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顶部

千亿马拉松将消亡?后疫情时代如何突围

“之前每年这个时候,我早就开始准备东京马拉松了。现在都快半年没有跑马训练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代锡海

“之前每年这个时候,我早就开始准备东京马拉松了。现在都快半年没有跑马训练了。” 

在疫情爆发之前,王明曾连续两年中签东京马拉松。作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之一的赛事,东京马拉松凭借良好的赛事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每年都能够吸引全球众多顶级跑者参赛。

对于王明而言,不能参加东马,固然是一大遗憾,但就连国内的金牌马拉松比赛,也都纷纷停止举办,这对于包括王明在内的众多高水平跑者来说,意味着基本无赛可跑。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8月31日,经过官方认证的赛事,包括马拉松、越野、徒步在内共计举行61场。据业内推算,包括非官方在内的各马拉松赛事,今年全年也不会超过百场;对比之下,即使是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国举办的认证马拉松赛事还超过了200场。如果再将时间倒回至2019年与2018年,这两年举办的规模赛事分别为1828 场、1581场,田协认证赛事分别为357 场、339场,相差了好几个量级。 

在产业规模方面,根据中国田径协会于2017年的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运动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 

如今,国内疫情之下的马拉松,无论是赛事数量还是产业规模,无疑受到巨大冲击。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多久?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产业链上的玩家们,还能够坚持多久? 

一、马拉松产业迎来“暂停期”

持续的疫情,对于原本艰难的马拉松运动无疑是雪上加霜。疫情给国内马拉松产业造成多大损失,虽然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但是从部分个别数据还是可以窥探一斑。

例如2018年的厦门马拉松,为厦门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果以及经济效益总计近3亿元;2019年的上海马拉松,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14.7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的上半年,包括青岛、大连、武汉、重庆、无锡等在内的十余场知名马拉松,经济损失累计超过40亿。

事实上,无论是品牌赛事,还是其他环节, 马拉松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受到了巨大冲击。

首当其冲的是众多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听闻马拉松赛事公司,恐怕还是要从“5·22"黄河石林马拉松事件开始。

一位赛事执行从业者认为,黄河石林马拉松的赛事执行公司依然能够接到业务,其实并不意味着行业回暖,相反此次疫情对多数的中小型赛事公司的影响,基本是“毁灭性”的。

由于马拉松赛事数量锐减,马拉松奖牌制作厂家们的订单量也出现断崖式下滑。“以前这个时候,天气好,赛事的数量也多,我们都接不过来。今年订单量太少了,但是工人的工资还得继续开,工厂也不能停。”    一名奖牌生产商的话语中透露出几许无奈。

以上产业链中参与者的遭遇,还不是最极端的。过去几年,由于越来越多的马拉松跑者走出国门,纷纷到国外去跑马,催生了一批以“马拉松+旅游”为主要模式的境外跑步旅行公司。跑者通过这些平台报名,可以获得便捷的比赛报名与行程预订服务。

在疫情爆发之后,这些境外跑步旅行服务公司几乎是遭遇了灭顶之灾。不但失去了所有的业务,之前大量用户的预付款也要一一退款,企业现金流彻底断裂,根本没有转型的机会。

此外,还有像体育经纪人、摄影摄像、营养补给等依附于马拉松赛事的服务方,随着各类大小赛事的缺失,纷纷迎来漫长的“暂停期”。

二、广告主趁机压价,马拉松营销陷困境

疫情对于国内马拉松产业链带来巨大冲击,唯有国产体育品牌们,纷纷逆流而上。

8月24日,安踏集团发布2021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228.1亿元,同比增长55.5%,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31.6%,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再看李宁,财报同样出彩。

8月13日,李宁发布2021年年中业绩报告。截至6月30日,李宁营收为101.97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超19.62亿元,同比大涨187%。

时隔一年,国产运动品牌们前后的境况可谓冰火两重天。要知道,在2020年1月时,安踏、李宁等主要国产运动品牌的股价全部跳水,累计市值蒸发超300亿人民币,仅安踏的市值就蒸发了200亿人民币。

李宁安踏们作为国内马拉松运动的最重要赞助商,过去几年赞助的马拉松运动,每年少则几十场,多则上百场。马拉松营销已经成为运动品牌们新的增长点。

按理来讲,如今业绩大涨的运动品牌们,他们的营销投放应该成为产业链成员们渡过难关的重要部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前投放的客户多,广告位都需要排期。现在投放的客户少了,营销玩法也少了。有品牌主就让我们的广告刊例给予更多折扣。我们要是不给,对手就立马给了。  ” 

某运动APP商务负责人透露,此前线下赛事可以和线上结合,对于广告主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今,只剩下APP的广告,客户投放频次也在持续减少。“因为玩法基本都差不多,广告主们的营销很容易陷入同质化,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该负责人表示。

面对这种困境,即使是行业TOP地位的某健身APP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该APP以健身起家,并于2016年推出跑步业务,原有健身的用户,同时也成为了该跑步功能的主要用户群体。跑步功能的推出,成功吸引了众多运动品牌的青睐。

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该健身APP将冲刺IPO。仅四个月之后,该健身APP又取消IPO。根据媒体披露的消息,该健身APP的应收构成主要包括电商、会员付费以及广告三大部分。

为了冲刺上市,该健身APP邀请易烊千玺成为品牌代言人,并展开了大规模的营销活动。但是,这并没有让自身广告的变现效率更高,尤其是在疫情的影响下,马拉松以及运动品牌客户投放频次同样在降低,广告成为该健身APP收入占比最少的组成部分。

此前,马拉松营销持续流行开来,另一原因在于不同领域的广告主,开始更加青睐这种跨界营销方式。尤其是汽车、房地产、文旅等企业品牌,无论是在营销形式还是目标人群匹配方面,与马拉松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成为马拉松营销投放的重要客户。

然而,受到经济与消费增长疲软等因素影响,以上三个领域自身陷入增长困境,加之线下马拉松停办,上述领域客户的马拉松营销同样面临无米可做的尴尬境况。

三、活下去最重要,但路在何方? 

中国田径协会此前曾发布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蓝图,计划马拉松赛事规模到2025年实现1500亿元的突破。马拉松产业名符其实地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中的一座“富矿”。

疫情的爆发,成为马拉松产业发展的黑天鹅。

于乐观者而言,在体育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马拉松产业的洗牌或许会成为产业复苏的新机会。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重建人才体系,将是产业破局的新突破点。

然而,对于众多眼下还在挣扎的企业来说,思考最多的还是怎样活下去。

在与多为从业者交流之后发现,内容电商或者直播带货,成为众人共同的选择。卖货的路径,却分化为两种:一种是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侧重点放到了内容电商,期望用专业的内容团队实现带货目标;另一种则是拥有供应链优势的马拉松用品品牌,直接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带货。

“以前电商卖货,都是配合着马拉松活动来进行,不像现在这么大的决心,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疫情导致产业结构重塑,马拉松未来路在何方,从业者们都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本文系作者 代锡海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