎是一种“诅咒”,Google中国区负责人刘允日前正式宣布离职,这几乎意味着硅谷互联网巨头公司中国区高管的“全军覆没”。
硅谷互联网公司到中国,水土不服是常见的现象,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商业竞争上。不敌百度的Google和不敌美团的Groupon早已是前车之鉴,更不用谈仍旧一墙之隔的Facebook和Twitter了。
决心、信心、勇气,都不能取代行动力。一切美好的愿望之下,是摆在艾米面前的,中国互联网界极其残酷的血战。一方面是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虎视眈眈,例如网易有道的来势汹汹;另一方面还有大批的活跃的中国创业者在其中角逐。
太多的失败案例让硅谷望而却步,以致于在Evernote设立北京办公室之前,很多人警告CEO Phil Libin:不要去中国做公司和团队!
但Evernote还是做了。尽管那时候他们在这里只有110万用户,付费率比起全球市场也低得可怜。
不过,现在,当初曾掰着手指告诉Evernote做不成的那些人,已经把印象笔记办公室当作了他们来中国的必经之地。
如果说取经什么最重要,一定是教训和经验。面对前人的教训,以及当下的现实中国国情,艾米选择了彻底本土化。
印象笔记在中国的落地,如一场轰轰烈烈的入乡随俗:他们把服务器设在了中国,旗下所有产品也都取了好听的中文名字,还积极地跟中国本土应用开发者合作;在运营和推广上,印象笔记打通了微博、微信等服务,并在几乎所有的主流社交平台上推广、为用户答疑……
印象笔记团队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不但商务合作由本土团队自主,可以根据中国的突发状况快速反应,在产品功能上的想法甚至会影响到总部的决定。案例不胜枚举:照顾到中国地区上网流量昂贵,Evernote旗下所有产品都添加了“仅在Wi-Fi下同步”的开关。
2008年,Phil Libin接手并重新定义了Evernote——个人的“第二大脑”。Phil想做一家100年的公司,而目前这个进度只完成了1/20。好在Evernote没有像大公司那么长的决策链条,印象笔记几乎能够以艾米可以想到的速度和方式疯狂生长,宣传和推广都做到了完全本土化。
Phil给艾米吃下一颗定心丸:印象笔记就是一家创业公司,唯一的不同在于,她不需要像其它创业公司一样为钱的事情发愁。确实,几轮融资之后,Evernote已经有了足够的现金,并且逐渐淘汰掉了短期投资者。
艾米爱死了这种自由的状态:这可以让她放开手做很多事情。
放手去干当然不能无的放矢,Phil要做一家一百年的公司,他对艾米的要求是,让中国区的15亿人都用上他们的产品。这个听起来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目标,也让钛媒体编辑将信将疑:就算Phil没给你定目标,Amy你自己总得有一个吧?
“对于我们来说,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能放到很长期去看。每次的战略和合作,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件事情放到长期来看,对我们有好处吗?短期上它可能给我们带来爆发,但是长期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持久性的增长?”艾米一再重申,她没有硬性的短期目标,做到多少就是多少。
就当中国这15亿人是个目标吧。从0到100万,再到500万,单从数字这个指标上看,印象笔记似乎一年之内完成得不错。
数字是冷冰冰的,艾米更关心的是中国市场对他们的接纳程度:“越来越多的用户支持和理解我们在做的事情,愿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与我们沟通。我觉得自己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一年多来,印象笔记笼络了500万中国用户的心,中国也成为了除美国以外用户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艾米难掩得意:“做到了我们承诺的,做到了我们当时没想到的,行胜于言。”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生活和工作都在一起”
长久以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是艾米的内驱力,而这也是她满意现在的状态的原因。但如果将来的某天,正在工作的这个位子(印象笔记总经理)不再能够满足她的需要,那时的她或许会选择飞走,寻找下一根良木。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她喜欢的一句话。
“我的人生中没有遇到过什么坎儿。”能说出这句话的人,要么是确实幸运,要么是心态乐观,艾米属于后者。
她不觉得需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割开来。她对Facebook COO桑德伯格写的《Lean In》推崇有加:“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其实生活和工作永远都是在一起的。你应该做的就是两方面都平衡好。不要互相影响,而是互相促进。”
“所以我才会晒很多美图啊、跑步啊。”虽然说的是生活,但艾米的语气里透露着认真。 如果你听过她的演讲,就会发现她有着很多“女强人”的特征:逻辑明晰,谈吐清楚;如果你跟她有过简单接触,会了解到她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严肃而认真,时不时挑战记者;但如果你跟她稍微熟识一些,就会看到她在这些表象背后的另一面。
这几天她在欧洲,休假。去之前,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还满腹牢骚:“每次休假前夕都和打仗一样,全部work load加在一起,倒不如不休假~”但这些显然阻挡不了一颗游山玩水的心:她出世般地在意大利小镇放松心情,在威尼斯小城对一次偶遇抒发感慨……就像往常一样,她把这次在欧洲的游记发到了微博上、微信朋友圈里。
艾米有很多互联网的圈内好友,对自己喜欢到处玩的天性不加掩饰,并且享用这种状态:“有一颗八卦的心,八卦不了别人,只能八卦自己啦。”说到自己吃喝玩乐的生活,艾米眉飞色舞,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艾米用《Lean In》的那种方式工作和生活,多重身份交织在她身上,组成了她的不同侧面。这些不同身份的背后,是同一颗有活力的心。
身上负担着Evernote在整个中国区的业务,辛苦和压力不言而喻,艾米这么安慰自己:“比起完全自己创业,我觉得我已经算是很幸福的了。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全球团队在支持我,还有管理层的信任,觉得挺知足。其他的辛苦都是应该的,因为这是你的工作,工作都是需要辛苦的。”
所谓的辛苦似乎都不是问题了。她在意大利比萨斜塔教堂的后身发现了一排密密麻麻的手指印。知道典故的人告诉她,这些都是撒旦留下的,每次数完之后数目都会不同。艾米感慨道:撒旦带给人们的痛苦很多,但请坚信: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一个随心的人,正在做顺心的事,何谈辛苦?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观察的好细腻,很难想象这文章出自一个男人之手。。。给范老师跪了
范大师的语言风格很吸引人哟~~喜欢结尾那一句~~
很难搞定的
女CEO故事总是那么精彩,范范的笔调如此从容,点赞!
拜读范大师雄文,求出稿,求平安,求桃花,阿弥陀佛,阿门。。。+1
给自己挽尊……
我喜欢evernote,相信evernote有成百年公司的能力和态度,至少我的反馈他们有回应。而谷艾米的团队,这态度不是谁都有。产品评测人员没回复过我,明显错误在n多版本后才见修改,微博站短谷艾米也没有回应,不过他们客服mm挺nice的。印象笔记的成功是在evernote的基础上的,谷艾米借势而为罢了 她有高管的生活style和架子,却缺少贴近普通用户的心。祝她好运。
这个mm好美
又一个80后美女老总 。。。
很有魅力的女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