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宗庆后们下场,资本的逻辑变了

与VC相比,产业资本的掌舵者们作为行业创业的前辈,会少一些风险的投机,多一份孵化的职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田黄

42岁开始创业,75岁拿到基金资格从业证书,曾霸榜中国首富多年的宗庆后到了这个年纪还要上演一把励志故事,这让那些准备躺平的中年油腻男们情何以堪。

人之所以能成功看样子都有其背后的过人之处,对于宗庆后这样身价和年纪的人来说,做个私募投资基金招一班金融才俊或者放给二代们去玩就好了,可是人家对钱异常谨慎,做一件新领域的事就要亲自下场弄个明白,还要磨练出专业水平,这就是人生态度。

宗庆后的娃哈哈创投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选择在这个时候重启显然是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拿下基金经理从业资格证之前,宗老爷子的娃哈哈创投作为LP早就和包括高瓴在内的多家创投机构进行了合作,自己也担任着娃哈哈创投控股公司宏振投资的副董事长。

虽然自己的主要精力不在资本市场,投了这么多钱看猪跑,还赚的盆满钵满,甚至还有希望培育出第二个娃哈哈,老爷子能不得劲的去考证亲自下场么?悄悄考证的宗首富身影并不孤单,一大批实业家正在跑步进入创投市场,下一个十年,中国风险资本市场的逻辑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互联网管道化,资本游牧时代即将谢幕

今年除了疫情的反复令人焦虑外,反垄断法对资本无序扩张和模式套利挨个敲打的局面同样令人侧面。从阿里因垄断被罚创纪录的182.28亿,到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美团等多家头部企业因并购业务涉嫌垄断被集体罚款50万,乃至33家各领域的互联网头部企业因此还签署了反垄断自律协议,曾经站在光环中的各大互联网企业为什么就不香了呢?

还不是路人皆知的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消逝,各个垂直场景的用户潜力深耕殆尽后,平台经济模式下各个头部互联网企业天然趋向于垂直垄断与横向扩张,最终会形成为争夺新的入口不计成本的烧钱厮杀的局面。

我们已经深刻领教过共享经济这种无谓烧钱模式的结局,现在社区团购等领域的烧钱大战又即将兴起。在线上玩不出什么花样后,各个流量平台一方面相互走向封闭固化自己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又开始向线下实体渗透寻找增量空间,通过平台技术赋能,流量孵化与服务场景封闭来建立平台新的增长级。

互联网企业在线上低成本的规模效应切换到线下则面临着高昂的实体成本,所以我们看到新模式下的创业公司在流量的扶持下,成长与融资的速度越来越快,上市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甭管什么盈利不盈利的,先催大了进入资本市场再说。模式套利的机会又助长了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特别是目前风风火火的各种草根私募基金。赚快钱总是会让人内心荡漾,激情满满,忘掉了身后的风险。

互联网平台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疯狂烧钱,野蛮成长,模式套利的可持续性不强,上市既终点,很多这类靠模式,流量和烧钱进入境外资本市场的公司经营表现往往后劲乏力。

在这场平台经济庇护下疯狂制造上市标的运动中,赚钱的人总归是少数,但是他们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对传统商业逻辑的破坏和对实体小微经营者们的深刻影响正在显现。政府反垄断部门的频频出手正是要遏制这一无序的现象所产生的另类重复建设和对社会整体经营秩序的冲击。

主要互联网流量平台发展到今天,都已成长为超级社区,它们对整个社会影响的分量越来越重,所承当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通道功能也在与日俱增。它们最终将成为整个信息社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不会再有创业之初伸缩自如的灵活性。

平台经济在流量和规模效应下所积累的天量市值与寻求套利机会的游资创造新模式,追逐新风口的游猎式投资将逐步推出舞台,互联网的流量垄断与碎片化的实体产业结合所推动的重复建设,频繁的推到重来是现实社会不可承受之重,中国的制度不允许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财阀们对资本无限制的积累。

实业资本压舱下的有序扩张

楼市既是中国经济的夜壶也是阿基琉斯之踵,当经济发展、政府税收、金融行业的利润、居民的个人财富以及众多实体行业的业务需求都在楼市上集中兑现时,中国楼市只能涨不能跌的被动局面沉淀着天量资金,所累积的巨大泡沫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

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强力调控,以及对寄生在房地产市场的炒房套利群体的精准打击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正在切换。一直被忽视的中国股市将接棒房地产走向前台,发挥对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

国家目前重振实体经济,抑制房地产泡沫化,抑制互联网企业趋于垄断的态势,抑制套利游资的无序扩张就是要给实体经济喘息的空间,并鼓励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对于振兴实体经济也不宜大水漫灌,撒胡椒面,通过股市来调节是最高效的手段。

从科创板的设置,到新三板转板机制的完善,硬科技企业和有竞争力的科技公司,乃至有远大理想的实体创业者相比原有的入市机制能在更早期阶段获得资本的扶持,解决研发投入过大,盈利周期较长的瓶颈。

宗庆后们此刻集体下场,当然是看到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的机会。一些已经做大做强的实体企业家转身做创投似乎更有资格。他们本身就是创业者,对行业透视的深度,对做好一件事所需的关键要素的理解都是一些风险资本的项目经理们所不具备的。

在资金构成上,实业企业家们的创投更多的是花自己的钱和朋友们的钱,他们投资决策普遍会谨慎,对参与感要求更高,偏向于他们熟悉的领域,并拥有足够的经验,资源和行业人脉,甚至是人才储备来帮助所投项目孵化成功。这些特征已经在诸多实业创投资本的行为上得到验证。

在A股上市公司中,我们看到实业出身的正威集团借助九鼎新材在打造新材料和芯片产业链,做出海软件的万兴科技收购了格像科技来丰富自己全球市场移动端的产品矩阵,绝味食品旗下的私募基金在泛食品领域投出了幸福西饼、和府捞面、幺麻子、盛香亭等众多餐饮食品品牌,周黑鸭则更是参与到了寒武纪,小鹏汽车等科技企业投资当中。

可以预见,在A股大资本市场的支撑下,到越来越多实体上市公司会参与产业创投当中,与风险资本创投纯粹的股权投资相比,他们作为创业的前辈和成功者,会少一些风险的投机,多一份孵化的职责。

产业资本创投深耕本行业的投资,既鼓励了后来的创新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成熟资源的扶持下也将会多一分成功率的保障,对于各个细分行业来说这是一种良性的传承,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是聚焦在各个行业内的有序扩张与迭代。产业资本创投带来的可持续增长与稳定性与大众的利益是匹配的。毕竟绝大多数老百姓,所求的只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和体面的生活。

本文系作者 麦穗观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